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道德引领、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社会动员功能,对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动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效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手段。从结合点、关键点、突破点、落脚点等三个方面厘清志愿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从资源嵌入、文化嵌入、场域嵌入等三个方面分析志愿服务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嵌入路径,从而得出志愿服务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为此,要着力于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合作机制,夯实治理基础;健全志愿服务动力培育机制,激发服务活力;完善志愿服务能力提升机制,提升治理效能,保证志愿服务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化、长效性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渠道。研究现阶段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路径和策略,对推动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助推社会治理创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当人类前进的脚步迈入21世纪时,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来,志愿者是一个亘古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此前的所有志愿者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志愿服务都是个人行为,而20世纪后期以来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则是以组织化的形式出现的.过往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即使发生在了陌生人之间,作志愿服务活动选择的一方,也是以熟人的心态、文化及精神去提供志愿服务的,而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志愿服务却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与以往根本性不同.新型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预示着人类社会治理的变革,或者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已经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项内容.因而,我们需要在社会治理变革的意义上来认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内涵,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福州市志愿服务事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志愿服务要扩大志愿理念传播,培育志愿精神和志愿骨干队伍,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及完善志愿机制建设,推进服务常态长效。  相似文献   

5.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志愿者行动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这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并塑造公民核心价值理念.而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社会文明观念融合的志愿精神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治理的软实力,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价值基础.由志愿精神支撑的志愿者行动是公民参与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表征之一,并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搭建社会协同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健康文明生活、塑造友善互助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具有价值导向、素质提升、精神塑造等功能。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对这些功能的认识仍需提升,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有待优化,保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立足新时代,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加强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提升志愿服务网络化治理水平,完善志愿服务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重要部署,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共青团要把党政所急、群众所盼作为工作方向和重点内容,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志愿服务,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要梳理总结战疫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成果。  相似文献   

8.
情满秦皇岛     
<正>近年来,秦皇岛市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联盟,打造"及时雨"志愿服务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助推社会治理,推动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被推荐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获评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最美河北人之十大最美志愿者(团队),其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社通讯和动态清样刊发,志愿服务成为"中国最具爱心城市"秦皇岛的靓丽名片。创新体制机制,生成一呼百应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9.
崔健 《新长征》2014,(5):54-55
去年底中央文明办丰任会议后,长春市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作为融洽社会关系、推动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搭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着力发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服务团队的基础作用,党员、团员的表率作用,文明单位的带头作用,奖励表彰的激励作用,推进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8)
社会转型时期需要社会保障、志愿服务等提供的支持功能。针对农转非的失地失业人口增多、房地产开发商与拆迁居民矛盾冲突、环境指标有所下降等问题,北碚区通过强化社会志愿服务,调动广大群众自我服务、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重要。本文从建设志愿服务的系统网络和完善机制出发,探讨北碚区深化志愿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5,(3)
<正>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近年来,哈西街道工力所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在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在不断丰富,服务领域在不断扩大,常怀一片公德心,争做文明好市民之举已在社区蔚然成风,使社区环境和居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文明社区的创建离不开志愿服务的身影,如何将志愿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这一行动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志愿服务呼唤法律。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颜渊  廖梦园 《党史文苑》2006,(10):57-58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这一行动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志愿服务呼唤法律.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街道以"党建+社会善治"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行志愿服务"五联动",持续深化"红色联盟"服务品牌,不断壮大服务队伍、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质。10支红色队伍主动投身于街道中心工作和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引领汇聚社会正能量,助推社会善治取得新成效。实行"线上与线下"联动,搭建志愿服务大平台。线上通过"同年哥"APP、"志愿汇"APP、"人文廿三里"  相似文献   

15.
杜丹 《奋斗》2014,(5):35-36
制度化是志愿服务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选择。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全面展开,人们越来越感到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仅凭热情和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仅凭少数人的力量也难以持久。志愿服务制度化是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期抓的有力抓手,是引导广大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志愿服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去年以来,东营区把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践载体,以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着力打造"志愿者之城",取得了良好效果。坚持"党建统领、党员先行",以实际行动做合格党员、建过硬支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青团》2021,(4):51-51
多年来,团沛县县委借助多样的志愿服务资源,统一的志愿理念以及开放的志愿平台,将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项目,适应民生需求,为调动民众有效参与和整合资源,为推动志愿服务的立体化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打造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参与社会治理平台团沛县县委在沛县商业大街建设富有青年特色活力的志愿者站点,主要提供免费充电、信息查询、文明倡导、爱心捐赠、失物招领等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培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高校二级学院为例,通过访谈调查、参与性实践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了志愿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田竹 《山西青年》2023,(8):154-156
志愿服务及各类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志愿服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的概念,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组织,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民主政治基础培育,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稳定。目前公益志愿组织缺乏合法身份和资源支持,理念和能力有待扩展深化,社会理解程度还不够高。同时也逐渐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和活力,政府部门开始重视和支持公益志愿组织的发展。公益组织的发展要结合本地和自身发展实际,积极主动、灵活有效地开展工作。尽快制订完善鼓励组织发展壮大的政策条例,为志愿服务者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弘扬公益志愿行为精神,增进公众理解认同,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加强组织管理、技术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充分激发公益志愿组织社会活力,积极融入政府公益事业,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推动社会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