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蔡巍 《中国法律》2005,(4):24-25,84-86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以法律的手段打击毒品犯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法制建设的新时期。关于惩治毒品犯罪的立法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现行刑法典),结合惩治毒品犯罪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参照国际禁毒公约对毒品犯罪的类型以及量刑标准的规定,对中国的毒品犯罪立法作了更为严谨、务实、合理的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随着毒品犯罪的发展,犯罪手段不断提高,新型毒品犯罪成为毒品犯罪研究的新课题。我国对新型毒品犯罪的立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缺陷,由于毒品犯罪的特殊性,毒品犯罪不应仅仅从刑事立法上予以规制,还需要从刑事司法、刑事理念以及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2,19(6):43-47
中国的反毒品犯罪司法实践证明,中国毒品犯罪立法对于惩治毒品犯罪,有效地遏制毒品的蔓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禁毒立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毒品犯罪立法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加以细化和完善,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毒品犯罪死刑的逐步废止是当代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废止进程中的焦点问题.应从立法与司法上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努力促使毒品犯罪死刑废止这一应然目标的早日达致.为此,可在即行从立法上废止运输毒品罪之死刑的同时,在司法中摈弃针对毒品犯罪之“严打”政策,着力统一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数量标准,客观分析并慎重对待毒品再犯、累犯对于死刑适用的消极影响,积极发挥立功在毒品犯罪死刑适用中的限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刑事政策主要体现于立法及司法实践活动中。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中外毒品犯罪立法及司法实践,结合我国毒品犯罪高发地法院2006年至2011年关于犯罪形态及审判结果等相关数据,就我国毒品犯罪相关刑事政策进行定位、分析,并重点研究我国长期以来基于毒品犯罪的死刑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毒品犯罪的几点立法建议权福荣毒品犯罪活动,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被禁绝。然而,近几年来,在国际影响和金钱驱使下,我国原已消灭的贩毒、吸毒现象又死灰复燃,不断蔓延。为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我国对有关毒品犯罪的立法也逐步加强。1988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7.
控制下交付这一特殊侦查手段逐步发展起来并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关于毒品犯罪控制下交付的立法缺乏深入、专门的研究。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毒品犯罪控制下交付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毒品犯罪控制下交付的概念及分类、法定条件、实施程序、毒品使用、证据使用和保障等七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毒品犯罪的比较研究广东省警察学校戴群策一关于立法方式及毒品的界定中国人民历来对毒品深恶痛绝。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在立法上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禁绝鸦片烟毒的意志,都毫无例外地通过了立法严惩毒品犯罪。由于历史的原因,中...  相似文献   

9.
毒品犯罪死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于现实中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我国现行刑法的毒品犯罪仍然保留了死刑。但是,从司法实践角度看,我们应当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从立法论角度看,出于对人权的保护和尊重,以及受到毒品合法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力争废除我国刑法中毒品犯罪保留的死刑。  相似文献   

10.
从犯罪学的角度,根据毒品犯罪的特征,可以将毒品犯罪区分为五种,即:作为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毒品原植物大规模种植行为;作为有组织犯罪的毒品生产、制造和销售行为;作为街头犯罪的毒品零售行为和毒品原植物零星种植行为;作为白领犯罪的洗(毒)钱行为;作为无被害人犯罪的滥用毒品行为。基于犯罪性质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犯罪与刑事违法性关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可以从形式的犯罪、实质的犯罪、司法评价的犯罪三个侧面来加以阐释。形式的犯罪就是罪刑规范;实质的犯罪是全部具体罪刑规范的共同法律本质。两者都是立法者的意志体现。它们本身都没有刑事违法性,只是刑事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只有司法评价的犯罪,才存在刑事违法性判断。我国本无刑事违法性的理论,应当创建。只有创建了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刑事违法性理论,才能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又贯彻"无危害即无犯罪"原则。刑事违法性是司法者评价生活行为事实在客观上是否违反法秩序的步骤和标准。它是犯罪成立条件之一。我国应当对《刑法》第13条赋予新的理论内涵以完成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创建。  相似文献   

12.
李若菊 《政法学刊》2006,23(6):72-76
警察涉黑犯罪问题是伴随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涉黑的警察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关系不同,在黑社会性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警察涉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警察涉黑犯罪的本质是警察社会角色的易位和警察权力的异化,其社会危害极其严重。教育整顿警察队伍不仅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势头、铲除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尚向平 《政法学刊》2006,23(6):38-41
根据刑法的谦抑性,从刑罚的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同角度,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没有涉及到人身权利的财产型犯罪,包括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不符合刑罚的价值及谦抑性要求,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上的犯罪及其遏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学武 《法学研究》2000,(4):83-100
本文首先探究了刑法学和犯罪学意义的因特网上犯罪的不同定义及犯罪种类。其次分析了因特网上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反映了若干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如因特网上犯罪的特殊性、对第五空间的刑事管辖等。最后 ,本文分别从犯罪学和刑事法角度阐释了作者对网上犯罪的法律思考 ,包括犯罪预警网站的设立、网上犯罪的司法运作及立法构想等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essay reflects on contemporary justifications for the grading of crimes, especially the conception that the gravity of crimes is rooted in "desert," understood to depend particularly on the offender's state of mind and to a lesser extent on the harm done or threatened to society.
Drawing on Dante's Inferno, the essay shows how the gravity of crimes is socially constructed. For reasons rooted in the sociopolitical forces, as well as the philosophy and law of his day, Dante found the crimes most deserving of punishment to be those of betrayal of trust. He conceived such crimes to be the most deliberate and to do the most damage to the social fabric. Contemporary law has found that crimes of betrayal are generally less deserving of punishment than crimes of violence; the essay shows how social and historical forces, including even the traditions upon which Dante drew, have shaped this choice. In the course of grading crimes in this way, the law has altered its conceptions of "intent" as well as of harm to society so radically that the notion of "desert" has lost much of its coherence. The importance of trust in modern society, moreover, has been misunderstood in the contemporary grading of crimes.  相似文献   

17.
Two groups of offenders, one charged with sex crimes as well as with crimes of larceny, and the other charged with sex crimes only, are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telligence and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as determined via psychological testing.  相似文献   

18.
刘明祥 《中国法学》2005,(6):130-137
危险犯有既遂形态,也有未遂等未完成形态。危险犯中既有结果犯也有行为犯,对结果犯而言,法定的犯罪结果发生是其既遂的标志,但对行为犯来说,则应以法定的行为完成作为既遂的标准。法定的危险状态出现后,危险犯中的结果犯在犯罪结果发生前还有可能中止犯罪,但危险犯中的行为犯则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危险犯的犯罪中止不可能是相对于实害犯的中止。  相似文献   

19.
潘惠敏 《政法学刊》2004,21(4):43-45
经济犯罪在整个犯罪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司法会计技术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容忽视。现行司法会计的 运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司法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创建适应打击犯罪新形势需要的积极的司法会计运行环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criminal victimization rates in twenty-six large American central cities. Using a typology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that classifies crimes as property crimes with contact, property crimes without contact, and nonproperty assaultive crimes,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and population density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property crimes without contact and nonproperty assaultive crimes. However, the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controlling for population density) is not related to property crimes with contact, while population density (controlling for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se crimes.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