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除具有哲学的后思、以思想为对象之思、终极性"寻根究底之思",思维存在关系之思、批判之思、由经验思维到高度理论思维过程之思等反思的全部内涵外,它作为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主要使实践在反思思维过程中承担了如下使命:一是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其哲学的基点,二是将实践取向作为事物本质及世界与人发生关系的实际确定者,三是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将哲学原理还原为经验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以抽象理性思辨为基础的主体性、以历史生成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超历史的主体性,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哲学之维.通过对资本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本质和起源,揭露资本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资本对整个世界的支配力,而且表现为资本逻辑运作的实质在于异化劳动对人的统治,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经济学之维.通过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私有财产的两个对立面和双重本质,阐述了人类获得解放的政治组织形式——真正的共产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政治学之维.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之间相互映现、内在贯通,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独特范式.  相似文献   

3.
袁祖社 《理论学刊》2004,1(6):57-60
在人学理论发展中 ,马克思以”实践人学”观实现了对古代”自然人学”和近代”理性人学”的超越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取代了实体思维方式 ,实际上确立了哲学思维的实践 -生活即主体性的生存论维度 :从对”人自身”的”实体 -属性”式研究转变为对人的生存、生活的”实证 -批判”(或”描述 -规范”)式研究 ;此一新思维方式的确立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的根本而鲜明的理论立场即人类学的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现代哲学承诺人为生活世界之根 ,对人文世界的理论澄明则构成现代生存 -生活本体论的理论意旨。 19世纪的马克思的人学理论通过”实践”走进人文世界 ,对 2 0世纪的西方哲学意义本体论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的关系是: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思想运动中,生活儒学更接近于海德格尔现象学,但对后者进行了根本性批判,由此重新获得孔孟儒学的"生活"观念;生活儒学的"生活"观念与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之间既有可对应性,又有非等同性;生活儒学承认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转换,但解构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还原到生活存在的本源视域。  相似文献   

6.
李武装 《理论学刊》2022,(1):123-132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是一种融新的理论张力、现实的运动、朝向理想化预设的历史感、新的哲学表达方式等于一炉的彻底而全新的哲学革命。它缘起于对现存世界的“非正义”政治批判和“伪正义”资本批判,其基本范式约略有三:资本、实践和自由。资本范式的介入使得马克思哲学变革既坐实着过程的牢靠根基,又不乏分析规定的内置,所以最终全面胜出;实践范式的抽离使得马克思哲学变革不仅超越了单纯“书斋里的革命”和抽象的“美学解放”,而且条分缕析出能真正“改变世界”的哲学方法论原则进而制定出全景式人类解放方案;自由范式的规制则使得马克思哲学变革深蕴着融“历史的深处”与“现实的历史”、社会革命与人类解放等于一体的更高位阶、更深情怀的价值禀赋与意义域值。  相似文献   

7.
程金生 《求实》2004,4(5):28-31
本文从哲学与大众的关系来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 ,以揭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只是一个认识论问题 ,而更是一个实践哲学问题。哲学与人具有本质性的关联 ,它产生于对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反思。哲学通过提供知识观而与大众相联 ,并因此规定了哲学基本问题的走向。不同于认识论哲学纯粹的理论性的知识观 ,实践哲学要求知识能够规范世界并改造世界。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哲学 ,它公开确立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的联盟 ,在此路向上 ,哲学基本问题围绕人类现实的历史性的解放事业而展开。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哲学中的思维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素 《学习论坛》2001,(5):8-10
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灵魂,是现代哲学生命延续和活力再现的核心和精髓.哲学上的思维创新是优化、改变其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哲学不断进步的决定因素;是直接推动哲学变革的智慧先导.综观思维创新的全部过程,从推动现代哲学生成、进步和繁荣上讲,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有思维关系结构的旧模式;创新就是用哲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去发现新矛盾,建立新关系;创新就是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反思和批判中"引爆"智慧潜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的方法论旨趣,是以哲学变革作为伦理学的方法先导,从而展现伦理世界的根本转变:从"彼岸世界"到"现世世界",从"对现实的伦理观念批判"到"对现实的改变",最终从"道德人间"升到"道德天国"。在此基础上,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转变为经济与道德"能否相容"以及"何种相容性"的问题。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道德与资本世界相适应,道德批判成为"伪善"的辩护;其前提是变革资本剥削的道德逻辑为以劳动为中介的相容关系。马克思以"资产阶级的伪善"为具体案例的分析,指出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历史无意识",从而揭示一种无产阶级伦理观实现对资产阶级伦理观的颠覆与终结。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始终立足于对传统哲学"抽象的人"的批判基础上,是以"现实的人"为价值指归的新人学。这种新人学,体现在马克思思想演进的批判逻辑中,也体现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历史的生成逻辑之中。正是这双重逻辑的展开中,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实践基础的总体性的人学变革。  相似文献   

11.
王祥 《求实》2016,(5):25-30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其当代性源起于时代诉求、实践发展以及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之中。作为人类最高智慧成果之一,马克思哲学始终属于当代哲学的研究视域,对其当代性的深层意蕴探讨是关系到马克思哲学理论命运和未来社会实践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践唯物论的哲学根基、本真批判精神二重性的科学态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洞察使马克思哲学始终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在各个历史时期保持着自己的创新活力,确证自己的"在场"和当代性。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所含的深层意蕴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得以表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历史思维为认知前提,突破自然主义的囹圄,阐明历史总体性的思维方式;以群众史观为应有价值,反对英雄史观为代表的个人主义,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以共产主义为实践目标,批判资本逻辑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使命。  相似文献   

13.
哲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明智明理,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帮助人们缩小以至消除认识上的差距,使个人的主观愿望和社会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哲学的本性是反思、批判和革命的精神,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还是作为思维方式存在的哲学,均内在地与日常生活、精神层面和现实发展密切相关,以独特的方式规约人与社会的视野、行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以及著作成果、讲学成就四个方面论述了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宗羲思想的现代价值.作者认为,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已经超越了君主专制制度下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范式,而开始走向民有、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的新范式.黄宗羲哲学上建立了以"力行"为根本宗旨的实践哲学和"一本万殊,会众合一"的学术史观,可以启迪我们的开放性思维和兼容性思维,其批判求实精神及疾呼改革的理论勇气,也激励着我们今天坚持改革的决心和理论创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整体性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哲学主题的转换:"整个世界"--"人的世界";哲学理念的发展:注重"物质运动规律"的无主体哲学--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哲学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前定论、给定论和他定论"--"后定论、实力论和选择论";哲学形态的发展:"物质本体论"--"生成本体论";哲学功能的发展:"注解论证"的哲学--"批判超越与前导理念"的哲学;哲学研究方式的发展:"无我的哲学"--"有我的哲学";哲学研究内容的创新与发展:"四大板块结构"--"涌现一批哲学发展的生长点";哲学发展方式的创新:固守传统教科书的书本公式--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精神;哲学倾向的转移:相对注重阶级性--相对注重先进性、人性和人类共同文明;哲学视野的转换:注重"两极对立"--注重"双赢共生";对人的新的理解:谈人变色--注重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维度,服从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旨归.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构成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经济学批判又将哲学批判引入对现实社会的基础的批判,从而实现了哲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正是基于这两种批判维度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才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总体批判.本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马克思双重批判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薪火相传的批判精神具有理论批判、实践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理论品格。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只有重拾马克思的"批判的武器",践行"武器的批判",去对我们时代的困境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总结,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地走进人民,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在哲学史中与实体思维方式相颉颃的还有一种思维方式--过程思维方式,即以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的解释框架,其实质是辩证法,它实现了解释世界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向.传统过程思维拘泥于原子式地考察世界,从而使过程哲学成为"署名"的个体思辨,并未真正超拔出传统形而上学窠臼,最终沦为柏拉图哲学注脚.马克思实践过程思维方式超越了实体思维对世界的无限性解释,也拆穿了以纯粹思辨思维对世界过程抽象解释的虚假性,指出实践过程中思维与存在的对象性关系是不脱离具体内容的真理.实践过程思维方式的确立体现着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及其意蕴.  相似文献   

19.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与信息的获取密切相关。哲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为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哲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大学生,而且要帮助大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思想是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思想,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主要探讨世界及其本质;它在近代得以确立,进入认知主体性阶段;它在现代得以发展,以人的生存为基础,又被称为生命主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