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维立 《江淮法治》2008,(21):39-39
胡小燕的困境首先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前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的欠缺,以及他们对胡小燕给予的信任和希望;其次也表明,听取农民工诉求,保持与农民工的沟通,单靠胡小燕一个人是难以承担的。胡小燕公布手机号码后饱受困扰,关机之举实属无奈,但无论如何,既然向社会公开了手机号码却又关机,总是令公众遗憾,让农民工失望的,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农民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胡小燕,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她首次当选。今天,2010全国两会拉开大幕。胡小燕的手机再次成为热线,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希望在这个“紧要”的时刻让他们的“小燕姐”给他们捎个话。  相似文献   

3.
代表的建言     
《江淮法治》2009,(5):13-15
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就业、青少年教育……如果询问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关心什么事,再将他们的回答加以概括,将会发现,他们关心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而这,正是人民群众的希望!让我们走近部分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倾听他们的建言——  相似文献   

4.
漫漫维权路     
2014年1月24日,在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的会议室有几名特别的来访者,他们是来自四川巴中的农民工代表。整整一年前,百余名农民工远道从河北省廊坊市来到致诚公益请律师帮助他们要回劳务费,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经过了一审、二审,他们的钱终于有希望拿到手了。眼看过年了,在返乡之前,他们特别再一次来到了北京,专门来感谢致诚公益的律师们。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参与是他们融入城市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实现权益保障的前提基础,不过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中的新成员,目前在政治参与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等问题入手,进行浅析,希望能够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政治参与更加有序,我们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早日成功。  相似文献   

6.
谭桂林 《法制与社会》2011,(33):223-224
少数民族地区务工是农民获得收入的必要途径。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农民工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又同时是进城务工的主体,如此便形成了一对矛盾:农民工同时肩负务工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任务。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是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石桥坪村农民工已经找到了突破口,他们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项目式参与模式,这种模式使他们在务工的同时又能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由于历时较短,这种参与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总体上能给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玉辉 《法制与社会》2013,(33):235-236
20世纪80年代初,当农民工从农民阶层分离出来,以进城打工为主,以农忙时回乡务农为辅,以微薄的收入支撑个人及家庭的生活时,国家仅仅把他们当作流动人口——离开土地,四处漂泊的农民。一段时间里,政府没有认识到农民工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一历史作用和他们身份地位的变化,因此,没有通过劳动政策与法律对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各项权益进行确认和保护,致使他们胸前一致挂着“农民”的牌子,工作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游离于城乡的边缘,生存在社会的底层,增加了公共行政管理难度,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从农民工群体劳动和生活现状出发,分析立法缺失,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进城农民工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未来的数年或者说十几年后也将进入社会,目前的社会适应对于他们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他们的发展决定他们的未来,也必将决定未来他们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桂淑艳 《法制与社会》2011,(31):120-121
在改革开放推动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以农村妇女、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农村残疾人、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农村老年人、农村精神病患者为主体的农村弱势群体正在悄然形成,他们的合法权益如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必要性进行认真分析,并从民事诉讼法这个小论题出发,着重于细节上的探讨,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农村弱势群体的保护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韩磊 《法制与社会》2012,(34):142-143
农民工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壮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逐渐增加并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总数高达一亿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他们跟传统的农民工一样处在社会的边缘,他们利益表达同样缺少有效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在改变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屡遭侵害。本文在确立农民工主体身份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方面缺失,提出了重构农民工权益保障架构体系的设想,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应对和完成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缪旖 《法制与社会》2012,(19):100-101
目前,农民工讨薪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讨薪事件层出不穷、令人堪忧。这既有农民工自身的素质问题,也有其他诸多因素,如:老板恶意拖欠,诉讼周期过长,执法力度不够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给关注农民工的朋友带来一点启示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已经成为当今一个热门的话题,农民工问题作为我国目前重大的社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了解,希望找出农民工的根本问题所在并从体制上找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薄敏  陈琦 《法制与社会》2013,(30):286-287
农民工犯罪是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拟从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为出发点,结合社会实际,逐层分析城市中常见的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以期能对此类犯罪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作为一个流动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的“权利缺失”和“权利剥夺”状态却尤为明显,他们的利益时常被损害却没有一个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因而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尽管自2003年以来,全国总工会和各地工会加强了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力度,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农民工因为种种原因游离在工会之外。对影响和制约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助于我们厘清传统工会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谭剑  杨霞 《政府法制》2009,(19):34-35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青年一代如今已成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笔者最近在湘、粤两地调研时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悄然改变:不仅为了赚钱,更迫切地渴望融人城市;不仅积极争取自身的经济、社会权益,也希望在城市拥有自己“话语权”。然而在现行体制下,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途径仍显得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社会主流文化冲突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建  王春丽 《法制与社会》2010,(28):235-236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未来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但他们与城市社会主流文化的冲突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城市融入。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与城市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及其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农民工子女艰难的生存状况和相对较弱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8.
戴煌 《江淮法治》2007,(2X):32-32
2006年下半年。建设部《对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下达,这无疑是一缕春风,之后,曾培炎副总理又在全国清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合同监督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雏护投资和建设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为城市繁荣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在城市里,他们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劳动,吃着最差的伙食,拿着最低的工资。当他们在月末或是年终连工资也拿不齐时.他们还有多少希望不被现实击破。如今。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了。可一系列的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健全,我们呼吁,我们期待。 在编辑本期稿件时。编者很欣慰地看到了农民工的笑容,但愿这些笑容常在。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大量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的劳务收入不断增长,推 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 和社会繁荣。资料显示,过去2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 9%,其中,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的贡献率为21%。广大 农民工背井离乡,带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走进陌生的城市里,一 幢幢崭新的楼宇挥洒着他们的汗水,一条条宽敞的马路凝聚着 他们的辛劳……城里人的生活已离不开农民工,可他们的生存 状况怎么样,能够将希望带回家吗? 站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你们现在过得还 好吗? 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虽然群体庞大,做出的贡献很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却行走在城市的边缘,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淡薄和现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既是社会公平原则的要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全面调整和改革各种歧视性政策,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