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价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每一次人们都渴望拐点到来,都欢呼拐点已经到来,都在争论眼下是否是拐点。面对本次新政,又有一些"拐点论"纷纷出台。人们渴望这些论点成立,希望房价真的如预言的那样大幅滑落!  相似文献   

2.
陈奇梅 《当代建设》2003,(3):15-15,37
在上世纪之末,一位中国房地产业巨头曾预言:“新世纪的房地产企业将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拒不触网的,将很快消亡;第二种是漠视网络,消极上网的,结果或是消亡或是被兼并,还有一种是积极拥抱网络,将获得高速发展先机。”此番讲话曾引发广泛争论,今天当我们认识了网络营销,似乎一切都有了的答案。上世纪末新世纪初,中国的房地产业处在一个发展巅峰时期,市场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巨大需求又直接导致空前规模的开发房产的热潮,很快供给即大于有效需求;房地产业的竞争异常残酷,竞争直接导致规模经济时代来临,市场的细分、企业间的整合将形成趋…  相似文献   

3.
我的预言不是梦李银河在这样一篇预言式的文章开笔之时,有必要把科学的预言同书摊上铺天盖地的预言类伪科学之间的区别略加说明:二者的区别在于,科学预言的依据是事实;非科学预言的依据是随机数码表。言归正传,21世纪的中国家庭婚姻将是怎样一个走向呢?依据笔者近...  相似文献   

4.
月报     
《小康》2009,(5):16-19
“地方政府和银行的鼎力支持让开发商度过了一次‘生死劫’。” ——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在沈阳出席“2009城市观点论坛”时发出如此感慨,此话似乎是针对其一年前抛出中国房地产企业“百日剧变”的言论而发,也是他首次在公开场合解释预言失准原因。  相似文献   

5.
100多年前,马克思作出了市场经济最终会退出历史舞台的预言。这个预言在二十世纪曾一度得到了计划经济实践的支持。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马克思的这一著名预言似乎落空了。在新世纪伊始的今天,市场经济不仅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作为一种全球化的客观存在,正在搅动着人们观念的深处。  相似文献   

6.
著名军事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著作《下一场世界战争》中曾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所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如今,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美国布朗大学研究液氦的英国物理学家马瑞斯在一篇论文中称,被科学家认为是最基本的粒子──电子能一分为二。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每一种基本粒子都可用波函数来描述。马瑞斯经计算发现,电子的“波函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所以他认为电子可一分为二。目前他正在进行分裂电子的实验。 自发现电子103年以来,还不曾有任何证据表明电子是可分的,所以马瑞斯的预言使世界物理学界产生了一次大振荡。多数科学家认为马瑞斯的预言是错误的。《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社论称,马瑞斯的预言会在1年左右时间,由实验证明是否正确。他的预言可使人们对…  相似文献   

8.
不少人怀疑毛笔书法的前途,余秋雨就曾写过一篇《笔墨祭》的文章,预言毛笔书法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实际情况似乎比余秋雨的预言要乐观得多。  相似文献   

9.
对未来世界的关切 ,这是人类对自身终极关怀的共同心声。预言和预测具有很高的正面社会价值 ,但是不能否认 ,预言和预测对未来事件的发展也往往具有一定负面的前导作用。因此 ,在世界局势日益复杂化的今天 ,这些问题就不仅仅是宗教或哲学上的问题 ,而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发展的话题。本文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 ,以时间为视角 ,分析传统预言和科学预测二者本质上的不同 ,指出人类要走出传统预言悲观主义宿命的怪圈 ,就必须高扬科学知识的伟大力量 ,摈弃愚昧无知的人云亦云、反对假借神圣之名的危言耸听、反对居心叵测的倒行逆施 ,使社会形成一个健康文明的共识 ,汇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人类发展的轨迹使得"三大预言"似乎越来越难以实现了。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采取强力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强行"实现预言"的行径,更进一步恶化了国家与文明间的关系。实际上,从一开始,这"三大预言"内部所充斥着的谬误和矛盾,就埋下了其失败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在预言未来这个问题上,永远想象力不足。当我们利用已知的知识做预测的时候,这种预测往往是保守的,就像当年人们通过火车来想象汽车。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在过去四十年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未来,我们期待更加了不起的成就,这些成就将不仅仅是经济的。那么,再过20年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中国的科学会是什么样子?很难预言,我不如谈谈和预言相关的另一件事。  相似文献   

12.
李大光 《时事报告》2009,(4):100-104
著名军事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著作《下一场世界战争》中曾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所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如今,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3.
刘丽华 《求索》2013,(8):128-130
元杂剧中的预言以算卦、梦境和诅咒三种形式存在于公案剧中。盛行在民间的占卜风俗是预言出现在杂剧中的文化环境。现实生活多艰.个体生命脆弱地呈现在元人面前;世风浇薄、道德滑坡集中体现在公案剧之中.致使预言的内容集中关注着生死问题并审视着时代的社会道德意识。预言的存在增强了元杂剧的叙事性.除了形成悬念、营造恐怖外更将杂剧的悲悯之情指向了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一1 0 0多年前 ,马克思作出了市场经济最终会退出历史舞台的预言。这个预言在二十世纪曾一度得到了计划经济实践的支持。然而 ,到了二十世纪末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 ,马克思的这一著名预言似乎落空了。在新世纪伊始的今天 ,市场经济不仅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而且作为一种全球化的客观存在 ,正在搅动着人们观念的深处。迄今为止 ,对市场经济提出过挑战的思想主要来自于两个理论模式 :一是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在于 :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演进 ,必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形态 ;商品、货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即指预言政治结局的民间歌谣,然而它的文字学和文学学的渊源从未得到关注。根据考证,谣实际上是"繇"字的通假,而"繇"则是一种系辞,一种判词,因此童谣就是一种判词,只是这种判词是通过儿童之口传播,用于预言未来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赵珩 《传承》2011,(13):34
最近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预言,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硬着陆"。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中国学者们基于民族主义情怀的口诛笔伐。在中国经济总量坐二望一、西方经济全面"沦陷"、全球力捧中国模式、中国已有些飘飘然的时候,鲁比尼说这番话显然有些"不合时宜"。预言从来都不准,因此对一个西方人的话未必要较真。但中国经济确实存在许多潜在危机,在心气很高的时候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就在眼前。根据玛雅人的预言,这是世界末日之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天崩地裂,黎明不再降临大地,万物将毁于一旦。古老的预言会应验吗?记得十多年前,新千年来临前夕,未日之说就盛行一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称,世界将毁灭于1999年。但1999年平安过去,新千年如期到来,世界仍然完好如初,大地没有倾覆,太阳照常升起。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9,(12):28-29
上个世纪末,有人预言环保产业将和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一同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如今事实为这个预言作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19.
国外学者克拉斯穆尔·佩佐夫提出:“2008年前后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大萧条”。这是一个缺乏依据的预言,却又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预言。中国政府有能力避免这个预言应验,但是关键在于政府能否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现阶段,实施双稳健政策可以避免佩佐夫预测的“2008年中国萧条”出现。  相似文献   

20.
国外的观察家们已经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到那时,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国际人才流动的中心之一。 我们无须等到21世纪的来到,再去检验他们的预言是否正确,’94人才市场表明:过去的一年,是人才市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大完善、大提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