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东省揭阳县炮台区是养猪较多的地区,每年养母猪1万余头,发现在初产母猪中有约20%发生死胎、流产与不孕,认为与布病有关,但是,布病阴性猪仍然发生死胎、流产,怀疑有其他因素存在,我们采取血清进行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细小病毒(PPV)抗体检测,证明有这两种病毒抗体存在。 (一)材料与方法 1.检测血清:选择农民饲养的有死胎、流产病史的初产母猪和2胎母猪20头,从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备用。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某大型国营农场养猪场,从1980年起,发现部分母猪原因不明地产死胎(包括木乃伊和畸型),特别是初产母猪和二胎母猪所产仔猪整窝或大部死亡。现经作者调查诊断,认为母猪死胎与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细小病毒(PPV)的混合感染有关。 (一)诊断方法 1.流行情况的调查:母猪产死胎的情况调查,是根据河北省某场1980~1986年的母猪产仔记录,进行整理分析而来。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 virus简称ppv)是母猪繁殖障碍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畸形和不孕的重要因素。该病毒首先由英国从死产猪胎儿、分娩之后死亡的猪和猪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获得。(Cartnwight等,1967),此后比利时、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报道,我国的上海、黑龙江、四川等省近年来也先后报道了该病在本地区的发生,其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0~80%。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上海、浙江、新疆的100份猪血清用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盖他病抗体检测,证明上述地区存在盖他病抗体阳性猪群,阳性率达40.0%~100%。血清抗体从6月中旬出现,8月份上海、浙江的猪血清抗体阳性率达100%,而新疆的猪血清在9月份抗体阳性率为40.0%。调查结果表明,盖他病抗体水平消长与乙型脑炎病毒、细小病毒感染季节一致。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某猪场饲养母猪 60 0头 ,1999年 8月份初产母猪所产仔猪 3日龄开始发病 ,病猪以发热、尖叫、抽搐为主要特征 ,7日龄时有的整窝死亡。经确诊为伪狂犬病 (PR)和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病毒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该场建于 1997年 8月 ,同年 9月从深圳某种猪场引进种公猪及后备母猪近 40 0头。 1998年 1月配种 ,生产正常。 1999年2月又从深圳某种猪场引进种公猪及后备母猪 2 0 0余头 ,1999年 4月配种。配种前 3 0d左右按免疫程序分别注射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和PR等疫苗 ,其中PR…  相似文献   

6.
1990年7月,武昌县某猪场爆发一种以母猪、断奶仔猪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液、流产等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我们经现场调查、病理解剖、鸡胚接种、血球凝集试验、实验动物感染及鉴别诊断,证明本次疫病流行为猪流感。(一)现场调查 该场为拥有500余头母猪的大型商品猪场,年产商品猪近万头,所有母猪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已经注射了猪乙型脑炎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及流产三联疫苗(猪乙型脑炎病毒、钩端螺旋体、衣原体)。7月4日,肥猪栏的猪舍整栏整栏的猪相继体温升高,达40.2~41.8℃,精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PUP重组质粒探针,分别对7株猪细小病毒(PPV)分离毒及PPVBM1株细胞培养物的DNA抽提物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均为阳性,而对照的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PRV)、乙型脑炎病毒及PK15细胞为阴性;对7份PPV自然感染病料进行处理,杂交结果为阳性反应,对照健康猪组织、猪瘟病料、猪伪狂犬病病料则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7月对来自陕西省 3 8个养猪场、户的 191份猪血清分别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乳胶凝集试验以及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 14 1份 ,阳性率为 73 .8% ,其中检查猪伪狂犬病的 88份血清 ,阳性 66份 ,阳性率为 75 .0 % ;检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 5份血清 ,阳性 2份 ,阳性率为 40 .0 % ;检查细小病毒感染的 16份血清 ,阳性 8份 ,阳性率为 5 0 .0 % ;检查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 72份血清 ,阳性 63份 ,阳性率为 87.5 % ;检查猪瘟的 15份血清 ,阳性 8份 ,阳性率为 5 3 .3 %。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红河州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云南省红河州猪繁殖障碍综合征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情况,对全州12个县(市)21个种猪场982户农户的4 329头繁殖母猪和种公猪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发病率在种公猪为23.6%,妊娠母猪为40.6%.初生仔猪死亡率为18.6%;在死亡仔猪中,流产占10.1%,死胎占54.5%,弱仔占32.5%,畸形占2.9%。初步查清了引起红河州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主要病原有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毒(PRV)、衣原体(Chlamydia)、乙型脑炎病毒 (JEV)、刚地弓形虫(TG)、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2型(PCV2)、布鲁氏菌 (Bruc)和猪瘟病毒(CSFV)等9种,其中CSFV的带毒率为1.1%,其他病原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PPV 27.7%,PRV 24.6%,衣原体22.8%,JEV 13.6%,TG 12.0%,PRRSV 11.5%,PCV2 7.2%,Bruc 4.6%,总阳性率达75.4%,其中单一病原抗体阳性率为39.6%,两种和两种以上病原抗体阳性率为35.6%。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2月初 ,武威市某种猪场的初产母猪产仔后发生以发热、停乳、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同时 ,新产仔猪也出现发热 ,严重腹泻 ,停止吮乳等症状。发病母猪占生产母猪的 33.0 % ,占初产母猪的75 .0 % ,仔猪发病率达 2 8.2 %。发病仔猪在 1~ 2d后死亡 ,病死率达 71.3%。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细小病毒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该种猪场共存栏母猪 36 0头 ,公猪 18头。 2 0 0 1年 6月从金昌调入后备母猪 4头 (分别编号为金1~ 4号 ) ,从青海调入 6头后备母猪 (分别编号为青1~ 6号 ) ,饲养 30d未…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湘北地区三家种猪场的长白、大约克母猪或长白大约克杂种母猪,在近2a中相继发生不同程度的流产、死胎。据统计,发生流产的母猪中,经产母猪63头,初产母猪50多头,其中有23头母猪产出整窝死胎。流产前母猪乳房发育基本正常,阴户肿胀不明显,粪便基本正常,食欲尚可。母猪流产的胎儿毛色接近正常,或腐败发黑带恶臭味,或体质瘦弱、个体小。根据上述情况,为了弄清流产原因,在排除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布氏杆菌病及疫苗注射和管理不当等因素后,对流产母猪的毛和血液中Cu,Fe,Mn,Zn,F,As,H…  相似文献   

12.
揭阳县炮台镇年养母猪10000头左右,约有20~30%的初产母猪发生死胎、流产和不孕,给我镇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有人认为此病可能与布病有关,但布病检查为阴性的母猪仍然发生死胎,流产。为了查清病原,我们于1986~1987年进行了下述试验。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农业区主要猪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乾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9):752-754
采用ELISA检测方法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于2004~2005年对青海省互助、湟中、大通、乐都、民和、西宁6县(市)的142个规模养猪场和部分养殖户进行了猪瘟、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等流行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猪瘟、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伪狂犬病在青海省农业区普遍存在,6县(市)之间血清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母猪繁殖障碍覆盖了所有种猪场,后备母猪不发情率约为8.2%,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的母猪占繁殖母猪的21%左右;猪瘟仍然是引起当地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gD、gE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及其对应的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浓度的优化,建立了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和减毒活疫苗株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别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博卡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均无扩增曲线。野毒株均出现gD和gE基因扩增曲线,而疫苗株只出现了gD基因扩增曲线,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建立的gD和gE基因标准曲线Ct值和模板终浓度在1×108~1×10 copies/μ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均可达1×10 copies/μL。对39份猪组织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检出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病毒gD、gE阳性,表明这5份猪组织样品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常规PCR检出5份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经测序为野毒感染,2种方法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用于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大青叶石膏汤治疗猪乙型脑炎猪乙型脑炎常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1℃,稽留数天至十余天,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萎顿,结膜发红,心跳频率加快达100~120次/min,粪便干燥呈球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粘液,尿液呈黄色,妊娠母猪常在后期发生流产。笔...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猪群中,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感染和死亡,而母体通常缺乏临床症状。1988年我们通过血清学试验证实了北京地区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存在,随后分离到2株病毒,对其中1株做了理化特性鉴定,证明为猪细小病毒。为了进一步了解猪细小病毒的危害情况,我们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血清学及15个阳性猪场繁殖障碍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杨待建,金升藻,荣俊,贾杏林,黄勇(湖北农学院荆州434103)荆州某种猪场,于1993年9月母猪突然发生流产、早产,产下弱仔很快死亡,历时近一个月。经血清学检查,结合临床检查,确诊为猪细小病毒病并发猪乙型脑炎和猪衣原体病。1...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从猪细小病毒(PPV)三株强毒及 两株弱毒的细胞培养产物中提取的核酸进行扩增。通过琼脂糖电泳,均得到了约158bp(碱基对)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与该病毒本身的二个含20bp的寡核苷酸引物之间的核酸长度相等。而对与PPV具有基因同源性的犬细小病毒(CPV)及与PPV临床症状相似的非相关病毒如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伪狂犬病毒(PRV)作同样处理,未得到核酸带。并且通过筛选裂解蛋白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DNA的方法,初步制定了快速检测PPV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78月 ,某商品猪场的部分初产母猪陆续出现死胎、流产、产畸形胎 ,所产仔猪急性发病死亡。对症治疗后疫情虽有所缓解 ,但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发病和死亡。笔者接到疫情报告后前往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急性暴发性钩端螺旋体病。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和蔓延 ,净化了猪群。1 流行病学调查该猪场 1996年建场 ,2 0 0 0年饲养繁殖母猪和后备母猪 14 1头 ,种公猪和后备公猪 16头 ,育成猪 14 5头。该场采取冬季舍饲 ,春、夏、秋三季放牧的饲养方式 ,当年 78月 ,部分初产母猪先后出…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从四川多个地区的猪场采集流产死胎及库蚊样本12份,采用BHK-21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出2株乙型脑炎病毒,分别命名为JEV-CZ1与JEV-YA1,PrM/C基因与疫苗株SA-14-14-2的同源性分别为90.9%与99.6%,基因分型研究显示JEV-CZ1株为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JEV-YA1株为基因Ⅲ型。分离株在BHK-21细胞中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其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分别为10-6.206 TCID50/0.025mL与10-4.943 TCID50/0.025mL。经脑内注射测得分离株对体重9~11g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9.97LD50/0.1mL和6.95LD50/0.1mL,其中JEV-CZ1株毒力较强。小鼠接种分离株3~4d后出现抽搐、肢体痉挛、异常兴奋等神经症状,5~7d后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脑部充血、水肿;病理切片观察可见脑内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其他器官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结果表明这2个分离株符合乙型脑炎病毒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