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王雨平 《中国司法》2013,(12):71-74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间借贷迅速发展,申请办理民间借贷合同等相关公证的日益增多。但由于我国目前在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滞后,使公证机构在办理民间借贷公证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风险①。公证机构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既要在民间借贷领域充分发挥其预防纠纷、化解风险的职能作用,又要有效防范与控制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自身的责任风险,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蔡宏昕 《法制与社会》2013,(9):181-182,184
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民间借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民间借贷在高回报的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潜在风险,公证的介入对其风险的防范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本文就针对民间借贷概念、特征、成因与公证介入的必要性及办理民间借贷公证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王惠荣 《中国公证》2012,(11):53-54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快速发展.大量的民间资本不断进入社会经济发展领域,民间借贷日益盛行。在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中.如何在引导民间借贷向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又保护好公证机构避免成为“法律消费品”,是每一个公证人都应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根据民间借贷的现状。公证机构在办理相关公证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尤成海 《法制与社会》2013,(16):159-161
在民间借贷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债权安全和实现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将公证法理与公证实践相结合,对民间借贷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作用、条件、审查事项、合同效力、借款利息处理以及执行证书出具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并提出拓展民间借贷合同公证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建议性意见,这将对预防民间借贷纠纷,保障出借人实现债权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对民间借贷公证的承办标准,业内可以分为保守派和激进派。保守派观点认为,认为民间借贷本身存在较多的风险问题,因此应当从严办理公证。激进派则认为,民间借贷本身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与其他公证事项相比,其自身并没有太多的独特之处,因此遵循法律的要求办理公证即可。事实上,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其本身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办证标准,对民间借贷公证的认知,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粗略统计分析,涉及民间借  相似文献   

6.
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钟健 《中国公证》2006,(11):47-48
在我国,银行信贷虽然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但是民间借贷活动从未销声匿迹,且近年来在社会上日趋活跃。民间借贷活动,特别是自然人之间进行的民间借贷,能够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小额资金调剂的需要,在公民出国、就业、结婚、以及购房、建房和商务等诸多领域广泛使用,具有及时、简便、灵活的特点。民间借贷活动的不断增多,对解决公民个人以及企业对资金的急需,弥补金融机构信贷不足,加速社会资金的流动和利用起到了补充作用。但出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债务人逃脱债务,公证机构依法可以办理民间借贷协议公证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依照约定的金额、期限、利率等。进行货币其他有价证券借贷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广义上的民间借贷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货币或有价证券的借贷。现实生活中通常指的是狭义上的民间借贷.它是自然人之间因借款而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由于民间借贷手续简便,且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规范和管理,具有盲目性、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对放贷人的资金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资金安全,放贷人普遍选择了公证的方式。但由于我国目前在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滞后.使公证机构在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8.
韩玉春 《法制与社会》2014,(13):255-256
民间借贷合同是除了金融机构之外的市场主体之间,出借各自的合法资产,双方基于合法的目的,在没有国家法律政策强制性规定相抵触的前提下,特定的主体之间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约定双方形成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现阶段在民间借贷合同公证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民间借贷合同公证中的理论实务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起飞,人们对融资的需求量大增,从而催生了民间借贷的大量出现和快速增长。同时放贷人为了资金安全的需要,普遍寻求公证保护,这类合同公证日益增多。但由于我国在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和滞后,导致在公证实务中操作难度大,处理不当即会出现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在加强民间借贷法律理论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此类公证的实务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在民间借贷公证中容易混淆并易于产生认识上的误解,有必要进行深入讨论。一、借贷双方是否必须为公民《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法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证》2006,(1):64-66
公证员火眼金睛识破绽 假成绩令高三女生汗腰,为“酒龄”做公证首现辽宁,男子为离婚雇人做妻子 欲做公证偷卖房产,“银婚”夫妇领回公证处保存18年的结婚证,青岛探索民间借贷公证门槛 “黑钱”要借贷?没门,安徽首例公证“男嫁女”,泰达公证处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骗取公证丈夫也作假 两假丈夫拙劣伎俩逃不过公证员的“火眼金睛”。  相似文献   

11.
袁野 《中国公证》2012,(5):36-37
民间借贷并非新事物。事实上,它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起成长与发展。然而近几年,它成为频频见诸报端及网络的热门词汇,成为当下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着民间借贷,先有吴英因涉嫌“集资诈骗”而获罪,后有李途纯被免于起诉、无罪释放。而穿插于其间的则是争先恐后的“跑路”闹剧。这一系列集中爆发的事件使得舆论哗然,同时也使那些一直以来就唱衰民间借贷的专家、学者似乎具备更为充足的理由来否定其存在价值。然而,从哲学的角度讲,任何存在都有其合理性。民间借贷的勃兴一定程度上是对金融市场真实供求关系的一种反映,本文在阐述民间借贷存在的合理性的同时,并以公证为视角来分析并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民间金融风险已具普遍性,民间借贷合同公证及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又是民间债权人防范借贷风险的重要手段。探讨民间借贷合同公证及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风险防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卿 《中国公证》2012,(4):8-11
记者:你好李处长,山东是公证大省,公证员数量和办证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涉外及涉港澳台公证(以下简称涉外公证)占有重要的地位,你作为主管公证工作的处长和副会长,请简要介绍一下山东省涉外公证情况。 李邦喜:目前,山东省有公证机构158家,其中可以办理涉外公证业务的公证机构116家,主要设在17个市和90个县(市、区)。经考核合格,在外交部、司法部备案的涉外公证员300余名,平均每个办理涉外公证业务的公证处有2至3名涉外公证员。  相似文献   

14.
正批量的民间借贷公证中往往隐藏着"非法集资"的风险,如何识别和应对该类风险,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一、民间借贷公证中"非法集资"风险的成因(一)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细胞,数量大,资金需求强烈。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尽管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然而正规的融资渠道仍然更多地向国有企业倾斜,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民营经济的融资需求。为了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中小企业常会利用民间借款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4,(7):68-69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随着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一些人却因各种原因,借钱不还。最近,不少债权人因拿不回借款头痛不已。而在公证处的帮助下,他们的危机顺利化解。借钱的人跑了,债主慌了老王没有想到,借给老朋友一笔钱,却闹出了那么多烦心事。2013年12月,朋友李先生向老王借了200万元,双方约定按月支付利息,并到公证处办理了抵押借款公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的资金需求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公民和企业的资金供需严重失衡,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现象尤为普遍.民间闲散资金投入资本领域势在必行,但是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民间借贷的行为.本文旨在探讨将公证制度引入民间借贷领域的优势,并努力发掘民间借贷在公证制度下的可行性、畅通性.  相似文献   

17.
或然 《中国公证》2009,(9):50-51
公证证据收集是指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公证员依公证职责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或公证员依职责直接调取核实的证据的行为.公证证明是指依据公证证据收集情况,公证员依职权对公证证据证实的内容进行确认的活动.综合来讲,公证证明是公证证据收集的体现和结论,但是两者并非简单的一对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存在较为复杂关系的,必须结合具体公证事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公证的性质决定了公证员对于真实性的永恒追求,正如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公证员在对公证对象真实性予以证明的同时,也识破了形形色色的造假骗局。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申请人在办理公证时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几乎在所有的公证事项中都有可能遇到,而在办理继承、涉外公证中尤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吴永萍 《中国公证》2007,(11):45-46
继承公证是公证机构的一项常见业务,也是比较复杂的一项业务.有的当事人为多得利益或图省事提供虚假证据,给公证员办理此类公证设置了诸多障碍,并增加了公证员的执业风险。公证员在办理继承公证时要对一系列证据和事实进行认定.从而确定当事人的继承人资格,关键在于做好认真细致的证据核实。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而合法原则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时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之一。所谓合法原则,是指公证员办理公证事项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不违反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要求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事务时服从法律,不仅所公证的实体内容合法,即.办理公证事项本身合法,而且公证活动的程序也要合法,即办理公证事务必须遵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