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阶段,城市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城市失业的生成机制相当复杂,既有体制转换、产业结构失调和国有经济改组的因素,也有经济周期波动、劳动力市场功能性障碍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都是以"生存经济"为特征的低收入工作,收入的效用对他们比较大,因而他们的无差异曲线比较平坦;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低并且可支配时间被人为地缩短了,因此他们的预算线也比较平坦,由此决定了农民工的效用最大化水平相对于城市居民要低.但农民工所参照的群体是农村居民而非城市居民,因此进城打工的收入只要高于农村收入,他们就会接受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3.
廖巧玲 《工友》2014,(3):8-10
正有三个看得见的力量正在推动中国新的城镇化进程: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新一代农民工的城镇化愿望、经济转型的内在压力。这预示着新一轮城镇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镇化"。我国农民工总数超2.6亿,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培厚劳动力资本,无论对农民工还是企业,都是谋求经济长远竞争力,获得种种双赢的最佳手段,而这一过程将发生在未来中国的各个城市;同时,在现代生活观念、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新一代农民工,无论他们出生在城镇还是乡村,都将以城市生活、城市待遇为依归。  相似文献   

4.
潘荷花 《工友》2010,(2):16-18
每年的春运,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如候乌迁徙般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尽管回家的路很艰辛,但马上可以见到家乡的父母、儿女和爱人,再苦再累,他们的心是甜的。 什么时候他们不再长途跋涉,每年都可以和亲人在城里过个年?也许,目前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梦还有些遥远。尽管他们离城市很近,但城市却离他们很远……因为他们想要留在城市,成为城里人,还面临不少门槛需要跨越,譬如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  相似文献   

5.
小树 《农村青年》2007,(10):41-43
我有一个疯娘,一个我想孝敬却无法孝敬的苦命的娘。 趁着我们的父母都健在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什么吧,不要等到他们都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再后悔!抽空多看看他们,多让他们开心,多孝敬孝敬他们吧——  相似文献   

6.
“薪”     
谭立独 《工友》2011,(1):4-9
伤心又伤身,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曾超怎么也没想到,他们“静坐”式的讨薪却遭到了大规模的暴力围攻。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来高速发展和城市繁荣的主要力量,然而城市的兴旺发达却少有惠及到他们。虽然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奉献了自己的辛劳和智慧,但他们中的多数至今仍难被城市接纳和认同。在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诸多因素之中,户籍制度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拥有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可享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13,(4):57-57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赖德胜、夏小溪在《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9期撰文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批进城的农民工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城市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他们远远没有市民化.在城市的生活状态与城镇户籍居民相比差距还很大。具体体现在就业质量低.社保覆盖面小。  相似文献   

9.
曹旭峰 《工友》2007,(7):4-8
宋文威、胡小玲和余建明等数十位残疾人,原是武汉先锋彩印厂职工。在武汉先锋彩印厂的数十年间,他们将自己的美好青春奉献给了企业,企业因此一跃成为武汉福利企业中的"小巨人"。然而,一场为"企业职工谋福利"的改制,却将他们"扫地出门",甚至连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养老保险都无法保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城市烤薯人     
龚齐飞 《工友》2014,(6):32-33
正他们是市场上最精明的一群人,他们知道哪里是卖苕的最好地点,什么时候生意最好,生意好时涨价,生意差时降价在公园广场、医院门口、大型商场附近,你总是可以闻到一阵阵红薯(武汉人称"苕")被炭火慢慢烘烤而散发出的温暖而甜蜜的香味。一个自制铁架推车,上面放一个煤油桶改造的烤炉,烤炉里红薯像被施了魔法,一会儿就变得美味香甜、入口即化。从头年的秋天新鲜的红苕上市,到来年的春天,他们起早贪黑、为了让家人过上美好生活,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红苕。他们是城市烤苕人,他们是这个城市中最不起眼,但却是很了不起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10,(12):55-56
林玲在《福建工会通讯》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如何运用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职工收入合理提高,是工会组织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系统工程中有所作为的重要课题。(一)当前我国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一是工资水平无法反映劳动力价值,劳动报酬水平不合理。二是工资收入差距无法真实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分配原则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2.
《时代风采》2011,(2):26-27
从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徘徊,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原本应该是农民工的时代——谁也不能忽视这个群体。但是,作为强大群体的一员,农民工却总是被社会边缘化,打入"弱势"。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卫工人是一个城市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但城市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较差。职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很低,从业环境安全度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伤权益无法获得保障等问题严重侵害了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首先,应通过提高职业工资和社会宣传提高环卫工人的职业地位,改变他们长期受歧视的状况;其次,要落实劳动合同签订问题,保障他们的基本劳动权益;第三,则需要对职业病目录和我国工伤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将超龄人员纳入劳动合同关系加以处理,增加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病种类,保护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第四,在法律上确立作业中的环卫工人在道路上享有受避让权;第五,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结合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整体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长,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马云 《工友》2008,(10):59-59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的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的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相似文献   

15.
谭畅 《时代风采》2013,(9):20-21
对于环卫工人,人们常常将其比做"城市美容师"。口号纵然动听,现实却很尴尬……在云南省昆明市,目前有17324名环卫工人,他们要负责4个主城区和3个开发区共5434.92万平方米道路人工清扫及保洁,每天每人负责的路面超过2000平方米。每天负责如此艰巨的任务,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呢?记者随机采访了昆明主城区的20名环卫工,他们集中反映的问题是工资待遇低、安全没有保障、工作时间长、福利保障差、部分人对环卫工并不尊重。  相似文献   

16.
《时代风采》2011,(3):26-27
从农村,到城市;由农民,到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在中国大地上奔走、徘徊,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原本应该是农民工的时代——谁也不能忽视这个群体。但是,作为强大群体的一员,农民工却总是被社会边缘化,打入“弱势”。  相似文献   

17.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城市梦",就是共建共享和谐现代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应在心理、文化、法律等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具体指导帮助,为他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应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同工同酬、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对他们的"城市梦"加强调研,并帮助他们实现"城市梦"。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在城市就业的大多数居民和农民工来说。工资收入就是主要经济来源。然而从2007年起。物价不断上涨,但许多企业的职工工资却不见涨。这日益成为他们热切关注的焦点。为此,北京、广东两地劳动部门明确提出了工资增加的指导性意见,为广大劳动者与企业协商工资增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冯华 《工友》2010,(12):10-14
他们,是一群从农村走出的"80后"、"90后";他们,大多怀揣着一个城市梦,希望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他们中的许多人正逐渐褪去乡村气息,从外表到思维都和城里年轻人无异……他们,被称作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主体,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有哪些期盼,又有哪些困惑?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20.
对于在城市就业的大多数居民和农民工来说,工资收入就是主要经济来源。然而从2007年起,物价不断上涨,但许多企业的职工工资却不见涨。这日益成为他们热切关注的焦点。为此,北京、广东两地劳动部门明确提出了工资增加的指导性意见,为广大劳动者与企业协商工资增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