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云南省昆明市的吸毒问题自80年代以来由死灰复燃到蔓延发展。特别是1988年发现第一例海洛因吸毒者后,其蔓延发展的速度令人震惊。到1991年,全市统计吸食海洛因、鸦片人员已达8000余名。面对凶猛的毒流倾泻,昆明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果断措施,认真贯彻党中央“三禁并举、堵源截流”的禁毒方针,在严厉打击大宗毒品过境贩毒的同时,于1989年底组建了昆明市强制戒毒所,对吸毒成瘾者依法实施集中强制戒毒。  相似文献   

2.
1998年7月至1998年12月,我们采用中药配合美沙酮,对5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脱瘾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19~35岁,平均27岁。吸毒方式:烫吸37例,烫吸混合静脉注射13例。吸毒种类:海洛因42例,海洛因、杜冷丁和安定混合吸食8例。吸毒史:最短1...  相似文献   

3.
(一) 毒品——就是长期使用会使使用人嗜瘾成癖,丧失生理机能,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主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安非他明)等麻醉兴奋剂和精神药品。本文所指的毒品问题包括种毒、贩毒、吸毒以及由此而诱发的社会和治安问题。一九九一年,全国人大发布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党中央、国务院也多次发出有关禁毒的指示。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  相似文献   

4.
著者该书《前言》中介绍说:“本书的结构分成七辑。第一辑、第二辑是我对新型毒品吸食者的访谈,第三、四、五、六辑是我对传统毒品(海洛因)吸食者的访谈,第七辑对吸毒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第一辑和第二辑中收录了22个个案的访谈资料,以女性个案为主,这些接触新型毒品的个案十分健谈,她们在谈及娱乐场所的生活时,镇定而坦然,甚至在言语中有一点点炫耀,  相似文献   

5.
戒毒人员复吸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行为、原因以及与复吸有关的问题和依赖者的社会心理学特点。方法 :谈话访问 ,问卷调查。发现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 ,与其家庭背景因素、吸毒环境及其社会心理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结论 :要有效降低复吸率 ,需要加强家庭干预、社会干预、心理干预等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世界有 2亿多人在吸毒 ,截止 2 0 0 1年底 ,中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已达 90 1万人。吸毒以其突出的社会危害性受到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治理吸毒问题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 ,我国对“禁吸”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对吸毒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初步研究 ,旨在为治理吸毒问题构建必要的理论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贩毒组织日渐增多,手段、方式越来越现代化。一些贩毒分子为了金钱,勾结世界上的贩毒集团进行各种贩毒活动,使吸毒、贩毒这一丑恶现象在我们这个“无毒国”又卷土重来。据统计,1991年全国公安机关和海关缉获毒品案件8395起,吸毒人数14万余人。1993年,仅贵州省就侦破毒品案1165起。 毒品是从罂粟、石柯、大麻这几种植物中提炼出来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它们作为药品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然而作为毒品,又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公、检、法的高度重视,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打击杜绝吸毒、贩毒活动。  相似文献   

8.
女性吸毒者具有低度社会联结特征,其薄弱的社会联结与吸毒行为密切相关。女性初次吸毒的主要原因是朋辈影响和寻求新鲜刺激,影响复吸的关键因素是社会排斥、毒源难绝、生理成瘾,吸食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和冰毒,吸食合成毒品呈上升趋势,主要吸毒场所具有社会控制程度较低的特征。女性吸毒者有较强的就业服务和社会融入需求。从毒品需求侧开展毒品治理,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不想吸、不能吸、不敢吸、不必吸"的禁毒戒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GC/MS法对近几年办案中海洛因毒品及“摇头丸”毒品进行成分分析,除确定海洛因及苯丙胺类主要成分外,着重分析毒品添加剂成分。结果发现毒品成分有变化,外观呈浅灰白色的“海洛因”毒品新加了退热净和朴尔敏成分;“摇头丸”毒品首次发现加入2C-B成分。这些数据的积累有助于毒品产地与来源的推断。  相似文献   

10.
论“戒毒效能感”与戒毒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戒毒效能感,是吸毒人员对自己影响戒毒行为和效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直接影响到戒毒效果。吸毒人员对戒毒行为的归因不同又影响到效能的强弱,因而要设法引导吸毒人员对戒毒结果作内归因,以强化其戒毒效能感。本文通过对(1)“戒毒效能感”提出的理论依据;(2)“戒毒效能感”对戒毒效果的影响;(3)“强化戒毒效能感在戒毒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的论述,试图为维持、巩固和提高戒毒效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由“吸毒驾驶”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频发,呈日益增长且难以遏制的态势。针对“吸毒驾驶”日趋严重问题,公安机关在推动“毒驾入刑”和查处“吸毒驾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国务院在关于《禁毒法实施和禁毒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也曾建议《刑法》增设“毒驾罪”。2011年我国出台《刑法修正案(八)》,把醉酒驾驶规定为犯罪,与“醉驾”相比,“吸毒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更大。本文以同醉酒驾驶作风险比较和从刑事侦查作操作考量为视角,对“吸毒驾驶”入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处在全国禁毒前沿的云南公安机关在总结 10多年来禁吸戒毒工作经验中由基层首创、并进行试点的基础上 ,走出了一条“外循环”转“内循环” ,实行劳动康复管理模式的禁吸戒毒工作新路子。自 2 0 0 1年全省推行对吸毒人员的收戒方式“外转内”以来 ,实践证明 :工作开展好的地方 ,通过全员收戒吸毒人员 ,实现社会面上无吸毒人员的目标 ,就能够遏制社会面上的毒品需求 ,有利于逐年减少吸毒人员 ,为创建“无毒县市”、“无毒乡镇”、“无毒社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促进整个禁毒斗争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毒情分析就是要从若干看似不规则的毒品指标数量变动中,寻找和测定出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趋势模型,进而进行预测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云南省2001年至2013年的相关毒情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可以看出,缴获的海洛因、冰毒、易制毒化学品的数量以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数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吸毒人群吸食的毒品种类仍旧以冰毒及新型毒品为主,这为公安禁毒部门的禁毒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成瘾者的治疗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虽然当前大多数国家将美沙酮维持疗法(MMT)作为治疗海洛因成瘾的第一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海洛因成瘾者都能够从美沙酮维持治疗中获益,特别是对于顽固性海洛因成瘾者。已有的研究表明,对于顽固性海洛因成瘾者,海洛因辅助疗法(HAT)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但是,海洛因辅助治疗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HAT的实践操作、治疗效果以及公众态度等,因此,其对不同国家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5.
有关专家预言:“冰毒”一旦被世人所认识、所接受,其危害将比当今任何一种毒品都可怕.到下一个世纪,世界毒品市场将是“冰毒”的天下,它将替代海洛因成为21世纪的重要毒品.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加强对冰毒犯罪的研究和加大打击力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昭通市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毒品过境和集散消费并存的地区之一。现状:海洛因是吸毒人员中最普遍、频繁使用的毒品;吸毒人员以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民为主;吸毒者以青壮年为主;等。对策:1.有效利用资源,建设戒毒康复基地;2.设立专门监室,实行终身关爱;3.保障经费;4.落实社会帮教;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领域,郭建安、梅传强、陈小波、夏国美、韩丹等学者开展了吸毒人群调查和海洛因消费市场调研。我国毒品犯罪的实证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及各地区的毒品犯罪实证研究,青少年和女性毒品犯罪实证研究。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相当多的著述没有能够跳出“现象——原因——对策”三段论叙事模式,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根据国内外毒情的变化,进一步加强毒品问题的专题实证研究,并深化毒品问题的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研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关于吸毒问题研究的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十年来 ( 1 994 - 2 0 0 2 )的文献检索 ,我国目前关于吸毒问题的研究 ,大致有“吸毒人群现状、毒品泛滥原因、毒品的危害性、吸毒的心理社会干预”等 ,能够结合我国禁毒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研究 ,起到了积极的提供决策参考和禁毒宣传作用 ;同时也存在重现状原因分析 ,轻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实证性、理论性研究少 ,研究方法陈旧落后等不足 ,建议毒品问题研究需改进。  相似文献   

19.
所谓对吸毒人员收戒由“外循环”向“内循环”转变 ,就是由强制戒毒所将吸毒人员的收戒和劳动康复时间从 3至 6个月延长至 1年 ;扩大收戒吸毒人员的容量 ,一次性将本地吸毒人员全部收戒 ,做到社会面上无吸毒人员 ;实现把戒毒人员的生理脱瘾、心理矫正、劳动康复、自食其力作为禁吸禁毒工作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点来实施 ,以提高戒断巩固质量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公职人员吸毒问题已严重污染社会风气,损害党政形象,由于其自身具有政治、道德的影响力,即使是个别现象也成为阻碍当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毒瘤。因此,有必要对其吸毒现象进行描述、对其行吸毒为进行社会学视角分析。进而从毒品预防教育、完善监管机制、整顿纪律作风等方面采取及时而有效地治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