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说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不一定是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富裕”体现着人的本能需求,“共同”体现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富裕”是让人过上好日子,“共同富裕”是让人们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本质特征反映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级分化。”我们党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明确宣布,允许和支持一部份地区和一部份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先进帮后进,走共同富裕道路。那么,党制定的这一政策,是否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违背呢?回答是:不违背的。首先,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可能都一起富、一样富,但最终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贫困与扶贫     
江泽民同志指出,打好扶贫攻坚战是由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发展与公平统一的高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核心是发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核心是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核心是发展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说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搞两极分化,而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发展的不均衡性是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的带动、扶植贫穷的,逐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但是,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就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西部大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很长一段时期中,人们单纯地把“精神崇高”、“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甚至“普遍贫穷”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一些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一些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却被无端地加以排斥和反对,使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在改革开放以来建…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怎样的收入分配政策,才能既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立论基础,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正确指明了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创立了以“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为核心的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说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不一定是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扶贫攻坚”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现就玉溪地区这方面的工作,研讨式地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一)一、“扶贫攻坚”,应在规律之内,计划之中,步骤之下.防止个人行为导致无序,局部行为扰乱全局,短期行为影响长远。玉溪地区相对全省而言,…  相似文献   

9.
李抒望 《前进》2004,(7):19-21
我们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首先应该缅怀的是,这位杰出的总设计师究竟为我们设计了什么?答案无疑是结论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一设计的主题何在?答案当然也是结论性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目的 原则 优越性 本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一直到1992年春天南巡,邓小平曾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邓小平讲…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指向历来是我国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其中,关于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设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富裕还是贫穷,是邓小平同志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邓小平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开始…  相似文献   

11.
12年前,当我们初步学习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的时候,一个重要论断震撼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这就是他在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作出了如下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其历史进路与现实逻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是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奋斗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须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凸显个人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共同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共同富裕就成为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古人曰:一人之富祸多,一家之富怨多,一国之富福多。正是这个缘故,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共同富裕是贯穿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条红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深刻总结我国实践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并以此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新概括,不仅第一次达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自觉创造性实践”的性质。确立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自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宗旨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社会安定的基础和前提。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采取了多方面的有力措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16.
对“共同富裕”的思考陈建刚“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深刻领会和把握他的这一思想,对于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迅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社科室王诚安、白琳,元德保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性》来稿中谈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决定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因此,领导和帮助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既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否则可能会导致共同贫穷;也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否则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善于把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是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键所在。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并…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的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统一的,发展生产力是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才能最终消除各种弊端,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富裕是最…  相似文献   

20.
要论摘登     
要论摘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的扶贫工作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我们党领导人民搞革命、搞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富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