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海生 《求实》2005,2(8):58-5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对待"先富"与"共富"是一个重要课题.先富带后富,逐步缩小差距,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钟仪  黄悦 《探索》2006,42(5):124-127
本论文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可以从"和谐人"的角度来探讨和描述,"和谐社会"的概念和内涵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纵横向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论文认为"和谐人"是和谐社会的内核和根本特征,探讨了"和谐人"的内涵,根据和和谐人的内涵构建了"和谐程度指数模型",以测度个体、组织、社会、国家的和谐度,并讨论了其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建设"法治宁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一致性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维系中法治的基础地位,从解决构建和谐宁波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要入手,强调法治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意义,并就建设"法治宁波"、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把构建"和谐河北"摆上重要位置,列为"三大战场"之一,完全符合我省实际和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对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这里提及的和谐"变形"、"走调",与人们时下直面的某些不和谐迥然不同,它是借和谐之名行自我"保护"之实,归根到底仍是一种不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危害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组织部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按照省委组织部提出的"干事创业、关怀体贴、公平公正、纪律严明、团结和谐"总要求,准确定位、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自身和谐,努力争做构建和谐的先锋,并以此来推动整个党政机关和谐创建活动的开展,是当前摆在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与和谐农村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农村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父母监护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及发展权等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应提高认识,共同努力,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消除农村社会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8.
解析"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安泰 《理论学刊》2005,2(5):70-71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过程或状态.和谐社会是"将来时"而不是"现在时",是我们党现在要着力构建的在将来才能实现的目标.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首要的任务是消灭贫困;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必须消灭和解决不公平现象;和谐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必须按法律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和谐社会是德性的社会,必须消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谐社会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一支思想觉悟高、执政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队伍.领导干部具备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个意识"是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实现党内和谐,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7年以来,南充市顺庆区坚持"抓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的工作理念,在同仁乡大力实施以"政治关怀、生活关怀、发展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关怀农村党员试点工作,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11.
郭建宁 《学习论坛》2006,22(10):24-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传统的"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民政治文化涉及政治和文化两个领域的内容,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政治文化归根结底的作用就是促进"和谐".要建设和谐的公民政治文化,关键在于推进政治社会化,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新闻媒体以及党和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平安浙江"建设中的"平安",是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其中经济和谐是其他方面发展和谐的基础.因此,建设"平安浙江"必须首先树立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浙江与全国英他省区相比,虽然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相对较好,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从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浙江经济在和谐发展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社会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由此可见,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首先要认识三点,即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提出和谐社会的根据和意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强者.就宁夏来说,应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构建"和谐宁夏",而维护社会稳定又是构建"和谐宁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劲松 《求实》2005,(Z1):165-166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随后,各地均积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然而,柳州市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生态却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多问问群众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全国从上到下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构建和谐社会.中央和各省就不用说了,构建和谐地区,构建和谐市县,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单位……"共建和谐社会"之类的标语更是挂满了街头.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做"报纸上有文,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真可谓全国一片"和谐"声了.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 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 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 面,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这一新的概念,从而使我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内涵上 实现了四位一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更是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2005年的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身修养策略和社会和谐思想,从形而上的角度,对个体生命意义与价值、社会和谐的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复归人与万物的自然天性,使人与万物在和谐共处中,享受自然赋予的生命及灵慧,从而获得逍遥人生.庄子的"致和"思想,对解决当代人与环境的矛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起着基础作用.要通过制度的保障和支撑来达到法治的和谐,就要解决好权利权力的和谐问题.文章探讨了权力权利的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分析指出了当前权力权利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提出了使两者走向和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