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冰冰 《当代韩国》2013,(1):109-117
朴趾源是朝鲜李朝后期实学派文人的代表,他的实学思想在其文学观、商业意识、农业改革及宇宙观方面都有体现。同时,朴趾源作为朝鲜"北学派"的代表,主张学习中国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发展工商业、改革农业等,其实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韩国实学伦理思想的特点●朱七星所谓韩国实学伦理思想是指自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实学派思想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总和,它由于反映了朝鲜封建社会崩溃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期社会环境的特点,因而具有自己独到的伦理思想的特点。首先,在道德来源问题上,肯定道德对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程朱理学在高丽后期传播到朝鲜半岛以后,李朝中期由李退溪、李栗谷等儒学大家发扬光大,并且成为李朝时代的正统理念。到李朝后期,实学作为新的学风风靡了当时思想界,但朝鲜朱子学依然生气勃勃。然而李朝在经历壬辰倭乱之后,对内其经济上、社会上的改革政策渴望新学风;对外则大幅度地从清朝吸收了所谓实学的新学风和西学。  相似文献   

4.
韩英 《当代韩国》2003,(2):27-31
中国的程朱理学在高丽后期传播到朝鲜半岛以后,李朝中期由李退溪、李栗谷等儒学大家发扬光大,并且成为李朝时代的正统理念.到李朝后期,实学作为新的学风风靡了当时思想界,但朝鲜朱子学依然生气勃勃.然而李朝在经历壬辰倭乱之后,对内其经济上、社会上的改革政策渴望新学风;对外则大幅度地从清朝吸收了所谓实学的新学风和西学.  相似文献   

5.
李岩 《当代韩国》2004,(1):54-57
朴趾源是朝鲜李朝实学思想家中北学派的杰出领袖人物 ,也是其中最喜爱文学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之一。朴趾源一生写过许多诗歌、小说、日记和散文 ,前人对前三者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并大都得出过令人信服的结论。然而对他的散文 ,却很少有人专门系统地进行过研究 ,这对总结他的散文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我们知道朝鲜古代散文也偏重于其实用的社会功能。作为实学思想家 ,朴趾源用散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作为政治家 ,他用散文来议政 ;作为文学家 ,他更用散文来写景抒情和发表自己的文艺观念。那些序、记、跋、引、论、议、疏、…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前门闹市区大栅栏以南300多米有一条僻静的胡同叫甘井胡同,这条今日并不引人注目的200米长的胡同,200多年前却是中朝两国学者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值得纪念的地点,它的名字写进朝鲜时期著名学者洪大容的著作之中。 洪大容(173—1783)字德保,号湛轩,有《湛轩书》传世。洪大容在中国虽然鲜为人知,但作为一位外国的重要人物,被收入权威性的《辞海》,并被称为“朝鲜李朝时期哲学家,实学派代表人物。”198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名辞典》收录洪大容,1987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  相似文献   

7.
《孟子要义》中之丁茶山经学研究李篪衡一、序言朝鲜朝社会是将性理学当作规范的中世封建社会。时至19世纪前后,出现了一群担当推动历史前进重任的思想家,新创了一种与既存观念截然不同的新学问气氛,他们就是朝鲜朝后期的实学家。这些实学家的经典解释倾向,与性理学...  相似文献   

8.
一 前 言 18世纪韩国的思想界以新出现的实学派为主导,对其间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性理学进行了批判。实学派与重视空谈和名分论的性理学家不同,他们重视具体与生动的现实和实际的学问。实学派不以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世界和评估社会,而是实事求是地说明世界并重视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
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学思想对韩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李敦球自古以来,朝鲜的思想、文化同儒家学说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经过两千年的漫长岁月,儒学思想逐步影响到朝鲜社会的各个方面,与其传统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已成为朝鲜民族思想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虽然随着李朝的衰亡,儒学思...  相似文献   

10.
李退溪(公元1502~1571年),名,字景浩,号退溪,是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实践家,素有“朝鲜之朱子”、“东方百世之师”的赞誉。对于李退溪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退溪学”,先后召开了10多次退溪学国...  相似文献   

11.
《牧民心书》是由朝鲜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诗人、朝鲜实学家丁若镛(号茶山)所著的一部政治学著作,该书探求治理国家之道,以爱民、为民为中心思想,旁征博引,叙论精微,从中可以了解朝鲜古代的历史、文化思想及中韩政治、经济、文化源远流长的交流史。  相似文献   

12.
《燕行录全集》一百卷,是韩国东国大学国文系林基中教授收集、整理和编辑的大型燕行文献集成。 作为纪行录或旅行记,“燕行录”主要以记录朝鲜李朝时期使臣来往燕京(今北京)时的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兼记包括日本、越  相似文献   

13.
韩国大倧教     
一、教史大像教为韩国新兴宗教,1909年由罗结创立,初名檀君教,翌年定名大伟教。大伟教同天道教一样,都是在韩国新兴宗教发展初期产生的。当时,朝鲜处于李朝末年的社会和民族危机之中。国内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剥削导致经济衰退和民生凋敝。外国列强的侵略,使朝鲜最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当时的儒、佛、道三教无法给朝鲜人民以精神上的安慰。社会混乱和苦难生活却为新兴宗教的萌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大像教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的。大炼教创始人弘岸大宗师罗绍,1863年12月2日生于全罗南道乐安郡,出身翰林。他为劝阻日本侵略曾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14.
奎章阁     
《当代韩国》2001,(2):84
奎章阁历史悠久,是1776年朝鲜第22代国王正祖在昌德宫后苑创建的。自李朝后期的繁荣时期开始,虽历经李朝末期、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等民族史的荣辱兴衰,其收藏资料的种类却一直在增加。目前,奎章阁收藏有大量的国宝(6种、7076册)、宝物(8种、28册)等共约26万件古图书。古文书、古地图等。收藏了如此丰富和珍贵资料的奎章阁,作为民族文化的宝库,一直倍受国内外韩国学研究人员的关爱。 “国立汉城大学奎章阁”于1990年6月迁人现在的新建筑,1992年3月成为直属于大学本部的独立机构。从此,持续发展的奎章…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中朝文化交流史研究中,最为常见的历史现象之一就是两国之间频繁的使臣往来。据对(李朝实录)记载的统计,朝鲜朝派往清朝的遣使次数达697次,而清朝遣往朝鲜的派使次数则达169次。平均每年有3-4次使臣往来。使臣团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五百余人。这些来往于两国之间的使臣,在履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使命的同时,还起到了文化交流的媒体作用。他们把使行路上所见所闻或录之以诗文,或绘之以图画,并与遇到的文人学者互赠诗文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至今发现的朝鲜遣清使留下的各种(燕行录)多达65种。其中朴趾源的(热河日记)、…  相似文献   

16.
王士禛是朝鲜文人热议的人物,其诗文集《蚕尾集》和《带经堂集》不久就传入了朝鲜。王士禛的“神韵说”既保存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又不对抗清朝统治,也十分符合此时朝鲜士人的心态,经过李德懋的倡导及众多文人的次韵、模仿,王士禛的“神韵说”及“神韵诗”对朝鲜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朝鲜诗家承认王士禛的诗坛领袖地位,认为他是“海内诗宗”,总体诗风“清雅淹丽”,其诗歌有“守唐人声格”且“转益多师”的长处,也有体制、对仗方面的瑕疵。在朝鲜,围绕王士禛也诞生了一些诗坛佳话和趣闻。  相似文献   

17.
中韩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国家,历来频繁交往,关系密切。中国的明清时期(1368~1860)相当于朝鲜的李朝时期(1392~1910),当时中朝两国在政治上保持了比较友好的关系,尤其是明朝于公元1592~1598年间两次派大军援助李朝击退倭寇,取得抗倭授朝战争的胜利,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友谊,而且为日后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历史上两国的关系与文化交流,对于加强理解目前日益密切的中韩关系与交流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朝鲜朝前期重要的性理学者花潭通过对自然现象中的气的解释与分析,在韩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气一元论哲学思想体系。他在韩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相当于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以栗谷为代表的主气派,而且对朝鲜朝后期形成的实学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夏雪 《当代韩国》2015,(4):99-112
金元凤,朝鲜半岛著名独立运动家、政治家,朝鲜义烈团团长、朝鲜义勇队总队长、韩国光复军少将副总司令。金元凤一生最光辉的业绩,就是创立了朝鲜义烈团、组建朝鲜民族革命党和成立朝鲜义勇队。他在朝鲜义勇队成立之前倡导和推动了多党合作,被公推担任朝鲜民族革命党总书记,一直领导朝鲜民族革命党、朝鲜民族战线联盟,直至1938年10月建立朝鲜义勇队。  相似文献   

20.
正实学是一种以"实体达用"为宗旨,提倡"实心""实理",反对"空谈""重虚",以"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17世纪初期实学相继在中国、日本、朝韩、越南等国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学术,在近代东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建设东亚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文化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作用,具有超越时空及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