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治安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是维护社会治安和处理治安案件的法律武器;也是每个公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行为标准。早在1957年10月20日我国就公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随着治安形势的发展和治安管理经验的丰富,1986年9月5日我国制定公布了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94年5月12日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决定》,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身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其实,这仅仅是国家立法对《条例》修改、补充中的一部分。全面系统地把握现行治安管理处罚立法的特点,促进治安管理处罚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施以来,治安行政案件已成为行政诉讼的对象,公安机关进入行政诉讼遇到了一些现行法规难以规范的棘手问题。笔者为此提出粗浅的探讨意见。一、公安机关在治安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问题公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治安管理职能,对违反治安法规的人用裁决予以处罚。由于被处罚人(或称相对人)不服,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诉,引起复议程序。对复议结果不服,根据“司法救济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原治安行政裁决,进而请求公安机关改变或撤销其裁决。  相似文献   

4.
自1958年公安部废止1951年公布实施的《公共娱乐场所暂行管理规则》后,我国的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至今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规定。1957年和1986年以及1994年修正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虽对公共娱乐场所管理规定了一些处罚条款,但对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的立法和理论方面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的朋友王某因小事与其邻居发生争执,最后王某将其邻居打成轻微伤。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对王某处以15日拘留。王某认为将其邻居打伤事出有因,县公安局的处罚过重,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县人民法院告知其应先向县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时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问,我必须先复议,然后才能起诉县公安局吗?读者小安小安读者: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我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提起诉讼。但就你来信反映…  相似文献   

6.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改要点及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敬锋 《公安教育》2005,(12):28-32
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提高了处罚幅度,完善了处罚程序,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的主要内容这次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从条文上看,由《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5章45条,增加为6章119条。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增加了应当受…  相似文献   

7.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修改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法与民众的关系更加密切,处罚的范围扩大,处罚的种类增多,罚款的幅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监督和注重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具人性化,其执行和处罚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8.
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再修改.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确立其在公安法规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以明确修改的方向和目标;应加强其与《刑法》、《行政处罚法》的衔接,改正现在的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规定太少、处罚设定不科学、罚款数额低、罚款规定笼统等问题.修改后的《条例》框架,应扩大为编、章、节结构、可将交通、消防管理处罚内容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局部内容出现的与治安管理现实不相适应的情况;论证了进一步完善《条例》的必要性;提出了对《条例》在罚则、实体内容、处罚种类和处罚程序等方面的修改、补充或增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于明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同时废止。制定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各项改革深入进行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认真学习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初三《法律常识》第七、八课中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的内  相似文献   

11.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行政诉讼的规定是一种行政补救措施,是为了克服公安机关在办案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尽管诉讼耗时费力,但公安机关应努力做好工作。一、更新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是执行新《条例》和做好治安行政诉讼工作的前提。过去公安机关执行《条例》往往限制的多,保护的少;处罚的多,教育的少。对待受罚人的申诉,也是挡回的多,复查纠正的少,有的甚至随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治安行政诉讼有利于公安机关把治安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补充规定(草案)》的议案,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作如下修改。一、第十九条第五项修改为:“捏造或者歪曲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57年10月22日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4.
10 月22日,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田期玉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以下简称新草案)的议案的说明。当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开始首次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这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中国首部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进入立法程序。 和已经实行了17年的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相比,新草案作了重大的修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新出现的危害社会的问题纳入立法者的视线,原条例中一些不尽完善的规定得到了完善和补充,在执行程序上作了很大修改,与近年来新执行的行政法衔接得更紧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其中一些新亮点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86年9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对治安管理处罚中有关担保人和保证金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一、公安机关依法保护被治安管理处罚人的申诉权和提起诉讼权。被裁决拘留的人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后,应当依照本暂行规定提出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二、下列有固定住址的人可以担任担保人:(一)被裁决拘留人的近亲属;(二)被裁决拘留人所在单位保卫部门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治安行政诉讼制度的必要性自从1987年1月1日实施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来,对治安行政处罚实行诉讼制约,是我国新建的一种法律制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促进了公安机关正确、合法、及时地适用法律。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了当事人对裁决的处罚不服,有提出申诉、起诉和因错误处罚要求赔偿的权利,无疑是对公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办理治安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多年来从事公安法制工作,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发现当前个别地方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存在一些问题。一、对条文的理解在执行中产生偏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3条规定:“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相似文献   

18.
简论公安机关治安处罚的实体与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实施治安处罚的主要法律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呈现诸多与治安工作不相适应之处。其实体部分的主要问题,一是处罚设定少;二是在新《刑法》中列举的属公安机关管辖的罪名中不够刑事处罚而需要予以治安处罚的违法行为在此条例中没有设定,缺乏衔接;三是其中有些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该删除。其治安处罚程序部分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地域管辖、立案程序、告知程序、听证程序等,均应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在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与1987年开始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由于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涉及社会生活多  相似文献   

20.
治安罚款,是公安机关强制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处罚,仅次于治安拘留,在我国行政处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治安罚款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也是立法、执法中一个实际问题。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1986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