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常常面对着窗外的那棵树,发呆,很久很久,特别是心情欠佳的时候。到底呆多久,没去看钟表核实。全天下有谁去统计自己发呆的时间,有病啊?这不,又对着窗外的树出神了。是棵什么树,我叫不出名来,也没去多问。因为它是邻居的不动产,露出的枝干全是从邻人  相似文献   

2.
窗外的枫树     
杨志艳 《新青年》2023,(3):56-57
<正>窗外,有一棵枫树,它长得不高不矮,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它便唤发了新绿,但见树上长出了新芽,随着气温的回暖,叶芽儿也日益葳蕤繁茂了起来。看着树从根到梢都透着软和,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每每把目光投向窗外,只见风和日丽中的它亭亭玉立,像一位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微风拂过时它又摇身一变,成了临风起舞的羞涩少女。我常常安静地坐在窗前看看书再写写字,转而再看看它,感受到一棵树的温柔与美好。  相似文献   

3.
1.疑似坠入早恋"火坑" 窗外细雨绵绵,我做完最后一道欢欢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便解下围裙,带着满身的油烟味倚在阳台望着她归家的方向发呆.北京时间7点整,新闻联播的片花序曲映入耳际,我无心关注国家大事,因为我的家事,已让我焦头烂额.  相似文献   

4.
立梅 《新青年》2007,(11):20-21
1大学校园里总是有着秘密的,对于细心的我来说,发现秘密其实不过是很容易的事情。刘莹总是跟我抱怨说,这个地方真是没劲,找不到一处好玩的地方。我听了,没有做声。其实我发现了一个很隐秘的所在,只是刘莹没看到而已。那是宿舍楼后的栀子树,我留意它已有些时日了。那棵树长  相似文献   

5.
人·鱼·树     
树被它错综复杂的根“拖累”着,一辈子只能待在一个地方。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像一个杯子似的,一生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自己没有半点自主权。更可悲的是:不论多猛烈的暴风雨,多可怕的旱灾、水灾,它都无法挣脱它的根,逃离灾难现场。 人和树有其相似点。但无可置疑,人比树要幸运得多了。虽然两者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人却可以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不是一棵树,人不能永远待在一个地方。有人畏惧惊涛骇浪,希望风平浪静,安然度过此生;他们选择一生永留在自己的家乡,因为那是他最熟悉不过…  相似文献   

6.
花茶     
若无 《新青年》2002,(10):26-27
夜深了,窗外月光朦胧,这样的景色,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我忽略的。书桌上放着几本心爱的小说和CD。我是个对著电脑写不出东西的人.似乎有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只是那天突然有了点心情和时间。想了很久,还是给刚写完的小说取了个很世俗的名字,然后发送到常去的那个文学网站。  相似文献   

7.
利民 《新青年》2004,(2):30-31
在小兴安岭的一座山上,我发现了一片白桦林,高高的直刺蓝天。现在的白桦林越来越少了,我庆幸在这里还能见到这样一群美丽的树。漫步在林中,午后的阳光从树叶间洒落下来,投了一地斑驳的影子。我忽然发现,每一棵树上都有一些痕迹,极像刻上去的字,只是由于年深日久树的成长而变得模糊不清。看林老人告诉我,  相似文献   

8.
正窗外(1999)窗外近处是一棵绒花树,有三层楼高,再高一层就到我家的阳台了。绒花是夏季的花,花期从四月开到八月九月。长了一串串的豆角,仍有花在开。下面有个小四合院,院中有一棵核桃树,从挤满院中的自建小房上长了出来,也是一棵不(高)的树,可惜上面的主干枯死了不少。鸽子是自由和平的象征,大概有八九只,有吃有  相似文献   

9.
他说:“我是你心灵上的一颗树,你就是邪树上的一朵花”。那树是怎样的一颗树?它是怎佯生长起来的?邪花是怎样的一朵花?那花是美丽的还是快乐的?记得我的家乡有许多老核桃树,是本家的几位爷爷栽种的,从一棵小树苗,历经一百多年,现在邪树高高大大的,枝枝杈杈蓬蓬杂杂地伸展着,  相似文献   

10.
一棵大树,在我的心中一直高高地耸立着,那是一棵我在异国它乡看到的大树,参天耸立,叶碧花洁。它的照片一直珍藏在我的影集里,常使我浮想联翩,思念无限。那是我到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考察工厂时,陪我同去的陈先生说:“这里的裕廊山上,有一个名人公园,公园里有世界上各国领导人和名人来访时栽的树。邓小平先生植下的那棵海苹果树,我们把它称作吉祥树、友谊树,常吸引许多人来此拍照。”一棵名人植下的树被许多外国人作为吉祥树、友谊树,这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于是,在考察工厂之后,我便怀着急切的心情,随陈先生驱车来到了裕廊山。裕廊山,山不高,但…  相似文献   

11.
青藤书屋伫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已经很久很久了。当初,它也许就很落寞,如今,它依旧清寂。它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前观巷大乘弄10号,这个弄口不太惹人注意。弄子狭长而幽深,有一株青藤蔓爬在墙头,斜风细雨将它洗涤得青翠欲滴。我踽踽独行,只有伞上和脚下索索有声。轻轻地跨进院门,里面悄无声息,我惊恐地退了出来,踌躇了片刻,嗓子弄出点声响,好给自己壮胆。这下有了回音,是绍兴口音:"有人来了。"  相似文献   

12.
水做的凤凰     
丁立梅 《新青年》2007,(11):11-12
一坐上从上海开往吉首的火车,我千里迢迢,去凤凰。是午后时分,天空不是很透明,有淡淡的阳光。车子经过一些村庄、树、庄稼、房子。还有一片荷花地,大朵的荷花正半开着,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我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读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我读到这样的几句话:"橹歌太好了,我的人,为什么你不同我在一个  相似文献   

13.
要是不仔细着,没有人会发现这棵柔弱的树. 它长于一处被废弃的破院子里,两米来高,枝桠瘦骨嶙峋,开始泛黄的叶片零零散散,要不是树身挨着墙沿,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枯萎而亡.一日晚上,风掣电闪,倾盆大雨,温度骤降10多度.经过那处废弃的小院时,我突然发现:墙倒了.而那棵树也就歪在那里,随风摇晃,样子凄惨不堪.我叹气:"哎,兴许今年的这个冬天是它生命最后的期限了."  相似文献   

14.
正风吹动了银杏叶,又把我吹到这棵树下。说过要找到它,今天就翻山越岭。翻山越岭不容易,踏过泥泞不容易。想在密麻交叠的山林里找一棵树,简直是犯傻。人们喜谈前因后果,我不喜欢。非要谈,那么前因是我在十月里近乎狂热地迷上了银杏树,同行告知郦龙有一棵千年银杏——并用极美好的形容词、极夸张的叹词撩拨我。而后果,就是翻山越岭换得一个无尾结局。好友开车,陪我犯傻,不知道具体位置,一路  相似文献   

15.
此岸风景     
坐在阳台上,向窗外望,发觉那树只是树,有风摇摆也只是摇摆;远处的路也只是路,那上面奔跑的车轮就只是车轮;风也就只是风,尘也就只是尘。一切眼里的东西就只是那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而已。这窗外是无风景的沉睡。就像那首老歌:“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少年时不明白  相似文献   

16.
马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高二女孩,已经三年没有快乐了.我心里有很多结,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请您帮我. 这或许与下面的事情有关. 一次,在汽车上没有了座位,我就和妈妈面对面站着.我正发呆的时候不经意地向旁边瞟了一眼,一个20来岁的女孩正恶狠狠地瞪着我.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一直盯着妈妈的胸部发呆.  相似文献   

17.
雷景 《新青年》2007,(1):16-17
别说抱歉我不后悔因为曾经逆风和你一起飞娃娃4岁上小学,根本没有办法到黑板上写板书,因为她的小脑袋还不到黑板底边。上课的时候,总喜欢歪着脑袋看窗外操场上的那棵树,安静时的样子,起风时的样子。经常放学的时候,还站在黑板下被罚站。学校离家很近,只有一条小街,娃娃便一路踢  相似文献   

18.
韩浩月 《新青年》2002,(12):32-34
搅着杯子里的咖啡,淡淡的香气雾霭一样萦绕在心。穿过窗户望过去,是一片无遮无拦干净、碧蓝的天空。这样的环境,很适合发呆。我的办公室在14楼,我常想像自己坐在云端里的样子。是的,14楼,这么高,如果去掉围墙,的确像是悬在空中了。因此常有些恍惚,觉得上班的时候是摇晃的。事实是这座大楼建造的很结实,估计就是12级以上的台风也不会使它动摇。摇摇晃晃的不过是我的感觉罢了。于是我在这样一个适合发呆的下午,守着一杯咖啡,回到我的少年时光,回到那些个摇摇晃晃的日子。我一直希望成为那辆三轮车的驾驭  相似文献   

19.
正我来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出生在中缅边境的丛山峻岭中,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孩子。从小与溪流为伴、山林为伍,捉野鸟、采野果,抓鱼摸虾,乐在其中。我打小喜欢树,特别是喜爱榕树(当地称大青树)。我的家乡,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榕树之乡"。村头寨尾、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到榕树的身影。故乡的大榕树,高大雄伟,有的一棵树占地数亩,根须无数,放眼望去,就是一片森林,堪称真正的  相似文献   

20.
辽西火炕     
牟丕志 《新青年》2005,(10):36-36
在辽西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火炕。按照农人的说法,火炕是有佛性的,它是农人的主心骨。农村的房子一般是坐北朝南,火炕一般紧靠南窗而建,看上去像一个长方形的平台。这样设计,既有利于采光,又便于通风。坐在炕上,很容易看到外面的风景。农家院内都有各种各样的树,梨树、李子树、枣树、杏树、山楂树、核桃树等。植这些树不仅是为了收获果实,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风景来欣赏,有叶有花的时候,那是挂在院中的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在一年的大部分时光中,农人都可以坐在炕上漫不经心地欣赏窗外绿色的景致,他们对绿色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他们从树叶的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