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时的月亮     
父亲总是在我面临人生重大决策的时候出现在我的梦里。梦里的父亲与他生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脸的慈祥与爱意。而这种慈祥与爱意的表达多半是用他的形体而不是用语言。这使得父亲的话在我的印象里如金子一样珍贵。梦中的父亲与他生前一样,对我的指点几乎从不用语言而是用他的某些习惯性的动作,这就使得我一旦从梦里醒来,第一个反应就是猜想他的一连串动作预示着什么?我在猜测这些预示的时候的确像是在探寻隐含着许多秘密的神明。对于已经离开我的真实生活长达16年之久的父亲,竟能在梦里走进我的现实生活状态,这种现象我一直百…  相似文献   

2.
付静 《人民公安》2021,(5):20-21
这是一封警察父亲写给警察儿子的家书。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是在紧张工作后的休憩中,或许是在赶赴工作岗位的路上。作为你的父亲,我为我们家庭有你传承我和父辈的事业感到骄傲。受我和你爷爷的影响,你成了一名人民警察。你也许曾为此深深地思考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我们祖孙三代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公安工作的道路?你也问过我和爷爷,当警察这么辛苦,这么多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忠诚!  相似文献   

3.
弑父者说     
前一段时间,我听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公安分局技术科科长张伟说,他们那里梅里斯乡花木村发生了一起亲子弑父案件,他勘查现场的时候感觉场面实在惨不忍睹,这个儿子将父亲的尸体就放在了自家的菜窖里,父子已经“一起和睦生活”长达一年之久。又听说这人杀死父亲后过得很滋润,还把家里的外墙重新抹了,内墙重新粉刷了,农闲的时候还和自己的女友不断地在自己家里小聚。我听后和所有人一样感觉震惊极了,觉得这个没良心的弑父者真该千刀万剐。为了记录这其中的残忍和绝情,带着愤怒我来到了看守所。在看守所内那条长长的走廊另一头,…  相似文献   

4.
在草原上当知识青年时,我曾经那样地对我插包的额吉——感到兴趣。那真是一种吸引;直至十年里怀着对她的激动写得手酸,后来终于下决心在《金牧场》里写了她一遍,仍然觉得笔虽尽墨末浓——我为自己受到的这种吸引久久不能理解。 只有从宁夏归来,只有心里满盛着一个掩着脸面蒙尘沐土躲  相似文献   

5.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曾一度怕人瞧见和父亲在一起。他身材矮小,走起路来跛得厉害,我们一道外出时,他的手要撑在我的胳膊上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路人那种讨厌的目光,令我内心痛苦辗转。而父亲注意到了,尽管心里不自然,表面上却镇定自若。 我们两人的脚步协调起来比较困难,他蹒跚而行,我又缺乏耐心,所以,我们一起行走的时候从不多说话。但每次出门,他总免不了交代:“你定步伐,我努力跟上。”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7.
“4个月的宝宝好奇地看着我,笑着把小肉手伸给我,想和我玩耍。我兴奋得发了狂!用手揪住宝宝的肉脸,把他的五官挤成一团。宝宝手脚乱蹬,‘哇哇’地哭着。我开心得大笑起来。宝宝继续哭,我拿他的头就往柜子上撞!宝宝哭得脸都红了。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用手捂着宝宝的口鼻,不让他呼吸。看他憋得要背过气去,又放开,宝宝好不容易喘过气来,准备再哭。  相似文献   

8.
1962年的一天,卓玛丽华出生在甘肃省夏河县一个藏族家庭。这时,他的父亲黄建功(丹正加)已经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平叛中牺牲九个多月了。他成了烈士的遗孤。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后来,长大的时候,他来到父亲的坟头,给父亲倒上一碗酒,给自己倒上一碗酒,两人里外默坐、相对无语的时候,他知道了父亲坟碑刻石的时间,1962年3月26日,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生日。  相似文献   

9.
民警来信:我是一名交警,在一次执勤过程中与一名醉酒司机发生了冲突。他不但不配合检查,还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将酒精监测仪夺过去抛出很远,随手又打了我两个耳光。我和他发生了厮打,手被他咬伤,衣服也被他撕破。虽然事后这位司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件事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我现在特别害怕单独上岗执勤,见到司机把车停下来我就有些紧张,防御心理立刻出现。在检查的过程中,有时不知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我怀念一位老人。 2006年4月29日下午.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 那天,他的病情突然恶化.甚至不能言语。不停地咳嗽.不停地用手拉扯着盖在身上的衣物。那个时候.他应该很痛。因为好几种病症一起在折磨着他;那个时候。他也应该很幸福,因为家人在他逝去前给了他最大最多的爱。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形象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高大的,尤其是父亲帽子上的红五星和衣领上的红领章总使我感到非常骄傲。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现已离休在家安度晚年,但是,在我的心里,父亲戎马一生的高大形象始终没有改变。由于抗洪形势严峻,工作繁忙。我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老人家了,上个星期天我抽空去军队干休所看望父亲。一见到父亲,我就把了解到的抗洪形势向他宣传了一遍。我滔滔不绝地告诉父亲荆江防洪如何险恶;嘉鱼县牌洲湾溃口;枝江市江堤出现61处险情;解放军官兵和当地群众一起严防死守长江大堤……父亲静静地听着我的叙述。待我停住嘴,仔细观察着父亲的反应时,我发现父亲的脸上露出了严肃中  相似文献   

12.
求索真理耿耿此心李吟波我的父亲李明灏去世已经14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在报刊上读到过纪念他的文章,电视剧《湖南和平起义》中也有他活动的形象。但在父亲奋斗不息、追求光明的一生中,我总感到还有许多他对于人民所作的有益贡献,应该记录下来。父亲于1897年生于...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省威海市的“塔山警务区”,片警戚恩雨真可谓是当地的“名人”,他进驻社区时间不长,却与社区内万余名居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对此,戚恩雨说:“当居民们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的时候,当社区老人拉着我的手亲热地叫我‘老戚’的时候,我就想,我不管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也还不了百姓对我的信任。”  相似文献   

14.
父亲一辈子种麦收麦,在江汉平原一望无际的田垄上,岁岁年年,辽阔而仄逼,泛漫而严肃,永远地不可一世亦不可企及。可是父亲并不这样看,却是文化后的我一种懒惰与无奈的描述。 麦子熟透了的时候,镰刀该说些什么了。这是我蹲在田埂上写的诗。父亲抡着磨得锃亮的镰刀横我一眼,不屑地就下田了。“哧、哧……”于是我听到镰刀就不断地说起来,如泣如诉如痴如醉。广袤的田垄上  相似文献   

15.
刀子     
我是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处的一名 乘警。长年值乘乌鲁木齐至北京西的70/69次特快列车。 春节,70次列车上,车厢里满是急着回家过年的乘客。我在一次巡视车厢时,发现了一个瘦小的男孩。 他看上去有十六七岁,坐在靠走廊的一个位置上,怯怯地望着我,当我们视线相对时,他很快躲开了,手轻轻地把那本来单薄的外衣往瘦弱的身上裹了裹,若无其事地看着窗外。但他的手分明抱得很紧。忽然我发现他的衣角下露出了一个黄褐色的皮套尖,是刀鞘!我走过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可以感觉得到他微微颤了一下,双手在胸前抱得更紧了,眼神显得慌恐…  相似文献   

16.
一天,收到父亲的一条信息:“孩子,我爱你。”我流泪了,很久。在我的印象中,与父亲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少的。因为他总是非常非常忙,早出晚归。我已经习惯了他经常不在家。偶尔在家的时候,我们之间仅限于简单的对话。他从来没有向我表达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正如我爱他一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全部都是父亲的影子。开始记事认人的时候,妈妈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给我穿衣,做饭,送我上幼儿园,每天中午给我买一个水果做零食。整整3年时间,我都是和父亲  相似文献   

17.
生命线     
生命线刘坤赤张金平这是一个关于手相的故事。袁大头喜欢干两件事,一是神侃,二是看手相。他一开口,这砖厂的几十位工人都伸直脖子单听他一个人的了。侃着侃着,他总忍不住抓过一位工人的手,凭翻了几天相书的底子,指指点点,眉飞色舞地数说一番。被抓住手的人听他说得...  相似文献   

18.
“手术前我一直很害怕,感到孤立无援。当我走进手术室时,一位护士热情地迎上来,把我引到‘术前等候区’并拉着我的手说‘别紧张,我会陪着你的’。顿时,我感到有了依靠,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是曾在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做过手术的陈女士发白肺腑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9.
<正> 人生中,有些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亲人的死,往往就会在心灵上引起震憾。记得父亲的离开人间,真是“说走我就走”的。只因为突然,才更叫人感到惋惜。三年前的那一天,他弥留之际,头枕在我的手上,一旁是妹妹们的呼唤,他已说不出话来,只溢出两滴清泪,慢慢地他的头颅在我的臂上渐渐地沉重起来,身子也幔幔地变凉了,这一刹那,我感到这是父亲把那一副担子交到了我手上,使人掂起了作为一个男人的份量,这是他的无声的“遗  相似文献   

20.
凝望父亲     
董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父亲坐在书房里靠窗那套软垫沙发上,两手捧着一盏新沏的铁观音,白烟袅袅,凄凄切切半蒙住他那有风有霜的脸,沙发的蓝绒底子洒满翠绿竹叶,衬着窗外一丛幽篁,格外见出匠心。"看到这里,我心中蓦地一动:难得他如此用心,把目光定格在父亲身上,为父亲描摹了一幅细腻的工笔。那一刻,父亲像安睡在他目光中的孩子,凝然静谧。细细的美好,茶香一般氤氲着。我只记得看到孩子熟睡时,我才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孩子在我的前方,我一直注目着她。正如父亲,他的视线里更多的是我。父亲总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