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星期天,一位西装革履,手拿公文包,一副“大款”派头的年轻人来到重庆市郊区一煤炭企业招待所,找到管理该招待所的一位女士说:他是××公司推销建材以及墙地砖的,来贯地联系开展“业务”,准备长期租用两间招待所客房分为办公家。在一番讨价还价中,“大款”摸清了该招待所系承包经营、很需要客源等情况;便很大方地以每月800元的租金达成口头租房协议。闲谈中,当“大款”得知女上胜徐时,他也自报姓名叫“徐彬”,还亲热地说:我们同姓,是自家人、我该称你大姐,希望大姐今后多加关照哟!两个存折这时,“大款”在大姐面前故弄…  相似文献   

2.
何为两个“不像”?说的是有两个领导干部“不像”共产党的干部。一个是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几年前,慕在任上时,接受香港记者采访,一位记者看到慕全身名牌,一身“行头”起码价值几万港元。这位记者感到慕不像一个共产党的官员。另一位是泰州市信访局局长,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云泉,到北京出差,住在老式招待所,用自带的电饭煲烧饭。招待所服务员看来看去感到张云泉不像一个局长,因此报警,警方检查了张云泉所有证件,才证实他的确是一个地级市的局长。说慕绥新不像共产党的官,这很容易让人理解。因为一个月薪只有2000多元的…  相似文献   

3.
安 徽那个叫王怀忠的前副省长到底贪占了多少钱财?目前中纪委正在调查 ,数字尚未公布。民间流传 ,王怀忠绰号“王三亿” ,意思是数以“亿”计。王怀忠与许多大款朋友关系密切 ,形成了官款合流的政商利益集团。阜阳市纪委大要案处一位负责人说 ,在王怀忠众多的经济问题中 ,倒卖国有土地、贪污受贿的问题显得最为突出。据阜阳有关部门介绍 ,自1996年以来 ,经王怀忠之手批出的土地 ,明显属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就高达10亿元。在国有土地收益的源源流失中 ,至少有10个大款应运而生。国有土地作为稀缺又昂贵的资源 ,其配置权掌握在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4.
短短三个半小时居然骗走70万元钱物!“惊天巨骗”使的“连环刀法”,把来自9省、市17家公司的“老江湖”们斩得目瞪口呆!把这桌“鸿门宴”摆在绵阳市桃园路201号二楼者,用的招牌是“川中油田管理物资处”。从7月26日到8月1日,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兰州、太原、济南、宁波、重庆、武汉等地的一些公司纷纷收到“川中油田管理物资处”从绵阳打来的电话和传真,这些电话和传真诚邀大家8月2日到绵阳“川中油田管理物资处”洽谈业务签订合同,业务范围有广告发布、有色金属、电热电器、防腐设备、机床等等。兰州环宇广告有限…  相似文献   

5.
提到“大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它是有钱人的代名词,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私营企业家、个体专业户等人的别称。可“大款”与“社会主义”怎么会扯到一起呢?社会主义制度早已在我国扎根,并且初步显示其优越性。可是,不少人对“社会主义”的内涵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社会主义就是人入劳动、入太平等、有衣间穿、有饭同吃……”在他们的头脑中,社会主义就是一种绝对的平均主义。很显然这种观点十分荒谬。正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批批“大款”脱颖而“出时,他们便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省曲沃公里村乡,当人们提起蒙城福利冶炼厂厂长王学亮时,熟悉他的人都说:‘小王有副‘菩萨心肠’,他是里村乡的‘民政厂长’,在他身上,有讲不完的民政故事。”今年35岁的王学亮,1992年办起了全乡第一座福利冶炼厂。经过他4年的苦心经营,冶炼厂由小到大;经济效益可观,王学亮也成为乡里的“知名人士”,存款额上升到六位数字。但此时的王学亮并无半点“大款”气派,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而是对全乡民政对象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1994年春节起,他连续3年,每年都拿出1000元,给全乡73户军属每户送上一份慰问品。从建厂至今,共…  相似文献   

7.
“海的故事”不是一个纯粹的故事,而是一个酒吧。“海的故事”又不是一个纯粹的酒吧,而是通过酒吧的形式向人们讲述海的故事。“海的故事”是建在琼海博鳌海岸边的一个以“海的故事”为主题的酒吧,很安静地试业数月。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款”队伍亦在不断扩大。然而,挣得钱来任意精塌,一掷千金,奢侈挥霍,不能不说是素质的量大残缺,为此,对时下出现的一些愚昧型消费应该引起人们的忧思。“忧”从何来?请看下面几则报载:某特区,有一公司揭彩开业,“大款”老板用4000元人民币卷成四个大爆竹,在过贺致喜人们的欢笑声中,点燃付之一炬。某地城市一宠物商店里,有一位太太花25万元实下一只哈巴狗,另一位阔爷也甩下30万元,新洒地牵走一只这些愚昧型消费正常吗?大款们眼不眨、。C不跳地把大把大把的票子如此“清洒”…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60年代和参军去部队,随后转业来到重庆川煤九处,从基层干到机关,一路风雨兼程,总觉得退休对于我是件很遥远的事。但时间如水流逝,不舍昼夜,使我还没来得及把上班一族的苦乐感爱整理成篇,便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  相似文献   

10.
特区文化的新觉醒──从深圳“渴望文化大师”说起闫焕东不久前从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深圳“渴望文化大师”。文章谈到,前些年一位文化名人到深圳,很受冷落,墓至有人说:什么大作家、大学者,深圳都不稀罕,深圳的英雄是老板和大款。而今天,深圳人变了,发出了“深...  相似文献   

11.
早就耳闻房屋中介市场比较混乱,里面有很多“猫腻”。眼下正是租房的高峰期,报纸上打出免费看房、价格诱人的租房信息,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近日进行了暗访。虚假广告骗你钱财 照着报纸上的房产广告电话,记者电话询问了一遍。房产中介公司的人员全部告知:免费看房,不收取租户的押金、信息费等等。等记者以租房者的名义来到位于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的一家中介的分部时,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却  相似文献   

12.
曲文上次接受记者采访是2005年7月。当时他刚工作1个月,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出生在一个大款或官员家庭。 在他看来,正是家庭背景不同.才导致他和一位同学在找工作上的冷暖不均。现在,他已经换了两份工作,也习惯把那份“不平”看作“正常的社会现象”,自称“早就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3.
“款姐”!与男人平分财富张纯自从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发出之后,中国大地上放心大胆去挣钱的人越多越多。80年代,“万元户”还是城乡百姓羡慕不已的富家。而在今天,真正的富豪已被注入了新的内涵。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正式登记注册的“百万富翁”已有500多个,实际上在民间远不止这个数。时下流行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万元户不算富,10万元刚起步,几十万元马马虎虎,百万元产才算真富。”虽然很多人想象不出100万元摞在一块有多大一堆,但中国的确掘起了一个富裕阶层。令人瞩目的是,在“大款”与“准大款”中,女性的身影不时闪现。“玩股”的女强人/100万港币点1首歌的诱惑赵怡绝对是那种有个性、敢于且发财欲极强的女性。1985年,她大学毕业在国家机关工作。轻松的机关工作使她对前途发出怀疑:莫非如此一生?她的大姐已到深圳,在信中描绘的生活令她向往不已。一年后,她停薪留职毅然南下,这在当时,是很需要些勇气的。在深圳,凭她的勤奋与善抓时机,渐渐有了一些积蓄。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公开在社会招股,许多人对此不持乐观态度,赵怡却认为时机正好,她拿出1万元买了500股股票,在随后的几年中,她又连续买进,手中持股逐渐增加。到1990  相似文献   

14.
逃离校园:当代大学生的“退学现象”陈坤大学生“退学现象”产生在权科的金钱化、社会营运的无序化和正当劳动收入阶层的相对贫困化等社会大背景之中。从50元一张门票的歌舞厅到成千上万元一顿的豪宴,从灯红酒绿的现代化生活到一群群妙龄美女追逐的亨亨“大款”,从“...  相似文献   

15.
据了解,近几年查处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相当一部分与傍“大款”有关。他们中,有的大肆收受“大款”的贿赂,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大款”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有的由“大款”提供金钱,跑官买官;更有甚者,为了个人升迁竟让“大款”出资雇佣杀手行凶杀人。譬如,前...  相似文献   

16.
就在一些大款们哀叹穷得只剩下钱了的时候,在沂蒙山区有一位腰缠万贯的女大款,她鄙视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对科学、文化知识情有独钟,在大把年纪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壮举。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民主与法制》2011,(12):53-53
“张大中接替陈晓,这是一个很戏剧性的结果,你可以从中悟出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发生在陈哓和张大中之间多年的故事,令一位浸淫家电行业数十年的人士如此感慨道。  相似文献   

18.
一所“三制”盘活资产──湖北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招待所调整所有制结构纪实朱建卿湖北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招待所是在原省直机关澡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为解决机关干部洗澡问题和地市州县来省直机关办事人员的住宿问题,由财政先后投入100...  相似文献   

19.
江西弋阳县有一个靠养鸡致富的私营企业主叫柏林,去年创造总产值超过二百万元,现有家财近五百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大款”。然而,在人们印象中,他挺寒酸。住的是简陋平房,摆的是老式家具,坐的是淘汰沙发,看的是黑白电视,骑的是破旧单车,穿的是“补钉”的衣服,没有一点“大款”风度。那么,他“阔”在哪里?一是阔在生产上。继建成孵化、饲养自动化的一流种鸡场后,又租用四处民宅、猪舍、山洞作为养鸡场,生产辐射到方园几十里。二是阔在资助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上。听说办教育缺钱,他拿出5万元建立教育奖励基金;得知一些农民养鸡缺技术,他拿出1万元与县农校联办养鸡技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中学生的代价——数万元、十万元,一个大学生的代价——十多万元、数十万元,这在中国已不成其为新闻。尽管它只属于“大款”子弟们的“贵族学校”,尽管它是“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抓一个愿挨”,尽管人们对此褒贬不一,然而,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不得不望而却步,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及家长们更是望洋兴叹。且不讲此类“贵族学校”,为数不少的中等学府和高等学府也经不住经济大潮的冲击,乱收费成风,这给平民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苦不堪言。尽管如此,为了自己的“小皇帝”,多数家长默默承受,甚至不借债台高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