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经典作家提出的"社会革命的时代"这一历史概念进行了理论思考,界定了"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区别,阐明了社会革命的动力及社会革命时代的特征.这将有助于我们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阶段的理解,弄清过渡时期的社会特征,判断过渡时期的未来归属,进一步推动社会革命的尽早结束.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释放中国革命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所具有巨大潜能,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国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彰显其时代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继承革命文化。中国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璀璨夺目的瑰宝,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大力彰显中国革命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彰显中国革命精神的激励作用、鼓舞作用、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弘扬中国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提供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唯物史观这一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准确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内涵与关系,是我们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作为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与改造主观世界的革命十分重要且必要,但必须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即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离不开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党的自我革命也离不开社会革命。这也是我们党在理论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加强自身建设、在实践中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条根本经验。正是因为有这种依靠自我革命精神进行自我纠错、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自觉,我们才团结带领人民相继完成了一系列伟大社会革命。质言之,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写照,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密码。  相似文献   

4.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条逻辑主线是贯穿百年党章的中心线索,反映了百年党章的主题主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本质和政治自觉,链接着百年党章与党章内在的各个要素,也揭示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和自身建设规律的探究与把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人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采取了极端的虚无注意态度,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论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集中体现。本文就“如何看待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弘扬党的革命精神受到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此,弘扬党的革命精神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必须把握新时期进行思想教育、弘扬革命精神的特点,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革命传统具有性质的先进性、形式的巨变性、内容的政治性等基本特点。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最本质最主要的是继承和发扬其性质的先进性,而不是全盘承袭形式的巨变性;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要强调政治性,要把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放在各项建设的首位,政治上层建筑的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要把握时代性,形式上的巨变还是小变应由不同时代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来决定。  相似文献   

8.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党在长江南岸建立的唯一一块规模较大的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军民英勇奋战所蕴育的担当、务实、团结和忠诚精神光耀千秋,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9.
红安革命家群体凝聚力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较大的地域性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凝聚力。它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其形成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它们主要有:特殊的地理(人文文化)条件是红安革命家群体凝聚力形成的背景;奋发向上追随时代潮流是红安革命家群体凝聚力形成的动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红安革命家群体凝聚力形成的前提;党员干部们的模范带动是红安革命家群体凝聚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中的原创性观点,是党的理论创新、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鲜明表现。新时代十年,我们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党章首次写入“自我革命”,这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和成功经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应着重从精神品质、方法路径、目标指向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自我革命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到自我批评的理论发展,脱胎于中国共产党先进的革命理想、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纠错匡正”“慎独自省”的思想土壤。它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四个时期的历史演进,表现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从严整党整风,主张加强思想建设,要求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在理论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实践层面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2.
再造“革命话语”本身也是一种革命。中共创建时期,早期革命群体在接触了新式革命话语后,尤其是看到了“俄式革命”话语带来的社会冲击力和影响力后,开始走出传统革命话语的表达模式,转而用一种新型话语结构来传递革命讯息、表达革命诉求和构建革命意识。中共早期革命话语的构建,以解释革命、争夺革命话语权为起点;通过重释“反帝”等概念再造革命主题;通过引入“觉醒”“暴力革命”“组织化”等带有鲜明阶级属性的话语,来实现底层社会的群体动员和价值共情;通过强调“主义”等概念来明确组织属性和革命导向。中共创建时期关于革命话语的自我构建,不仅为其初创阶段的政治革命开辟了话语空间,也为日后大规模构建政党文化奠定了话语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向度是实现党的初心与使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是应对和战胜党内外各种风险与挑战。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优势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分别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提供了基础条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的伟大自我革命,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21世纪中国化的新篇章,夯实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内功和群众基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21世纪世界各政党组织兴党强党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4.
透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可揭示其贯穿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历史逻辑旨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实践逻辑看,只有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相结合;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革命传统作为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在夺取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它也被不断赋予了新的内容,它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必备的新观念新精神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共同熔铸升华为今天新的时代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将从理论、政治、社会、组织、文化几个方面巩田和拓展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面对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必须把握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规律,立足信息化的时代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加强自身建设的法宝,是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就理论逻辑而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碰撞的成果,既包含了中国传统躬身自省、居安思危、革故鼎新的观念,又继承了马克思列宁自我革命精神;就历史逻辑而言,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社会建设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就实践逻辑而言,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水平提高及世情、国情变化基础上,根据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总结出的战略思想。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三重逻辑,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革命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两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两次极大飞跃 ,但战后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没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同高科技的联盟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来临的时代机遇 ,开创了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典范 ,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并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9.
长征途中成立的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是在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关怀下有目的、有准备的、有计划的建政活动。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意义深远。它为党和红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休养机会,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提供了安定的环境,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的钱粮被服,为红军转战川滇黔边提供了大量的红军战士。加强对遵义县革命委员会遗址的开发利用研究,有助于探索对非典型性革命遗址遗迹的开发利用,从而促进遵义市革命遗址遗迹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人学思想史上发动了一场人学范式革命,彻底颠覆了理论人学的传统范式,开辟了实践人学的现代范式.正确的方法是通往真理的彼岸的桥梁,思维方法的转换是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前提和关键.这场范式革命所体现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现成中思维"向"生成中思维"的跃迁,"思辨中思维"向"实践中思维"的提升."共相中思维"向"历史中思维"的转化,"单向中思维"向"总体中思维"的跨越,"超验中思维"向"经验中思维"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