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台湾问题历来都是中国政府重点关切的问题,它深刻影响着国家统一、民族富强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反对"台独"分裂行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等方面做出许多重要论述,其反"台独"重要思想已经跃然纸上、逐步成型。本文通过对这些论述分析解读,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台独"思想划归为两个阶段,分别探究各个阶段习近平反"台独"思想的特质、特性,在此基础之上,得出其反"台独"思想的理论框架,进一步阐述反"台独"思想的理论基础、思想架构以及重要战略抓手。通过对习近平反"台独"重要思想的解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对台工作,为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的对台方针提供指导思想以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秦木 《统一论坛》2004,(4):54-54
“反独促统”运动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广泛参与的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台独”,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为目标的爱国正义行动。就反“台独”,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活动而言,自从有了台湾问题,有了“台独”分子,就已开始了。但反独促统成为内外中华儿女广泛参与的一个运动,则是近几年的产物。目前, 关于反独促统运动起始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7日发表的《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的国防政策以及近两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白皮书深刻的揭示了当前反"独"促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指出了中国制止分裂,促进统一这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对我国对台政策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体现了全国人民反"台独"、反分裂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4.
尔轩 《两岸关系》2014,(8):28-30
<正>近日,民进党内再掀"冻独"话题,并引发与反"冻独"的激烈较量。为避免争议扩大,民进党全代会定调冷处理"冻独"与反"冻独"提案。虽然此次"冻独"未获成功,但"台独"党纲已越来越成为民进党的沉重包袱,值得民进党内政治菁英切实反省与务实思考。"冻独"与反"冻独"激烈较量民进党务实派发起"冻独"。6月19日,民进党前"立委"陈昭南、郭正亮、前"陆委会"副主委童振源、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郭子嘉等人草拟提案要求冻结"已完成历  相似文献   

5.
有些与我们同样关心“反独促统”,也一向义无反顾“反独促统”的朋友向我表达了这样的看法:现在并不是“反”这“反”那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化独”,才能真正“促统”。这些朋友的用心良苦不难理解:现在岛内形势已起了大变化;陈水扁就职以来,台湾政局几无宁日,一方面是某些“台独”基本教义派借着民进党“少数执政”的一时方便,大搞其“文化台独”、“台独内化”,祸  相似文献   

6.
“文化台独”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必松  颜君烈 《台声》2001,(4):16-17
长期以来,岛内分裂势力一直将“文化台独”作为制造分裂的一种重要手段,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在祖国大陆、岛内民众及国际社会反“台独”的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调整其“台独”策略,由“急独”、“硬独”、“明独”变为“缓独”、“软独”、“暗独”,将争取“实质台独”作为推行“台独”主张的主要策略 ,并鼓吹“台湾的前途必须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企图为其“台独”主张披上“民主”的外衣,以此迎合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实际是想以“民…  相似文献   

7.
为了赢得2008年的大选,从今年春天开始,民进党又大肆炒作统"独"议题,加快了"台独"的步伐。在民进党的"台独"操作中,"去蒋化"是重要一环。他们以纪念"2.28事件"60周年为借口,更名、拆像,逢"蒋"必反,全面否定"两蒋"时期。民进党自认为"去蒋"是推行"台  相似文献   

8.
面对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十年来,海峡两岸民众与全球华侨、华人向“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并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反“独”促统力量,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150多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或相关反“独”促统组织,并在全球各地轮流召开世界性的反“独”促统大会。通过这种世界性的反“独”促统大会,全球进行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14,(2):25-26
<正>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日前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中,提议冻结"台独党纲"。民进党内敢动"台独"神主牌而不至于被乱炮轰杀的人不多,柯建铭算一个。这是民进党重量级实权派人物首次打破禁忌提"冻独"。此情景下,"独"派的反弹声浪虽大,已盖不住"台独"日益清晰的散场征兆。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7)
<正>民进党的党纲第一条就是"台独"。长期以来,民进党不遗余力地宣扬"台独"史观,手法多种多样,修改课纲、进行"台独"洗脑教育是最便捷的一环。民进党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地修改课纲,宣扬"台独"史观,显然是从中尝到了"甜头"。这就是蔡英文从所谓"太阳花学运"中总结出台湾青少年的"天然独"。2014年"九合一"选举与2016年"大选",民进党收获了"天然独"的选票,因而在选举中大获全胜。李登辉在2015年初与台湾岛内大学生进行世代对谈,公然宣称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高度关注并致力于中国的和平统一。随着近年来台湾海峡局势发生变化,特别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和以“台独”为纲领的台湾民进党执政台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反对“台独”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声音更加强烈,情绪更加高昂,行动更加积极,掀起了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活动的一个又一个高潮。海外华侨华人已成为反独促统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21,(1)
正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大陆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将依据《反分裂国家法》及《刑法》《国家安全法》有关"分裂国家罪"等条款,对那些涉"独"谋"独"的顽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采取严厉惩罚措施。自2016年民进党在台湾执政以来,岛内"台独"势力气焰嚣张、活动猖獗。  相似文献   

13.
宗鹰 《统一论坛》2001,(1):30-32
时下,台湾岛内岛外普遍感到一片乱象,金融风暴在酝酿,政治动荡在扩展,“台独”引发战争的危机在增长。所有乱象、怪象系于一线,出于一源:这就是“抗统促独”或“反统促独”。在这危机四伏的历史时刻,值得岛内反思、岛外深省的是,如何正视、认识和揭露一条“台独”之路的轨迹:“民主先生”——“先生主民”,始于李氏,基本  相似文献   

14.
正近来,民进党当局加紧勾连外部势力对抗大陆、图谋"台独",严重冲击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严重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把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境地。"倚美反中"只会引火烧身,"挟洋谋独"必定玩火自焚,如果民进党当局一意孤行、不迷途知返及早收手,等待它的将是历史和人民的惩罚。一、民进党当局"倚美反中"变本加厉,台海安宁面临现实威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进党当局误判形势,大肆以疫谋"独"。近来它明显加紧勾连美国反华势力,合谋提升台美政治交往层级,  相似文献   

15.
3月26日下午,民进党及"台 独"分裂势力策动的所谓"和平 民主护台湾"游行闹剧在台北市 登场。这一针对《反分裂国家法》 的挑衅性行为,是"台独"分裂 势力遭受重挫后的情绪宣泄与反 扑挣扎,是民进党当局混淆视 听、转移视线、淡化冲击、巩固 泛绿铁票的重大步骤。民进党和 "台独"分裂势力的虚张声势为 两岸关系的缓和投下了新的变 数,但改变不了岛内"求和平、求 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更 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大局和 国际社会更加稳定的一个中国框  相似文献   

16.
正教科书是掌控意识形态和塑造认同的工具。多年来,台湾绿营以"台湾中心论"为导向,不断对教科书动刀,以对文史教育的"技术化改革"割裂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连结,以期实现历史记忆修改和"国族认同"重塑。在李登辉、陈水扁打下的"台独"教育基础上,蔡英文上台后,更是强力推进高中历史和语文课纲调整,妄图在"法理台独"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夯实"柔性台独"的基础。历史课纲越调越"独"修改历史课纲被"台独"势力认为是推进"文化台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在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的第九场扩大会议上表示,"台独党纲"已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是民共双方往来障碍,建议民进党考虑正式宣告冻结"台独党纲",此言论一出迅速引起党内激辩与各方关注。令人意外的是,海峡两岸涉台学界很快出现一个以"冻独"概念取代"冻结台独党纲"的现象。这种简化与表述容易造成误解与误读,甚至误  相似文献   

18.
在大陆发动的海内外反“台独”强大声威的震慑下,11月28日凌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的所谓“公民投票法”(简称“公投法”),排除了岛内“急独”势力提出的“急独公投”条款,暂时缓解了海峡两岸一触即发的危机。然而,“公投法”中的法律漏洞,特别是民进党提出的所谓“防卫性公投”条款的通过,给日后“台独”分裂活动制造了法源依据,提供了操作空间,从而给未来两岸关系和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平潜伏了新的危机,留下了很大的隐患。果然,  相似文献   

19.
正近段时期,台湾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大搞"台湾正名",推动"制宪公投",在"台独"绝路上"飙车",这是极不理智,也是极其危险的。一、"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台湾正名""制宪公投","谋独"行径花样百出民进党当局多次大放厥词,升高"台独"调门,针对国民党籍"立委"关于"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的言论,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恶言攻击,台行政部门发言人在脸书上公然叫嚣"台湾当然是国家,名字叫台湾"。民进党"立委"炒作所谓"台湾正名",要求将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7)
正进入4月以来,民进党当局一再编织谎言、煽动仇恨、造谣抹黑的政治把戏并不是为了台湾民众的卫生健康福祉,而是"以疫谋独"。为此,国台办发言人回答了记者的有关提问。民进党当局搞小伎俩"以疫谋独"不会得逞4月1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应询表示,最近,苏贞昌一再升高"台独"声调,其"台独"本性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