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拉丁美洲国家在摆脱了80年代“失去的10年”以后,调整了对内对外政策,把发展经济提高到重要战略地位,普遍从本国的情况出发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力争使自己走出经济上的困境,以增强国力,同时也在推进各自的民主化进程。因此,90年代将是拉丁美洲“有希望的10年”。  相似文献   

2.
“和平崛起”纲举目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正在欧洲和非洲访问的胡锦涛与前期出访美国等地的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都阐述过这一庄重承诺。“和平崛起”新论一出,国际评论纷呈,赞誉者众,非议者寡。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一些角落几度翻  相似文献   

3.
90年代是按“一国两制”方针推进和平统一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的日益迫近,台湾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是我们这一代光荣、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统一和富强,不仅是祖国大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同样也是台湾各族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而且有利于远东和世界和平。尚在80年代时,解决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问题就被做为80年代“三大任务”之一摆到全国人民的面前。进入了90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已开始走出80年代低谷,甚至有人预言这一地区可能成为继亚太之后的另一个经济增长中心。本刊约请一些专家撰文,以便读者了解这一地区的形势。  相似文献   

5.
一位影评家最近说:“在中国大陆,80年代是电视剧的时代,而90年代将是录像片的时代。”这话听起来有点突然,但录像业的确在迅猛地崛起。 朝阳之业 70年代以前,电影在中国大陆独占鳌头,是各种艺术品种中观众最多、最受人们喜爱的宠儿;80年代,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把电影院里的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影视两家由“厮杀”过渡到握手言和,共同寻求影视剧如何互为补充、繁荣发展。这期间,随着录  相似文献   

6.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的迅速发展 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流动出现了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引人注目现象。与80年代人口流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出现在城乡之间,而且出现于省区之间。具体来说,就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向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流动,形成了规模性和浪潮式的冲击。中国流动人口在90年代步入了一个快速流动阶段。  相似文献   

7.
萨马兰奇,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传奇的人物。如果说顾拜旦最初在地球上竖起了“和平、友谊、竞赛”的旗帜,萨马兰奇则高擎着这面旗帜,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登上了20世纪80年代的新高峰。  相似文献   

8.
和平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群众运动。各国共产党和社会党都很重视和平运动,注意研究和影响它的发展进程。南共联盟今年召集的“世界社会主义”讨论会讨论的主题就是“社会主义与和平”。当代世界和平运动的现状如何?怎样评价与影响和平运动的进程?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和平运动在欧洲、日美等地区有着长期的传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欧洲召开过“和平之友大会”,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作为大会主席,发出了反对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号召。自那时以来,人民群众维护和平的斗争就没有间断过,战斗更是此起彼伏。自六十年代以来出现过两次大的浪潮。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浪潮是反对越南战争的和平运动。八十年代初掀起的则是反对核武器和核部署的反核和平运动浪潮。在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世  相似文献   

9.
中部崛起的"江西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速度"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势,90年 代的"浦东高度"显现了中国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更广视野上加快改革开放的魄力。今天,"江 西步伐"展现的自强奋进,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景将因中部崛起而更显壮美。  相似文献   

10.
拉美一体化进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丁美洲一体化进程始于60年代初期,先后形成4个地区一体化组织:拉美一体化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和安第斯集团。到80年代初期,上述组织在推进区内贸易、加强地区合作意识和探索地区合作途径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1.
在80年代结束、90年代来临之际,国际局势迅速变化和发展为世人所瞩目。究竟国际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世界经济的现状和前景怎样?人类环境有什么喜与忧?世界高科技怎样发展?对于这些重大国际问题,本刊将在“世界大事纵论”栏内陆续进行报道,刊出对国际问题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回顾过去,瞻望未来。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在这年代里,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话,继“五、四”运动之后,再次在中国大地掀起高潮。伴随西方文化而入的西方政治思潮,在中国经济和政治的改革浪潮中,正拍击着中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逐渐改变着中国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一艰难的跨越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序幕,从此,中国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为自己确立了两大目标:民主和现代化,即政治上的民主和经济上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反差很大、幅度很广的跨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极“左”的专制走向民主;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走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无疑,这是一个艰难的跨越。80年代的大学生正处于这种跨越之中。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来,拉丁美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很大。长达12年之久的中美洲地区冲突已鸣金收兵。除海地以外,所有拉美国家都步入了以“民选政府”为标志的政治民主化阶段。拉美地区经济实现了3年连续增长,从而由80年代“失去的10年”走向90年代“有希望的10年”。震慑世界金融市场的债务危机,随着今年4月巴西同商业银行达成续借协议,已成了局。地区一体化运动在经历了30年的艰难摸索之后,采取了较为实际的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开创先河的行动,墨西哥不仅与北方强邻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且跻身于经合组织,成为这个“富国俱乐部”的第25个成员国。国际多边机构纷纷看好拉美,把它誉之为继东亚之后另一个经济增长中心。 拉美的一系列变化,从时间上看,几乎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转变同步发生。然而,拉美在未来的世界新格局中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变化,有赖于内外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一时还难以判断。  相似文献   

14.
一、“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爆发的苏东剧变犹如一场“政治大地震”,对于自80年代起政治影响就持续下降的法共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法国右翼疯狂掀起反共高潮,称法共是“西欧最后一个共产主义据点”,叫嚷要把它清除掉。在法共党内,思  相似文献   

15.
寥屏 《瞭望》1992,(21)
记者:中国有一句古话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这虽然是从其军事上的战略地位而言,但与其经济地位密切相关。在历史上是这样,在对外开放的今天,特别是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时期,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马洪:在回答你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将中部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些介绍。按照我国关于“七五”计划建议的划分,中部地区包括9省,鉴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已纳入周边开放范围,现在说中部地区主要指山西、河南、湖  相似文献   

16.
5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新中国建国 50年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分为建国后的十余年、“文革”十年、80年代和 90年代四个阶段 ,比较详细地梳理了每个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 ,也指出了每个阶段存在的不足。文章最后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如何在下世纪继续发展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傅青元 《求知》2001,(2):4-7
社会主义在20世纪既有辉煌的历史,也有痛苦的经历。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刻间便垮掉了,这对社会主义运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资产阶级为此欢呼雀跃,胡说什么社会主义已经“寿终正寝”,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结束”,“资本主义将永世长存”。然而这不过是他们的阶级愿望而已。  相似文献   

18.
一、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社会学界,对“代沟”这一概念,虽然对它的内涵的理解不同,但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代沟是客观存在的。笔者也认为,代沟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这就是说,在不同的时代,“代沟”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它无论在历史上,在现在与未来,都是存在的。另外代沟本身就蕴含着历史与现实的变迁。鉴于这一认识,笔者提出“新的代沟”这一概念。它的内涵,是指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与他们的子女——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前半期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研究及开发的热点,也是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80年代以来,有人预言:“当今世界谁占有高科技优势,谁将占有政治、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朱丽兰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展望了90年代高科技发展的前景。 她说,高科技或叫高技术,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一般可以理解为当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最前沿  相似文献   

20.
长江,如横贯在中国大陆上的一条“巨龙”。经济学家们预测,这条“巨龙”腾飞之日,便是中华民族新的崛起之时。现在,随着中央、国务院“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的出台,预言开始成为现实。 长江沿岸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在国民经济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开放,对于推动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快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建立,胜利实现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是中央继80年代作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决策之后,进入90年代后作出的促使我国经济振兴的又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央上述决策的意义,全面了解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新态势,本刊从这期开始新辟一个名为“改革开放走沿江”的临时栏目,对有关情况作比较系统的报道。下面所发的邹家华副总理访谈录,便是这一系列报道的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