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第一展厅内,陈列着一份珍贵的手稿——《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这是著名作曲家周巍峙同志于1993年7月,朝鲜停战40周年之际,献给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这首激昂雄壮的战歌,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不知鼓舞过多少志愿军将士奔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  相似文献   

2.
<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气势豪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曾鼓舞志愿军将士前赴后继,鏖战疆场,夺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胜利,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因他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首战大捷,被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誉为“打响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第一枪”的人,毛泽东主席也欣然将这一天——1950年10月25日定为志愿军出国纪念日。  相似文献   

4.
<正>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单位,其中有160余个英雄模范连队被收录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英雄模范单位名录》。其中,有13个连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荣誉称号,可谓凤毛麟角,殊荣可嘉。1、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2营5连1950年11月5日凌晨,第一次战役尾声,志愿军第38军守备在飞虎山、月峰山一线的部队继续与敌保持接触,诱敌深入,为第二次战役作准备。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民志愿军驻安东办事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直属机构,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后方连接前线的重要纽带,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志安办"领导机构成立1950年10月,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事处在安东(今丹东)市成立。后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将驻安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事处与驻安东志愿军各兵团办事处合并,成立中国  相似文献   

6.
曹曦 《党史纵横》2002,(10):32-32
1950年10月,当美国军队入侵朝鲜北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刻,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新华社立即派出一批军事记者,奔赴朝鲜前线随军采访。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平壤分社和开城记者团的记者,活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大力报道中朝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的伟大胜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罪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经活跃在战地的军事记者陈伯坚,最先随军跨过鸭绿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采访了首批参战部队,他连夜写的《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新闻报…  相似文献   

7.
正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北部,有一个松柏掩映、庄严肃穆的地方,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孙占元、杨连弟等122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祖国英勇捐躯的烈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最年轻的军级干部——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副军长吴国璋烈士,也长眠在这里。坚定勇毅的红小鬼吴国璋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高度评价了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深刻指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内涵和深远意义,精辟概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讲话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今天,我作为一名大学的教师,同时也作为一名曾经扛过枪、跨过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学习这篇重要讲话,重温这段难忘历  相似文献   

9.
陈辉 《党史博览》2012,(8):8-15,23
志愿军烈士知多少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抗美援朝战争馆",是展示志愿军烈士功绩的地方.笔者独自站立在"志愿军烈士墙"前,怀着崇敬的心情,凝视着墙上的数字. "志愿军烈士墙"的上方镶嵌着29个金光大字:"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英名和光辉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志愿军烈士墙"的中间花环中标明了志愿军烈士人数:183108人.  相似文献   

10.
陆安 《广东党史》2000,(5):46-47
在朝鲜地图上,有一条非常醒目的北纬38度线,把朝鲜半岛拦腰切断,北部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是大韩民国。“三八线”成了朝鲜国土分裂的象征和民族痛苦的创伤,“三八线’也是世人瞩目的焦点。小时候,“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麻扶摇、周巍峙创作的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其雄壮的旋律和高昂的精神,不论是听是唱,总是令我激动和振奋。这首歌常常使我神思遐想,志愿军浴血奋战过的朝鲜,究竟是怎样的河山?志愿军最后胜利的…  相似文献   

11.
刘华清 《湘潮》2010,(10):20-23
<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后有190余万人的建制部队入朝轮流作战,在朝兵力最高时达135万余人。志愿军官兵英勇杀敌,涌现出难以胜数  相似文献   

12.
刘永久 《世纪桥》2009,(2):58-6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曾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唱响半个多世纪的战歌,在纪念抗美援朝58周年的日子里,又一次拨动人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13.
2021年国庆期间,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在全国热映。《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铁血精神英勇杀敌的战斗故事,展现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的英雄战歌。影片中既有志愿军战士在零下35度的奇寒下,啃冻得硌牙的土豆的感人片断,更有志愿军战士冲锋陷阵缴获美军"北极熊团"团旗的激动人心场面。  相似文献   

14.
<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诞生于1950年11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至今仍然在中华大地上传唱。那雄浑激荡的旋律、斗志昂扬的歌词,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藐视敌人、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这歌声总是让我们不禁想起当年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奔赴战场的豪迈气概,想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地利用修筑坑道工事的方法与敌较量,不仅顶住了“联合国军”发动的由飞机、大炮和坦克组成的强大攻势,有效地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而且大量地消耗了敌人的攻击力量。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解决了劣势装备的志愿军“能不能守”的战略问题,对赢得战争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在朝鲜战场上击落敌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特等功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各1枚,军功章3枚,毛泽东称他是“会驾飞机”的“志愿军英雄”……他,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三师第七团大队长赵宝桐。  相似文献   

17.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在抗美援朝岁月中诞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战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响彻朝鲜战场和祖国大地,拨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鼓舞着中华儿女同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英勇厮杀,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志愿军战歌》诞生的经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当年无数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就是唱着这首威武豪迈的军歌,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投身到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中去的。那么这首战歌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1950年10月,新华社特派记者陈伯坚随同志愿军进行采访。当时部队正在丹东做赴朝作  相似文献   

19.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洪学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后来又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员。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洪学智多次遇险,又多次神奇地化险为夷。一、飞机轰炸1951年4月9日,志愿军司令部从朝鲜江原道金化郡北上甘岭迁到上甘岭西北百余公里的江原道伊川郡空寺洞。空寺洞这儿的矿  相似文献   

20.
贺赛 《党史博采》2023,(2):52-56
<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于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结束,但直到1958年10月,志愿军才全部从朝鲜撤出。那么,志愿军百万雄师为何在停战协定签订5年后才全部撤离呢?一、停战协定签订危机仍未解除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停战协定的签署并不意味着朝鲜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协定中明确规定“在停战协定签字并生效后的3个月内,分派代表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但由于美方的阻挠,会议不但未能如期召开,而且交战双方的军事对峙关系也一直持续,双方先后提出的违反停战协定的事件达百起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