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山东省高密市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以“爱心进家家家暖、科技进家家家富、法律进家家家安、文明进家家家美、文化进家家家乐、项目进家家家强”为主要内容的“六进家”活动,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远安县的经验,围绕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把握为农村结构调整服务、为农民迈向小康服务这个切入点,在全市农村大力开展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家”活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收到显著成效。 ——理论进家,树立改革发展新观念。针对农民群众思想上存在的对农村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了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家”这一家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家”这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吴成来 《半月谈》2003,(19):48-49
在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如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求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在广大农村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创建“一分钱读书社”,把文化扶贫由“送”变为“建”,走出了农村文化扶贫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政府文化站里有一个农家书屋,藏书近2万多册,报纸、杂志10多种,除此之外,文化站里还有阅览室、网吧、镇史展览室等多种配套文化设施。周围四个村子的农民经常到这里免费借阅有关农业种养方面的书籍,“现在闲暇时间多了,以前会去打麻将,现在更愿意到这里来看看书,增加点文化知识和农业技能知识,比打麻将强。”一位农民这样说。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河南省郑州市日前启动了以“五进三争”(道德规范进农家、政策法纪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文化活动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倡树文明新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曲周县文化工作坚持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千方百计把文化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 一是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做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打造文化品牌、实施精品战略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通过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的群众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陈菁  韦茹洁 《当代广西》2008,(23):34-34
【解读】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乡镇文化站项目纳入18类民心工程,并在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配套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主要是向农民群众提供各类科技种养信息、文化知识等。另外,许多乡镇文化站还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和应急机制,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鸿 《今日浙江》2008,(19):56-57
温岭市是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逐步下降,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正与曰俱增。温岭市审时度势,把创建基层文化俱乐部作为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5年来,市镇两级财政共投入1000余万元补助资金,以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为主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农民群众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截至2007年底,全市925个村居共仓0建基层文化俱乐部692家,建成率达75%,走在台州市乃至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1.
所谓农民自办文化,就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在有些人眼里,农民自办文化不过是农民群众说说笑笑、蹦蹦跳跳等自娱自乐活动的汇合,可谓内容简单,意义一般;殊不知农民自办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涵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扎实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文明生态村创建步伐,河北省馆陶县着力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努力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素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使民风民俗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在“文化大院”的建设上,该县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统筹文化资源配置,整合各种文化形式于一体,建设独具特色的农村“大院文化”。同时,以“文化大院”为平台,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3.
分析说明题  1甲乙两乡相邻,自然条件相似。  甲乡的主要领导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本乡经济。他们聘请农业科学技术专家指导农民栽培板栗、核桃、茶叶以及具有重要药用和经济价值的银杏。同时,甲乡坚持开展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家”活动。全乡出现了100多个“科技示范户”,社会风气好转。农民人均收入由1995年的1500元提高到1999年的3200元,面貌日新月异。  5年过去了,乙乡却依然故我,山河依旧,人均年收入仍在1500元左右徘徊。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初三教材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甲乡取得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相似文献   

14.
马燕 《湖北宣传》2009,(3):27-28
2009年1月10日,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直25个部门和单位在洪湖市戴家场镇成功举行了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咨询义诊等服务,扶持物资、资金、项目建设共计5210万元.首次组织了86家企业现场招聘农民工.提供了9200多个工作岗位.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支持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建设.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5.
刘春光 《当代广西》2009,(10):47-47
3月26日,博白县宁潭镇大湾村农民文化乐园建成开园,一台专门出国演出的杂技文艺大戏被特邀进园演出。这台杂技大戏吸引大湾村及周边5000多名群众前来观看,大家直称大饱眼福,文化园里充满了欢歌笑语。  相似文献   

16.
程涵 《新东方》2023,(1):65-70
乡村文化建设理念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指引。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和村民文化需求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理念的革新与演进。通过梳理涉农中央一号文件,可对这一演进过程有清晰认知,即改革开放初期文化服务于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侧重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新时代以来注重挖掘文化独特价值和重塑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理念的演进对于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和农民主体作用相贯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相协调、文化血脉赓续和文化创新相融合、乡村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共繁荣。  相似文献   

17.
白毅 《传承》2013,(8):116-11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保证。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传播先进文化、科学把握农民的思想动向。应该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文化资源,通过信息化网络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靠信息化渠道及时掌握农民的思想动向,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白毅 《传承》2013,(6):116-11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保证。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传播先进文化、科学把握农民的思想动向。应该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文化资源,通过信息化网络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靠信息化渠道及时掌握农民的思想动向,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彤 《辽宁人大》2009,(3):35-35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清原满族自治县草市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以科技知识进家庭,生态环保进家庭,法律知识进家庭,文明健康进家庭为内容的“四进家”活动。  相似文献   

20.
近日,汕头市龙湖区在驻汕某部营区隆重举行“文化拥军——经典爱国电影进军营”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龙湖区“文化拥军”系列活动的序幕,为创建新一届省双拥模范区注入了新的内涵,进一步增进了军民友谊,丰富了战士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广大官兵读好书、学好知识的愿望。驻汕某部部队首长和龙湖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区双拥办、驻汕某部官兵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