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普森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百货公剐的经理。克里是吉普森公司对面街头的流浪汉。每天,克里都蜷缩在商场的屋檐下过夜。吉普森透过办公大楼的窗户注意到了克罩的窘境,很同情他,想给克里一点帮助。一天,吉普森找到克里,把他请到五譬级宾馆,安排他吃了一顿丰盛的酒宴。这些菜肴都是克里第一次见到,他脸上露出激动和兴奋的光芒。看着克里狼吞虎咽的样子,吉普森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  相似文献   

2.
第11次敲门     
高兴 《政府法制》2013,(20):22-23
瑞德公司的面试通知,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克里弗德焦急期待的心。面试那天,克里弗德精心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换了一条新领带,以祝福自己好运。上午10点钟,他走进了瑞德公司人力资源部。等秘书小姐向经理通报后,克里弗德静了静心,提着手提包来到经理办公室门前,轻轻地敲了两下门。  相似文献   

3.
人生大器     
邱裕华 《政府法制》2012,(23):37-37
古希腊著名政治家伯利克里任雅典首席官时,由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反对者甚众,有人当面辱骂,但他从不动怒。一天傍晚,一个市民还闯进伯利克里的屋子,一进门就对着他骂个不停。但伯利克里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任凭对方发泄。那人骂了半天,怒气消了,准备回家。这时,伯利克里看到天已经黑了,便叫过一个仆人,说,外面看不清路了,你去点一盏灯来,送这位先生一程。  相似文献   

4.
武宁 《江淮法治》2021,(4):61-61
众所周知,柏拉图的对话录《克里同篇》里描述了苏格拉底誓死不越狱的经历。由于传授对诸神不敬的学问,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在临刑前,其学生克里同借探望之机极力劝导苏格拉底越狱,并说明了各种越狱的理由。克里同认为,雅典的法律是不公正的,正因为其不公正故没有遵守的义务。但是,苏格拉底却问:越狱是否正当?有无一种服从法律的义务。他认为,对于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确信对其指控是不公正的,其也不能认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一定正当。历史记栽,苏格拉底经过慎重选择后饮毒而死。  相似文献   

5.
2001年5月17日夜里,13岁美国女孩儿克里茜·朗,突然莫名地失踪了。三天后,警方根据一位郊外旅行者的报警,在格林威治市郊外一片茂密森林中,发现了她被害的尸体。根据警方的现场勘查发现,她是被人勒死后抛弃在此的。一个未经世事的女孩儿为何会遭到如此厄运呢?孤独的女孩儿寻求温暖13岁的克里茜·朗被害前曾是美国康涅狄格州丹伯里市圣彼得学校六年级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3岁那年,她的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异。不谙世事的小克里茜就这样过早地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很快,父母亲又相继组成新的家庭。按照父母事先的约定,她每周轮流住在父母家…  相似文献   

6.
罪犯阎克里,男,29岁,湛江市公安局交通民警。 罪犯黄卫东,男,26岁,湛江市无线电八厂工人。 罪犯魏进国,男,32岁,湛江市第一饮食服务公司司机。  相似文献   

7.
潘明琴 《法制与社会》2010,(21):243-243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就着手拟定对德和约,重新瓜分世界。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和会,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会议由美、英、法、意、日5国各出2名代表组成的最高理事会"(十巨头"会议)控制。和会涌现了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奥兰多、牧野、顾维钧等风云人物,其中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进成了和会的主宰,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  相似文献   

8.
杨宇立 《检察风云》2004,(21):38-39
美国人在台面上的政策是“一个中国”四个字,其实私下的观点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与中国内地相比,“台湾太小”。但是,我们仍应认真关注美国智库对“一个中国”政策的重新评估,因为这种评估是需要通过公共舆论检验的,一旦形成新共识,美国新的对华政策也就呼之欲出了。当然,布什和克里在涉及中美关系未来的一些政治分歧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若克里当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更大;若布什连任,台湾将获得更先进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约翰·克里终于在2013年1月20日正式成为美国16年来首位白人男性国务卿。 出身显赫家族,追随肯尼迪的脚步 其实,随着苏珊·赖斯自愿放弃国务卿的提名,克里出任国务卿已经毫无悬念。  相似文献   

10.
黄春龙 《广西检察》2014,(12):34-35
根据检察业务专家培训计划,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应澳大利亚中澳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邀请,我随检察机关刑事诉讼证据和庭审实务培训团一行,于2014年8月至9月赴澳大利亚访问培训。主要任务是通过聆听维多利亚大学、昆士兰克里菲斯大学及悉尼科技大学刑事司法领域相关教授授课,访问国会、司法部、法院、检察院等机构,举行工作座谈,旁听刑事案件庭审等活动,学习奥大利亚刑事立法、刑事诉讼、庭审方式等,比较分析中澳刑事诉讼制度的异同,对中国刑事诉讼工作改革与创新进行思考,促进中澳司法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一、引咎辞职具有积极意义最近不断看到媒体关于一些地方或者机关规定引咎辞职的报道,如重庆市出台引咎辞职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宣布两院系统内将实行引咎辞职制,而且据称,深圳龙岗、海南万宁地区也已有引咎辞职的有关规定。初闻之际,感觉甚是兴奋。常常看到国外政治舞台上官员们因失职、过失而引咎辞职。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克里切尔高地案件(Crichel Down Affair)”为一起典型的涉及农业部官员行政行为不违法但失当的案例,结果是有关文官受到惩戒,农业部长引咎辞职,案件最后导致英国议会于1958年制定了《行政裁…  相似文献   

12.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终于挑选出了自己的竞选搭档,律师出身的爱德华兹成为副总统候选人。对这位专攻人身权损害赔偿案件的律师,美国的民众有不同的看法。赞扬者认为,他是平民律师的代表;反对者认为,依靠自己的油嘴滑舌,从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19日,上海市举行了“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签约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联席会议启动仪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旭以及公、检、法有关领导联合会签了《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并为全市“合适成年人”代表颁发证书。目前,上海全市已有225名“合适成年人”,共计448人/次进入看守所开展工作,1523人,次参与诉讼,取得了良好的法律与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公证性质,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现在老讲跟国际接轨,应当考虑轨合适不合适?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20日11时30分,美国国会大厦。在美联邦首席大法官威廉H·伦奎斯特面前,乔治·布什宣誓就职,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总统任职。窗外阴霾低沉,积雪皑皑,21响礼炮轰鸣。但布什此时此刻有理由高兴,因为是他凭借微弱优势将另一位强有力的总统候选人克里关在了门外,同时关上的还有  相似文献   

16.
朱萍 《犯罪研究》2012,(2):103-105
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费肯特案件。英国1984年警察和刑事证据法中对合适成年人有明确规定,要求在侦查阶段为未成年人、精神障碍者设立“合适成年人”(the appropriat eadult)辅助其完成一定的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7.
据《北京晨报》6月12日报道,北京未成年人刑诉首次引入“合适成年人”制度。鉴于在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中,父母不能或不愿出庭的情况时有发生,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尝试在未成年人审判中适用“合适成年人”制度,这在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8.
李照君  潘霞 《法制与社会》2013,(35):132-133
合适成年人到场旁听制度.自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在实践中司法机关把握的尺度不尽相同,本课题从合适成年人、法定代理人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出发,试解决因非法定代理人的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时到场旁听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机制完善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旁听帝】度,希望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能够被司法实践所认同。  相似文献   

19.
孙芳 《法人》2004,(2):110-112
在证监会的理力监管之下,民生证券“双头案”尘埃落定。但是证监会扮演的监管角色是否合适,质疑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20.
6月6日至7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圆满举行,双方达成120项成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使、国务卿克里代表双方就中美关系发表重要讲话,各自陈述本国在涉及双方战略关系与经贸合作方面的原则立场,一致强调求同存异和坚持磋商,为正在经历风雨的双边关系确立主基调、放置压舱石.8年来,中美通过战略对话努力克服双边关系的“七年之痒”,彼此磨合,共同推进新型关系建构,殊为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