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敏结婚时,我同她开玩笑,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当李敏、李讷、毛远新等毛主席的子女亲戚在中南海居住时,我们卫士组要派出专人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毛主席多次对我说过:“毛岸青没有了母亲,毛远新失去了父亲,刘思齐失去了丈夫,李敏虽然有母亲,但又不在他身边,我和江青与孩子又不常见面,有时候一个星期在一起吃一顿饭,他们也需要关心呀!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们。”毛主席的孩子对我们都很尊重,经  相似文献   

2.
徐恒足 《前线》2008,(2):57-57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一次,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听取各省委书记的工作汇报。会议开得很晚,毛泽东留下大家吃饭,一人一小碗面条。众人不解,人家来开会,您都不让吃饱?可毛主席心想,我就要让你们尝尝,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你们平时饿不着,不让你们饿一回肚皮,怎能体会到老百姓没饭吃的滋味?又怎能真正弄懂“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阎长贵 《党史博览》2008,(11):43-44
一 在“文革”期间,江青主要住在钓鱼台,有时也回到中南海丰泽园住几天。在丰泽园住的时候,有位名叫赵鸿安的服务人员(管理毛泽东衣服什么的),他是山东人,我们是老乡,年龄跟我差不多,待人很热情。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天,他告诉我,毛主席跟在江青身边工作的人员讲:“为江青服务,就是为我服务!”我听了这话,心里热乎乎的,心想:在数亿人口中,有几人能直接为毛泽东服务?  相似文献   

4.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于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根据江青被捕之后接触过她的人的回忆等真实史料,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江青被捕时,一言不发。她把文件柜的钥匙封在牛皮信封里,写上“华国锋同志亲启”1976年10月6日晚,住在中南海万字廊201号的江青心情烦闷。此前,她与华国锋发生了几次争吵,争吵中,尽管江青气势压人,而华国锋的口气和缓,但华国锋在实质问题上没有向她让步。江青要掌管毛泽东的文件,华国锋不同意。华国锋决定…  相似文献   

5.
“我有错误我承担,工作组是中央派的,光美没有责任。为什么让她代我受过?要做检查,要挨斗,我去!我去见群众!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群众?”进入1967年,在中央文革小组的怂恿下,造反派开始向刘少奇发起正面冲击。1967年元旦这天,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在刘少奇住处福禄居贴出大字报,在院内的地上和墙上刷上大标语。1月3日,造反派冲进刘少奇的住处,直接对他和王光美进行围攻。1月6日晚上,在江青等人怂恿下,清华大学的造反派们上演了一出“智擒王光美”的闹剧。他们诈称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在学校作检查的归途…  相似文献   

6.
从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1972年2月曾突然出现休克,经抢救方脱离险境。此后,毛主席身体状况一直堪忧。 1972年10月的一天,江青忽然来见毛泽东,毛主席对秘书张玉凤说“她要来就让她来吧!” 在江青走后,毛泽东气喘吁吁地对张玉凤说:“她看我身体不行了,为自己准备后路,要分我的遗产稿费了。” 过了两天,主席叫张玉凤到会计室取了三万元,送给江青。三万元,在那个年代,可谓天文数字,但江青看了以后,却说:“小张,3万元对你们来说,不算少了,对我来说是不够开销的。”随后列举了一大堆开销项目。1975年7月,江青给张玉凤写条子说:“请在主席暇  相似文献   

7.
涤生 《党史纵横》2005,(2):28-33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 。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 ,生活是怎样的 ?这里记录着江青生 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江青被捕之时,一言不发。她把文件柜的钥匙封在牛皮信封里,写上“华国锋同志亲启” 1976 年10月6日晚,住在中南海万字廊201号的江青心情烦闷。此前,她与 华国锋发生了几次争吵,争吵中,尽管江青气势压人,而华国锋的口气和缓 ,但华国锋在实质问题 上没有向她让步。江青要掌管毛泽东的文件,华国锋不同意,华国锋决定,把毛泽东的文件交给中 央办公厅保…  相似文献   

8.
田秀娟 《党课》2012,(12):91-92
她八岁时,父母开始闹离婚。她不懂什么是离婚,只记得母亲反复地问她:“想跟着谁生活?”她说:“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北风呼啸的冬目,姥姥牵着她的手说:“你爸爸被狐狸精迷住了,不要你们了,咱去法院‘过堂’。”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她的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小小的心如掉进了冰窖一般,那冷,钻心入肺。多年以后,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冯进 《党史文苑》2008,(4):19-22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处境十分艰难,毛泽东对他不满意,主要是对他对待“文革”的态度不满意,曾讲:“总理实际上是不赞成我搞文革的”。江青集团更是把他视为绊脚石,眼中钉。江青曾在中央文革会议上公开和他拍桌子,说:“毛主席叫你把中央文革小组看作中央书记处。大事先由中央文革小组商量。但你一下开中央常委碰头会,一下开国务院碰头会,就是跟中央文革分庭抗礼。如果不是中央文革保你,你一样被打倒”。“你现在这也不让批,那也不让批,我看你成了灭火队长了。”江青一伙不仅这样公开指责他,还指使红卫兵攻击他。讲他是“刘邓错误路线”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把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时,保了许多共产党员出狱,攻击为庇护叛徒集团。有很多红卫兵把周恩来当着进攻的目标,有一次三天三夜不让周恩来睡觉,致使周恩来心脏病当场发作。  相似文献   

10.
图们 《党史纵横》2005,(1):47-47
世人关注的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结案后案犯的去向鲜为人知。近日,亲自参与“两案”审判工作的图们等撰文披露了详情。1987年,经中央决定,由李讷接江青出狱,保外就医。江青出狱后生活在保养、外孙和书本之中。不久,“毛泽东热”兴起,但江青身体每况愈下,经医院检查,她患有癌症,此时不仅病痛,还有忧郁。她给中央写信要搬回中南海居住,后因心理失调严重,于1991年5月14日在寓所用一条裙边自缢身亡,结束了78岁的人生旅途。6月4日,新华社发了一条江青的百字死讯。1984年,日本《朝日新闻》采访了中国司法部,询问张春桥的近况,并称:“据说张春桥…  相似文献   

11.
(五) 1968年,林彪与江青的政治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表现在重大事件中。 1968年3月,在整个局势稍为稳定之下,突然爆发出“杨余傅事件”。在此事件中,江青与林彪再次紧密地进行合作。 3月9日晚上,叶群紧急约见江青;一见面,就说:“杨成武和余立金勾结起来,要夺吴法宪的权。林总叫我来向你报告,看怎么办?”还表示:“林总很为难,他不好直接找主席,问题又很严重!”江青一听,劲头就来了,立即去见毛泽东。她除了提出杨成武“要夺空军的权”之外,又说:“杨成武跟傅祟碧勾结,要夺北京市委的权。” 这些罪名都…  相似文献   

12.
海珍 《党建文汇》2009,(3):43-43
毛泽东不让子女找高干子弟 1965年夏,李讷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报》当一名编辑。“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李讷也卷入了这个政治漩涡,她在军报带头“造反”。不久,《解放军报》全面改组,才27岁的李讷当上了军报总编辑。江青想为李讷物色一位理想的对象,可是因为毛泽东有言在先:希望子女不要找高干子弟做对象。江青反复物色以后.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张永生。  相似文献   

13.
1933年4月26日,在上海国民党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的法庭上,一个年青妇女正在厉声怒斥旁边一个低着头,浑身颤抖的人,“无耻叛徒,有什么脸面来见我?赶快滚开,不要站在我的面前玷污了我的眼睛。”法官企图阻止她,“你怎么敢在法庭上大喊大叫,破口大骂?”她轻蔑地说:“这是什么法庭?这是保护坏人,镇压好人的地方,是保护国民党投降卖国的地方。我就要骂叛徒,将来我们还要审判你们这些‘法官’!”“这么说你承认是共产党了?”法官奸诈地说。“我就是共产党。我们共产党就是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投降卖国的国民党。”她豪迈地…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见到李敏,我还是个入伍不久的新兵,那时侯,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她就是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女儿,丝毫没有意识到她是经历了几十年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风雨雨之后的一代“皇家公主”!开始,我常称她“阿姨”,后来与她熟悉了,且从她那里学到不少乐西,便称她“老师”。对此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我一次次地走进李敏的家门,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愈来愈深刻:她很温和,也很真诚。她冬天常上身穿一件灰色的毛衣,下身是老式黄军裤。与她面对面,觉得她很平凡,又很不平凡。 因为身体不好,李敏的房子摆设算不上整齐,甚至有些杂乱。客厅不大,已经有些陈旧,沙发也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974年7月中旬,身患多种疾病的毛泽东准备赴南方休养。17日,毛泽东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成员在中南海游泳池他的住地开会。才做过手术的周恩来也从医院赶来参加会议。 会上,毛泽东用严肃的口吻批评江青以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他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他还指着江青向在场的政治局成员表示:“她算上海帮呢!你们(指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引者注)要注意呢,不要  相似文献   

16.
康健 《党建文汇》2005,(1):36-36
2004年9月16日,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庄严的审判厅座无虚席。被告席上,一位面容苍白而憔悴的年轻女子抽泣着陈述:“尊敬的审判长,作为一名高干子弟,我十分羞愧。我的行为,不但害了我自己,还给我的家人带来了不幸。我错用了爸爸的权力!”她所说的“爸爸”就是贵州省原省委书记、贵州省原人大主任刘方仁,而她就是当年贵阳市名噪一时的“大姐大”——刘方仁的三儿媳妇易阳。  相似文献   

17.
耿耿 《党史博览》2002,(7):38-42
江青要把歌剧《江姐》全部推翻,另搞一部作品。空政文工团领导人心惶惶,忐忑不安。刘素媛从武汉传来了一个消息:对于《江姐》,毛主席再一次表示了赞扬和肯定1964年12月中旬,江青把牛畅叫到中南海紫光阁,找他谈话。牛畅,山西省壶关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1958年任空政歌舞团团长,1960年任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牛畅和时乐氵蒙是著名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的曲作者。江青对牛畅说:“你们团搞的那个歌剧《江姐》,我和主席都看了。主席对这个剧有点意见,说江姐不应该死,应该让双枪老太婆带着游击队打进渣滓洞,把…  相似文献   

18.
1983年5月14日,胡乔木在《会见美国记者白修德的谈话》中谈到江青的“残忍”时说:“我可以告诉你这样一件事。江青陪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去天津附近的小靳庄参观(她认为小靳庄是她的一个代表作),他们的汽车在路上撞死了一个人,马科斯夫人要求赶快停车,但江青拒绝停车。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江青的人格,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她也是多么残忍!”(《胡乔木谈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九大以后,我(作者曾任江青秘书,编者注)发现一个叫李云露的人经常给江青写信,告诉江青她的生活比较艰苦,江青每次看完信以后都置之不理。李云露是江青同父异母的亲姐姐,以前住在中南海,给江青做家务、带孩子,后来得罪了江青,被赶出了中  相似文献   

20.
震江 《党史博览》2014,(8):29-29
“文革”初期.全国到处都在破“四旧”。1966年8月的一天,西门警卫报告:“门外来了一队红卫兵,要进中南海砸‘四旧’。”那时,是造反有理的时期,我无权答复他们,便请他们稍等,然后将情况报告领导。领导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告诉我答复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