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公证",懵懵懂懂中命运让我与公证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我为她欢喜为她忧,为她心甘情愿付出青春年华,从一个怀揣梦想与抱负的少女变成今天已进入不惑之年但还踏踏实实工作在一线的公证人。1990年5月份,即将毕业于河北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的我被分到井阱矿区华能电厂实习,为当时一位美国锅炉专家贝克作翻译。有这么一件事印象深刻:一天老贝克讲他的美国汽车年检快过期了,家人要他在中国办一件"Notary  相似文献   

2.
回报家乡无私奉献 艰苦创业使金富军成了一个能人、一个富人,更成了一个有良知、知恩图报的人.他常说:"我能有今天,全靠党的好政策,全靠乡亲们的支持."他始终把改变家乡面貌放在心上,把一片爱心洒在家乡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维吾尔族姑娘,同时也是一名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一直很关注维吾尔族女性在当今社会转变中的角色和地位。前不久,我就维吾尔族打工妹问题在我的家乡疏勒县巴仁乡做了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4.
公证与我     
饶伟 《中国公证》2005,(9):59-60
说实话,在学生时代,我的理想是去做一名律师,除恶扬善、维护正义,但佛法讲求缘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得不说我与公证有缘.记得2002年的一天,我陪一个同学去公证处应聘,前来应聘的其他人不是嫌工资不高,就是畏惧工作辛苦,纷纷"落马",结果我却意外地留了下来,从此踏进了公证之门.那时,我只是从课本里抽象地了解公证,公证在我的脑海里就犹如一张白纸.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在公证处摸爬滚打三载有余,这三年,记录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历程,这三年的经历告诉我,选择公证是对的,我为我所从事的这个职业感到深深的自豪.  相似文献   

5.
我当上了执法官霜秀芳1979年12月13日,我──一名年轻的傈僳族姑娘,离别家乡,告别父母兄弟姐妹,来到福贡县人民检察院,成为检察队伍中的一员。这对我来说是多么不易啊。我是在祖国的西南边疆─—云南怒江州福贡县怒里达美村长大的。我们村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人物点评     
史玉柱:争议巨人走完征途不容易4月9日,史玉柱宣布董事会已经通过自己的辞任请求,自4月19日起,他将正式卸任巨人网络CEO,从此退休。一句"以后你们很难看到我了,拜拜"成为他的谢幕宣言。微博上,史玉柱第一时间表示:江湖好汉们,忘掉"史玉柱"这厮吧。尽管史玉柱始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当这  相似文献   

7.
无尽的怀恋     
夜,悄悄地静下来,孤独的牛棚仍然在那里,它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的昭示,无尽的思考。这个季节,我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探望父母,眨眼几年,家乡的青砖红瓦房被各色的小洋楼所覆盖,惟有那间古老的茅草屋——牛棚,仍在风雨中摇曳。这里曾经是老牛"犍犍"的蜗居,它把我的思绪迁到了二十年前的岁月……在我的童年生活里,"犍犍"如同一个调皮的伙伴,陪我度过了一个又  相似文献   

8.
丙晨 《法律与生活》2014,(11):38-38
正柏拉图说:"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能催人奋进,反之它就是枷锁,使人灭亡。"确实,当一个人面对人生挫折时,假如没有健康的心理,不仅难以战胜自我走向光明,而且会沦人自暴自弃的泥潭难以自拔。人在什么时候最绝望?过去我没有这种感觉。当我真正体会到一个人从云端掉到地上并身陷囹圄时,那种绝望之情油然而生。面对漫长的刑期,我感到迷茫与失望;面对妻儿和母亲痛苦的表情,我彷徨与绝望。从此,我陷入自责与悔恨的泥潭,仿佛一具没有生命的肉体,浑浑噩噩地过着服刑生活。  相似文献   

9.
师傅章明华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一个人对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职业,往往是讲不清理由说不清原因地热爱。我就是这样常常想起我警察生涯的启蒙师傅章明华。其实,青春年少时我从未想过自己将来会当警察,那时候我在家乡几乎没怎么进过公安机关的门,也像别人一样只觉得那里有些神秘神圣。命运却是如此安排:粉碎"四人帮"的1977年的七月,我有幸从教育战线参加党校毛泽东"红五卷"学习班,结业后本来已到教育局报到,可第二天却被长寿县公安局(今天的重庆市公安局长寿区分局)的两位副局长接走,从此当了警察。  相似文献   

10.
10多年前,我第一次走进监狱探望我的表哥,从此与监狱中的服刑人员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成了一名帮教志愿者。  相似文献   

11.
曾永泽 《中国监察》2011,(22):62-62
在我的生活中,有的事情就像’水中的浮萍随风飘逝,有的事情却像老树的根须牢牢扎在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家乡在云南省普洱市一个偏僻的、被群山环绕的山寨,祖辈都是靠结绳记事的哈尼人。父母生下我们兄妹12个,夭折3个,还剩下9个,我在家里排行第5。作为一个生活在闭塞山寨的哈尼族人,我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能成为普洱市纪委的一名副书记。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有一位老纪委书记让我终生难忘,感恩不尽。他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他扶助我成长,走过了荆棘丛生的道路,改变了我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4岁的张淑娟从100多公里外的家乡来到江苏省灌南县,开始了她的调解生涯。谁也没想到,这个当时有点仓促的决定,从此改变了张淑娟的人生,也让当地群众有了一位可以信赖的人。"我是‘半路出家’,起步比别人晚,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迎头赶上。"在堆沟港镇调委会张淑娟办公室的文件柜中,记者看到了一摞记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02年我从审判岗位上调整到档案室工作,档案室只有我一个人,从此我的工作环境要"安静"多了。档案不会说话,而我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听双方当事人说了。然而一个"迟到"的烈士证书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一看法,既让我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对一本本档案有了新的认识。2013年10月的一天,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我的办公室,自称姓钟,今年已73岁了,其父亲钟呈桂1943年参加新四军,在1945年8月被国民党杀害,牺牲时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只有几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多年前受雇于一个美国的北极探险队。探险结束后,为了感谢他对探险队的忠诚服务,他被带到了纽约作一次短暂的访问。面对纽约市的壮观景色及各种声音所造成的奇迹,他心中充满无限惊讶和赞叹。回到家乡的渔村后,他向村人描述高耸入云的大楼,在街上飞快移动的房子(即街道上奔驰的车辆),人们住在上面,随着它移动。他又说到巨大的桥梁、五颜六色的灯光,以及其他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物。村民们冷漠地看着他,然后一个个走开了。从此以后。整个村子的人为他取了一个绰号——说谎者,他一直背负着这个耻辱的绰号,直到进入坟墓为…  相似文献   

15.
"我看可以"在官场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大到庄重、正规场合的领导指示,比如下级毕恭毕敬、谨小慎微地一番汇报、请示后,上级高官一脸尊严不冷不热地来一句"我看可以",这次接见就算结束了;小到一次公款吃喝前决定喝哪一种酒,这时一个小科长也敢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冒出一句"我看可以"!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我偶然在中央12台的《法律讲堂》中见到了王大伟,当时那一讲是《犯罪日历》,他在分析一年四季和一天24小时,哪个时间段是犯罪高发期。突然,我眼前一亮,这么实用的讲座,能不能搬到纸面上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呢?很快,我就与王教授取得了联系,他将讲座底稿通过E-mail发给了我,并告诉我,这是一个系列讲座,共有十二讲,“犯罪日历”只是其中一讲。原来有这么多好“东西”啊,我决定上门去拜访他。第一次去他家,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按着约定的时间到达时,发现他早已打开家门等候我了。从此,我便成了王教授家的常客。那次登门,我收获颇丰,不…  相似文献   

17.
百老汇是纽约最著名的一条商业街。那里名店林立,档次一 个比一个高。特别是入夜以后,各家商店霓虹灯闪烁,一派高度 繁华的商业区景象。不过,那五彩缤纷的华灯背后,照样掩藏着 龌龊和肮脏。我就碰到过。 那是在纽约的一个夜晚。我们从曼哈顿岛南端的格林威治 村,乘地铁来到时代广场,在百老汇那光怪陆离、闪烁变幻的彩 色霓虹灯下面,逛起商店来。 在一家专售照相器材的商店,我正漫不经心地扫视柜台前 货架上的照相机时,店主忽然拉住我,一边作出笑容可掬的样  相似文献   

18.
我的表姐夫     
陈世汉是我的表姐夫,与我同村。上小学时,陈世汉是我的班主任,教语文。我见面叫他“表姐夫”,他说:喊表姐夫多拗口,就喊老师吧。”于是,我就喊他“陈老师”。上初中时,陈世汉任学校教导处主任,还教我们班语文。我叫他“陈教导”,他却说“:小喜子,叫陈老师多顺口?”从此我就叫他  相似文献   

19.
忻汾 《检察风云》2007,(20):54-55
9月的江南大地,丝丝凉意悄悄降临上海,戒备森严的上海火车站,一辆辆囚车鱼贯而入,从3号囚车上下来的一个新疆籍犯人随着人流走向一辆前往新疆的火车,在上火车前,他看到了队长一一上海市新收犯监狱第二监区的警官:"队长,您放心,我到了家乡一定会好好改造.""我相信你",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  相似文献   

20.
30年前,我曾独自徘徊在山里老家的山岗上,憧憬而无助的我在不应该沉重的岁月里站在母校背后的狮子山上,幻想着大山外的天地,幻想着如何走出那贫穷而闭塞的家乡。因为在那推荐上大学的年代,上大学、招工是有权有势者及下放知青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