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需要文明。一个进步发展的社会,应有一种文明的风尚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人崇尚文明,内心都在呼唤文明。确实,讲文明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普遍欢迎。精神文明建设要靠人,只有人人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才能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良好的风气。要享受精神文明成果,人人首先要从自我做起。讲文明,每个人要有文明意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份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每一个人必须加强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现代文明意识。诚…  相似文献   

2.
杨光  邢栋 《新长征》2011,(4):50-51
在现代社会中,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语言像掌握其他思想与表达思想的手段一样,对一般人来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公民科学素质作为人的素质重要组成内容,其提高不仅会为人口素质加分,而且还会带动公民各方而素质水平的提高,培育健康的现代公民、因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实现社会长效稳定、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文明     
文明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研究人的文明,对于促进文明进程,提高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的文明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它与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并且在人的自然属性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到体现。人的文明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力量、各个方面的整体配合和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大保 《求实》2007,(2):87-88
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基础,具有体验性、包容性、相对性。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素质,推进人际和谐,构建社会和谐。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就要认真学习和谐文化,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大力弘扬文明道德风尚,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5.
于德华  崔晓雁 《求实》2006,(Z1):258-259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的主体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科学发展观阐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揭示了德育工作的本质和规律,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思想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德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培养的学生素质是具有主体性的素质,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都要适应于人的主体性。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青年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求发展,突出…  相似文献   

6.
林政 《学习论坛》2004,20(6):17-18,22
江泽民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目标和任务 ,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深刻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7.
左绿化 《学习月刊》2014,(16):74-75
健康体魄是青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 ,阐发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未来社会的发展时就曾指出 ,“…  相似文献   

9.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二要关注职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三要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骆艺龄  张明 《世纪桥》2007,(12):42-4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人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明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内生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提升人的文明素质,相对个人而言,是一生始终不渝、励志磨练的必修课;相对社会而言,是一个长期艰巨、坚持不懈的人文教化过程,既不能谋求一蹴而就,也不能设想毕其功于一役,而只有舍得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加大力度,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促进社会整体文明进步. 加大灌输教化力度,不断升华文明精神.首先,应组织专家教授及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展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参照中宣部每年编写热点理论面对面读本的做法,分层次、分类型编写通俗易懂的文明素质培训手册,内容涵盖个人仪表、着装规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力求在更大范围掀起全民参与的文明素质培训高潮;其次,认认真真抓好培训,扎扎实实搞好落实.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论从出发点。还是从最终目标看,都是以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由此可见,我们只有从人的索质入手,采取切实措施,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与提高,才能促使社会走向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
蒋元德 《共产党人》2006,(12):19-20
素质是个人活动成败得失、优劣强弱等结果的所有内在条件或内因的总称,包括品德、学识、才能、情操、风度、心理等。不同的素质决定着不同人的不同命运与结局。一个人可以通过不间断地学习和实践,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也可以由于怠惰和蜕化而丧失原来的素质,甚至变质。对于一名司法工作人员来说,提高自身素质是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前提,是实现个人进步和自身抱负的必要条件,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注重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特征,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反映,而且也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要求。首先,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看,注重教育客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必要的。时代要求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创新的现代精神,这是推动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现代人才素质中极其重要的方面,而这种现代精神也就是主体人主体性特征的展露,是主体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  相似文献   

15.
舒刚 《党建》2014,(1):13-13
正最近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一方面要为城镇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证城镇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城镇人口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抓民生又要抓民心,既要抓经济又要抓精神,硬件软件一起抓,把城镇化与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否则,城镇化不过是平房变楼房、农田变厂区的物理变化而已。  相似文献   

16.
要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的素质提高是关键,而人的素质提高又离不开学习。所以,每个领导者都要下好学习--思考--实践这三步棋,争做学习型、思考型和实践型的领导者。做爱学习的领导者。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学习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促进个人进步的有力发动机。无论是整个社会和每个人的进步成长,都和学习密不可分,都是学习的结果。不学习,社会无法进步发展;不学习,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也无法完成自己应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项包括经济增长、制度文明、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作用于它的主体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主体素质,而主体意识正是现代人的主体素质建构的一项主要指标。因此,在新形势下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素质的新要求,就成为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是,没有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全体社会成员全面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的革命力量,同时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掌握科学技术的程度能够决定人个体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科学技术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包括思想道德在内的精神与观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提高了人们的认识水平,而且还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中,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人们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巾冈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新概括,彰显了以民为本的崇高立意,把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到新阶段。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坚持公平正义的重大现实意义,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把党的关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