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在法律上,事实上都已正式归还中国。本文将客观地考察战后初期台湾归还祖国的过程,并论证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台湾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据历史文献记载,自三国时代起,中国大陆军民就不断东渡台湾海峡,垦拓经营台湾岛。元朝即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岛民政。明朝则在澎湖设“游击”、“春秋汛守”,并在基隆和淡水驻屯军队。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1683年台湾归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改建成一个行省。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了中国的台湾。台湾人民和全国人民都坚决  相似文献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甲午战争后,满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毛泽东继提出武力解决台湾的方针之后,逐步形成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涉及内容较多,下面择其主要作粗浅论析。一、审时度势,逐步调整对台政策(一)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实施及调整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  相似文献   

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多次与祖国大陆分离 ,但都被收复。1 94 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战败的国民党剩余力量退踞台湾 ,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对峙状态。从而把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台方针上的探索1、国共两党长期的敌对状态和美国的武装干涉使得中共在早期只能采取“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提出 :决不允许国民党把台湾变成最后挣扎的根据地 ,随即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然而 ,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主张“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部,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应坚决反对.(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并依据有关国际组织的章程,台湾已经以“中国台北”.名义参加亚洲开发银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等经济性国际组织.但是,我们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  相似文献   

5.
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并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湾问题直接插手,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和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此情况下,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武力解放台湾,完成全中国的统一,转变为防止台湾与祖国大陆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这在国家意志、人民共识、法理依据上形成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强大震慑,从而确保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世界和平。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反分裂国家法》的法律依据、现实依据,还要深入研究《反分裂国家法》的历史依据。一、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她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地理角度看,在远古时代,台湾本和大陆连在一起,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入海底,形成海峡,未沉…  相似文献   

7.
建国50多年来,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从武力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加大反台独斗争力度的演变,可以从中获得诸多启示,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大陆对台政策的实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是其爱国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国家统一应是全面的统一,应包含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和财政统一。实现国家统一以和平统一为主,武力统一为保障。中山先生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至今闪烁着炽热的爱国主义光芒。继承和弘扬中山先生的爱国精神对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两岸关系处于两个政权对立状态。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台湾逐步改变为和平统一。90年代以后,随着台独势力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遏制台独,就开始成为中国大陆两岸政策中的核心内容。近一年来,在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大环境的影响下,两岸关系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新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积极、稳妥、务实的对台政策,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开始,中国即开始了两岸分离的状态,统一台湾,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中共历代领导人必须努力和设法解决的问题。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更是为此殚精竭虑,历经了从最初的武力解放政策到和平解放的逐渐转变。本文试图从相关的史料中,为此变化做一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60年来,“台湾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宪法成长的重大内容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78年宪法都体现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82年宪法体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为解决“台湾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将长期以来的大陆对台政策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制度化,成为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台湾问题”的法律实践在我国形成了宝贵的理论和经验。如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历史阶段的划分.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思路的变迁以及在具体手段上,从单一的方法转变为具有丰富性。长效性的综合举措。  相似文献   

12.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 ,是两岸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国家民族和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近年来 ,随着陈水扁的上台 ,台海局势发生了逆转 ,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国际上一些霸权主义者也利用各种手段压制我们。在这种形势下 ,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基本方针 ,对于指导我未来对台斗争意义重大 ,它是我们正确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选择。一、坚持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体现了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的原则主权和领土是构成…  相似文献   

13.
从建国这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祖国统一这一神圣使命.几十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陆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台湾和港澳回到祖国怀抱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和真诚的努力.怎样完成祖国统一呢?建国之初,鉴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鉴于香港、澳门问题受到国际条约的约束,首先考虑的是用武力解放台湾.50年代后期,上述政策有了很大调整,提出了“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决” 的设想.这是我们党和我国政府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历史的前进,形势的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  相似文献   

14.
陈水扁当选的主要外部原因是美国不顾中国反对台独和"公投"的严正立场,对台独采取明批暗扶的政策.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一个中国"原则的遵守仅限于口头,美国以<与台湾关系法>为借口,不断加强对台独的支持,成为台独势力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根源.美国玩弄"维持现状"和"两岸平衡战略"战略,目的是阻挠中国统一.美国偏向"泛绿",目的在于借台独保持台湾与大陆的分离局面.台湾选举后,美国阻挠中国大陆采取一些反对台独和促进祖国统一的措施,客观上起到了为陈水扁政权打气作用.美国已成为中国统一和中国崛起的最主要外部障碍,中国不应当对美国寄予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所以会出现台湾问题,与1946年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特别是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出现负有重要责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海峡两岸隔绝、对立的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公然宣  相似文献   

16.
《反分裂国家法》是依法治国、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的重要步骤,更是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坚决完成统一大业的极为重要的一步。该法既具和平取向,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谓反对分裂和维护和平的高度统一,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重重困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党中央在此时制定这一方针,原因是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从国际形势的发展看,考虑到美国政府不会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行动;从国共内战的形势看,为了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从美台关系的变化看,为了挫败美国政府分离台湾的阴谋;从国民党的前途看,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梦想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的企图。  相似文献   

18.
以经促统     
近些年来,台湾经济的发展与大陆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构成了一定的依存性。这是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祥兆。一旦台湾经济的发展难以脱离大陆经济,我们就可以从经济角度促成两岸统一。  相似文献   

19.
台湾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台独”分子企图利用“公投”、“制宪”的办法使台湾走上与祖国大陆彻底分裂的道路 ,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的。“台独”已经给台湾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是一条行不通的死胡同。而实现两岸统一 ,才能给台湾人民带来福音 ,才是台湾的光明前途。从历史和现实看 ,中国必将统一 ,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20.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独立法域。在一个主权国家里,各法域之间应相互认可和适用彼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已是事实上的多法域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军事上的对峙,大陆与台湾都回避法律认可问题。1992年,两岸关系趋于缓和,台湾于同年7月31日颁布"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关系条例,"认可大陆法律在台湾的效力,在涉外民事关系中适用大陆法。对此,大陆没有作出积极回应,在立法上,回避台湾法律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排除台湾法律的适用。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迅猛发展、人员往来急剧增加,台湾民商事法律在大陆得到认可和适用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与时俱进,2010年12月27日公告《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大陆认可台湾民商事法律在大陆的效力,在涉外民事关系中适用台湾法律。海峡两岸相互认可民商事法律制度,彼此适用对方法域法律,有助于法律交流和司法互助,有利于为两岸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