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庆 《当代贵州》2013,(36):18-19
随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加之宁夏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与中缅天然气管道在贵阳“交融”,两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运输大动脉贯穿贵州,贵州省“富煤缺油缺气”的能源供应格局被打破。作为该重大项目的主抓机构,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就天然气入黔的现实意义及贵州能源发展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2.
杨柏 《当代贵州》2014,(5):66-66
正《当代贵州》2013年第36期推出了一个"天然气入黔"的封面专题。细细读来,深感这两股管道天然气,不仅仅是事关贵阳当下千家万户厨房里那股生命之火的一个小事,还是关乎落后的贵州如何"工业化逆境突围",保持两位数增长与生态"底线"的一件大事。尽管这两股气在黔下载量有多大还不尽知,但在一个不缺煤,往外送电的省区,结构性换用有洁净比较优势的天然气,无疑是走向生态现代化的一个有力支点。  相似文献   

3.
仁怀以茅台酒闻名,但仁怀在贵州的崛起,却是从川盐入黔开始的。贵州不产盐,食盐主要依靠四川供应。1736年,清廷在贵州与四川边境设立川盐入黔四大口岸,茅台镇为四大口岸之一,称仁岸。1745年,赤水河航道经过治理,成为川盐入黔主要通道。而川盐人黔数量,仁岸独占三分之二。依靠盐运,茅台镇成为川黔边境最为繁荣的商业中心,百业兴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  相似文献   

4.
灵性贵州     
一个“黔”字,最易让人想起“黔之驴”,想起“黔驴技穷”,想起“夜郎自大”。世人对“黔”误读久矣,甚至殃及它所代表的贵州。黔本无驴,何来“黔驴技穷”?而“汉孰与我大”乃滇王之语。可见,“莫须有”不仅模糊了贵州之美,也氤氲了贵州之贵。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入黔     
《当代贵州》2013,(36):15-17
天然气人黔,为贵州能源结构带来了一抹绿色。以此为标志,贵州正式迈人“人然气时代”。以此为条件,贵州的新型上业化道路、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没、民生的改善等,就有了新的依托、新的选择、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6.
申川 《当代贵州》2023,(9):16-17
<正>贵州积极深化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持续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产业聚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贵州积极深化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借助粤黔东西部协作产业对接会、浙商入黔、正和岛、数博会、苏商入黔、基础材料专题招商推介会等省内外大型展会平台,带领各市(州)赴广东省、重庆市等地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精准招商活动,为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注入蓬勃动力。  相似文献   

7.
黄友兴 《当代贵州》2007,(24):57-58
天然气入黔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快了对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根据目前的勘探情况看,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五大天然气富集区:东部地区(渤海、松辽)、陕甘宁地区、川渝地区、青海地区和新疆地区。2000年后,随着“西气东输”管线的建成,  相似文献   

8.
李盈  彭勇 《当代贵州》2011,(4):28-29
2010年11月,省委宣传部和当代贵州杂志社在京召开座谈会,邀请黔籍在京各界人士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对座谈会发言摘要阅后,要求复印给其他省领导参阅,作出“有些建议、意见值得重视和采纳,希分管领导予以重视并采取行动”的批示。并对许多建议进行了重点圈阅和点评。抓什么项目?如何抓项目?目前贵州最稀缺什么项目?黔籍在京各界人士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了解到的情况、掌握的信息,竞相贡献出来,有的还花了大量心血准备项目策划方案。现将这些意见建议摘录如下,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贵州在历史上一直落后吗?古代驻黔“封疆大吏”是怎样推动贵州发展的?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近日,本刊特邀顾久、黄万机两位学者做客“阳明茶座”,解读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金融业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发展壮大。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近年来,全省加快引金入黔、引银入黔,大力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推动金融机构和服务站向下延伸,金融对贵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区域腾飞的引  相似文献   

11.
雳州美,贵州美,h美、水美、入七美。准说天无三日清?气候宜人知青城。谁说他无三亚平2公增铁路畅通行。谁说人无三分银?小康生活日日新。什么模部自大?什么黠驴技穷?都是伤口的误会,都是不真实的传闻。贵州美、贵州美,贵州的山水会更美。“五目过后胜江南”,到人的预宫啊,后入系完成!来完成!D贵州美(歌词)@尹邦良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30日,贵州民投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惠水县宏鑫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6家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贵州)在贵阳正式授牌。此次授牌,标志着黔菜入沪取得新成果,不仅进一步推动黔菜高品质发展,还拉动了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同时,进一步深化合作渠道,让贵州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借梯登高、借力发力、借船出海。  相似文献   

13.
正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心学的起点。这位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从入黔到出黔两年间,既播撒了思想的种子,又留下了生动的足迹。这些人文遗产与贵州神奇秀美的自然山水交相辉映,在当前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正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贵州经济发展,离不开外力的作用,省外黔“商”,无疑是建设贵州、宣传贵州、反哺贵州的生力军。大举推动黔“商”出山,把贵州商机带出家门培育壮大,修炼外力促内力,内外兼修,不失为当前贵州应对经济危机的好办法。温州人带着温州鞋等商品走出浙江、走出国门。把温州展现给世界,推动了温州经济大跨越。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贵州进军。当时,十七军五十师一四九团三营担任前卫任务。11月7日,三营从湖南新晃县出发,沿湘黔公路进入贵州,一路没有遇到敌人,进展迅速,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到达镇远县以东的清溪镇,与国民党军第十九兵团四十九军九二七师九八①团接火,打响了入黔的第一仗。人民解放军进入贵州之前,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电令四十九军必须在镇远地区竭力抵抗,四十九军在镇远设立指挥所。九八0团原在新晃县与玉屏之间设防,当我大军进逼贵州边境时,该国撤U镇远清溪镇,构筑工事阻止我军西…  相似文献   

16.
“这个辣椒辣不辣? ” "这个山药怎么卖? " 30多种贵州时令蔬菜摆上街头,上海市民欣喜地挑选起来。2019年6月,贵州省黔菜入沪产销对接专场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把"贵州菜场"搬到了上海街头,贵州特色农产品引来很多当地市民抢购。  相似文献   

17.
看了《当代贵州》2007年第6期刊登的文章《谁还黔灵湖一泓清澈?》非常有同感,贵刊说出了我们这些爱到黔灵湖游玩的人的心声。前几年,黔灵湖还是那样的清澈喜人,但近两年水质却是每况愈下,让我们游玩的兴致大打折扣。贵刊发了这篇文章,真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马上采取治理行动,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大家从自身的日常生活做起。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是今天在贵州古城镇远祝圣桥上仍能看到的古人诗句。由此遥想当年,这沟通西南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通京大道"上,千里之外,贵州万山丛中,该会有怎样的一些城市,担当起城市传播文化的使命?"通京大道"是云南边疆百姓数百年间对滇黔古驿道的叫法。由滇入黔,这条路上,第一个大城是安顺,城之规模,令徐霞客吃惊。1413年,贵州建省,距今600年;1381年,安顺建城,距今630年。建城,因为这是滇黔驿道上的战略要地,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地处内陆的贵州与位于海峡彼岸的台湾,在经贸、科技、旅游、农业、文化、教育等领域,以优势互补的方式携手前行,共襄未来。尤其是201 3年以来,黔台交流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台湾工商、农业、教育、医疗以及少数民族代表等各界人士纷纷入黔交流考察,商谈合作事宜。而贵州对外开放也步入了快车道,尤其是黔台经贸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正可谓"黔台交流合作好戏连台、高潮迭起、渐入佳境"。2014年"五一"前后,应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邀请,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带队以"山海相连、携手  相似文献   

20.
顾海凇  冯倩  彭怡 《当代贵州》2024,(15):29-31
<正>粤黔协作战略牵线,位于珠江上下游的贵州从江和广东南海“江海牵手”,筑巢引凤促进经济发展。“打造桥头堡,融入大湾区”。出贵广高铁从江站,沿产业大道,几分钟车程便进入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洛贯经济开发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沿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入黔的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区,区内不时跃入眼帘的“桥头堡”“大湾区”巨大字幅,传递出这片土地上粤黔东西部协作的迫切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