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彦君 《奋斗》2010,(11):37-38
<正>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世居民族。地区辖有塔河县十八站和呼玛县白银纳两个鄂伦春民族乡。全区现有鄂伦春族人口1044人,占全国鄂伦春人口八分之一。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辖有一个鄂伦春族聚居村,该村是全国鄂伦春族人口最多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现有鄂伦春族农户182户、468人,劳动力270人,耕地面积3300亩,人均耕地面积7亩。2007年以来,地委、行署和塔河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1,(21):66
[中国56个民族简介]鄂伦春族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伊春市嘉荫县等地。鄂伦春族人口数约为一万人。"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二是"使用驯鹿的人"。这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1,(21):66-66
[中国56个民族简介]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伊春市嘉荫县等地。鄂伦春族人口数约为一万人。“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二是“使用驯鹿的人”。这一名称于清初始见,新中国成立后称为鄂伦春族。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相似文献   

4.
孙越 《世纪桥》2012,(11):142-143
本文对少数民族鄂伦春族舞蹈的风格、类别、著名的舞蹈形式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将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民族舞蹈艺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5,(6)
《鄂伦春族文学》运用跨文化、跨学科、跨民族、跨地域的方法,突破了纯文学类型分析的研究视角,运用哲学、美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及田野调研材料,对鄂伦春族口述文学及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展开理论分析,总结了鄂伦春族既有的文学史成就。  相似文献   

6.
谭明 《世纪桥》2003,(6):63-63
一部由黑河市鄂伦春族刘德全、刘德娜、刘德丽等6兄妹合作完成的18万字的《鄂伦春人——赵凤兰回忆录》,2003年8月由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鄂伦春族抗日斗争史实的书,是一本很有利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少数民族的史书。纵观全书,归纳起来有几大特色:一、填补空白,为史增辉 以前关于记叙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历史的书籍及影视剧作品比较常见,但记叙人数较少的鄂伦春族革命斗争的书籍却很少见,特别是记叙鄂伦春族抗日斗争史的更是没有。正如韩桂芝在序言中讲到的那样:“以前见诸书  相似文献   

7.
王丙珍 《世纪桥》2013,(5):135-136
《中国鄂伦春族》突破“他者”文化研究视角,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方法,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及现代文化展开系统的、创新的研究,阐述了鄂伦春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本书内容翔实、架构清晰、语言叙述有条理,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情感与跨文化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7)
<正>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有人口8000多人。鄂伦春民族文化主要由故事说唱、表演艺术、雕刻刺绣和绘画编织等组成,其中优美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歌舞表演艺术,是鄂伦春族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族人们以"活态传承"为主体,主要依赖口传身授的方式延续和传承,没有文字,通用汉文,信奉萨满教和各种神灵。这些文化特质,在当今鄂伦春族群众生产生活中也多有体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抵御外族侵略的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经历最惨烈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全中华民族都投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每个民族都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作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当然也不例外。正确估计、评价鄂伦春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搞好统一战线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讨论带来大举措鄂伦春旗告别猎业──鄂伦春族将改变生产方式完成第二次飞跃维丽一九九六年元月二十三日,鄂伦春族历史上难忘的一天──鄂伦春自治旗委、旗政府召开“全旗禁猎动员大会”,颁发“关于禁止猎捕野生动物的布告”。它标志着以传统狩猎方式作为基础产业的鄂...  相似文献   

11.
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是鄂伦春语,山岭上的人们,或使用驯鹿的人们之意。该旗位于呼盟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嫩江县隔嫩江相望,北与黑龙江省呼玛县接壤,西、南与呼盟四个旗市相接。面积48970平方公里,人口 29. 38万,鄂伦春族0. 19万人,蒙古族1.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2.06万人。旗人民政府驻阿里河镇。 1951年10月1日建立自治旗,是我区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森林覆盖率48.8%,木材蓄积量2.9亿立方米,以落叶松为主,是国家重要森林基地之一。 鄂伦春族发源于黑龙江流域,历史上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解放后,鄂伦春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  相似文献   

12.
孙一丹 《世纪桥》2013,(11):72-73
剪皮艺术是在鄂伦春族游猎历史进程中,由鄂伦春妇女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形式,是游猎文化在艺术上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从剪皮艺术的制作工艺、剪皮艺术的主要创作题材(人物形象、神话故事、动物形象、装饰图案)和剪皮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儿童皮质玩偶、皮艺装饰、“额勒敦”装饰图案)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鄂伦春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剪皮艺术至于鄂伦春民族,不仅是图案艺术,更是表达民族审美意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族是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前鄂伦春族的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卉 《世纪桥》2009,(5):72-74
文化的产生与变迁与民族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自然的生态系统相比,文化生态系统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以适应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前提的,同样也要适应该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目前,有关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承问题日益凸现,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文化生态系统的改变。本文以社会转型前的鄂伦春的文化生态系统作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整体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10人)(以得票多少为序)孟志毅(达斡尔族)孟松林(鄂伦春族)乌热尔图(鄂温克族)云峰(蒙古族)乌若思(蒙古族)柳秀胡其图(蒙古族)夏连仲高延青(蒙古族)韩志然(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相似文献   

16.
从山林中走来1953年,一群穿着狍皮衣服的鄂伦春族孩子被一辆四轮马车送到学校,孟淑卿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的孟淑卿生活在深山密林里,住着“撮罗子”(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  相似文献   

17.
韩珍 《实践》2011,(11):53-53
2007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呼伦贝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知名企业的慷慨资助下,“五彩传说”之一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成立了。“五彩传说”,“五彩”代表北方中国草原和山林五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部落,即鄂伦春族、  相似文献   

18.
鄂伦春族是中华民族中勤劳、勇敢的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由始以来从事原始性的游猎生活,共同劳动,共同享受。这个民族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勇敢无畏,性情直爽,乐于助人,能骑善射等。解放前,饱受封建统治、军阀和日本侵略者的欺凌,过着缺医少药、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下走出了山林,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由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弱小民族,一跃跨过几个社会生活形态,与其他民族一道走进新世纪,踏上了全面奔小康的大道。从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族人的发展变化,研究他们的历史变迁,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党的民族政策拯救了“栖林人”,是林区的开发建设促进了鄂族的全面发展,是改革开放为鄂伦春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6)
<正>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人们利用它创造和延续对自然的特定适应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化多样性历练了人类千百年的智慧,体现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机制,并实现着独特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文化生态观在当今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为例分析文化中的生态。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1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民间的瑰宝,是历史长河绵延不断的最好记录。作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最绚烂的一颗明珠,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回族、满族等49个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9月6日,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主办,内蒙古展览馆、非遗保护中心、艺术研究所和各盟市文化局承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