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怀“末代皇帝”一家 1960年农历除夕,“末代皇帝”溥仪、溥仪的二弟溥杰和其他姐妹们一起应邀来到全国政协。周恩来和邓颖超请他们一起吃饺子,共同欢度春节。溥仪的胞妹金蕊秀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显得十分拘束。周恩来告诉她,关于她的工作安排,是毛主席的意思,又说:“你在区政协(北京市东城区),我在全国政协,彼此都是同事哪!”周恩来很亲切地跟她聊天.使她忘了坐在身边的是国务院总理.仿佛是在跟老朋友唠家常。  相似文献   

2.
王庆祥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爱新觉罗·溥仪,即研究博仪怎样从清朝末代皇帝、日本傀儡“满洲国皇帝”被改造成为一个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这一问题的专家。他把他的新著《毛泽东周恩来与溥仪》交给我看,并要我写一篇序言。我毫不怀疑,正如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根据王庆祥关于溥仪的著述改编而成的28集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曾经大受欢迎、并在电视台反复播放一样,这本书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人们从这本书中将会了解到,溥仪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位伟大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自关注并且直接做了许多工作的情况下,才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人的。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12):113-114
史书上最早关于长春的记载是:“清嘉庆为管理入口,设长春厅。光绪时设长春府,民国改长春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利用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从1932年至1945年,溥仪在长春度过了13年4个月零8天的傀儡生涯,如今长春的许多街道、建筑仍可见大量的伪满洲殖民遗迹。  相似文献   

4.
1964年4月11日下午,革命圣地井冈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参观团,叫做“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团长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当大客车一进入茨坪时,溥仪兴奋地观望着这大山深处矗立的一幢幢高楼大厦。他激动地大声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过去我不太理解毛主席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去,而偏偏选择井冈山做革命根据地,现在,我理解了。”随行的一位专员便好奇地问道:“那你给我们说说看,你究竟悟出了什么道理?”溥仪便仿佛如有所悟  相似文献   

5.
孔德生 《党史博采》2002,(11):13-14
毛泽东与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在1961年前从未谋面,也没有直接的交往,但他们在很早以前就彼此知道对方了。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作为伪“满洲国”的战犯被从苏联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对如何正确地处理战犯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像溥仪这样的曾经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有过重大影响的特殊战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我们连  相似文献   

6.
溥仪于1906年农历正月14日出生在北京醇王府,1908年农历11月9日登基为清朝第十代皇帝(宣统)。1931年26岁的溥仪被日本弄去当“满洲国”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时溥仪逃亡,后被苏联军队逮捕;1950年被遣返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底被特赦,以公民身份参加国家建设。此时溥仪已是53岁,孤身一人。他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重新成家立业,安度晚年,充分享受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欢乐。“你要成立一个家嘛!”毛泽东在日理万机中关心晚年溥仪婚事溥仪原来有个…  相似文献   

7.
末代皇帝溥仪上井冈山,闹出了许多笑话,但又并不都是笑话,从中可以看出,党把封建时代的“神”,改造成为实实在在的人。  相似文献   

8.
这枚“满洲国大典纪念章”(见图),是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又一罪证.这枚圆形银质纪念章直径3.5cm,厚0.2cm;正面中间隶书“帝出乎履”;两侧各有一凤凰.顶端有一镀金冰花图案;背部竖写三行字体.自右向左分别为:“康德元年大典纪念章三月一日”13个字;在外廓顶部有一供佩带用的凸缘,上有小孔(见图).据《满官殊照记》记载,这是一枚参加1934年满洲帝国成立庆祝大典的有关人士佩带的纪念章.当时.只有承认满洲国的极少数上层名流受到邀请,佩带此章参加大典,以示纪念.伪满洲国是日本侵略者在刺刀下制造的傀偶政权.日本主子要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溥仪坚持要恢复帝制.主奴协商:  相似文献   

9.
王学亮 《世纪风采》2010,(11):39-43
1912年2月12日,6岁的溥仪在隆裕太后的监护下,举行最后一次朝仪,正式宣告退位,统治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1932年3月,在日本关东军的扶持下,溥仪在长春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  相似文献   

10.
王学亮 《党史纵横》2010,(10):41-43
1912年2月12日,六岁的溥仪在隆裕太后的监护下,举行最后一次朝仪,正式宣告退位。这标志着腐朽的清王朝的落幕,统治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1932年2月末,退位后的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在沈阳(当时称为奉天)举行的所谓“全满洲会议”,宣告东北独立。3月8日,溥仪在长春举行就职典礼,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  相似文献   

11.
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个好玩的情节:一身洋装的溥仪不会系鞋带,在被押解的途中,还有当年的侍从偷偷跪下来给他系鞋带。这个细节  相似文献   

12.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年时间,东北的大好河山便全部沦落日寇之手。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推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日伪除了在军事、政治上进行法西斯统治外,还进一步在思想、精神上奴化东北人民。1938年我7岁时,进入伪滨江省双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仓皇逃离“新京”(今长春),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押往苏联,在苏联度过了五年心惊肉跳的生活。机场被俘 1945年8月18日午夜时分,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准备乘小型飞机飞往沈阳,再换乘大型飞机逃亡日本。  相似文献   

14.
何基沣是个传奇人物:他驱逐紫禁城内的末代皇帝溥仪: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在淮海战役中又率部起义。更为传奇的是.他身为国民党军中将副司令官.竟然早早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军长。  相似文献   

15.
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个好玩的情节:一身洋装的溥仪不会系鞋带,在被押解的途中,还有当年的侍从偷偷跪下来给他系鞋带。这个细节表现出电影导演贝托鲁奇的用心一从身份来说,曾贵为天子的皇帝,  相似文献   

16.
1950年4月2日,新中国成立刚刚半年,第一所中国人民自己的高等戏剧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便在北京正式诞生了。毛泽东主席为学院亲自命名并题写了“国立戏剧学院”6个雄劲的大字。周恩来总理任命了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就是被誉为“戏剧  相似文献   

17.
陈昌浩(1906—1967),湖北汉阳人,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9月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是当年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1930年12月陈昌浩回国,任共青团中央委员。1931年4月他奉命到鄂豫皖苏区后,任中共鄂豫皖分局委员兼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1931年9月至1937年3月,他先后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政治委  相似文献   

18.
正据文献记载,末代皇帝溥仪从1950年7月31日和其他60余名伪满战犯、汪伪战犯一起被引渡回国,到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期间接受过3位西方记者的采访。英国路透社记者漆德卫于1956年8月18日第一个采访溥仪,法国记者布大尔于1956年9月27日第二个采访溥仪。而第三位,是一位加拿大记者。史料记载,1956年10月22日,一位加拿大记者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冈村宁次任日本侵华部队的最高官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这个总司令官在日本投降后受到了蒋介石无微不至的关怀,逃脱了作为战争罪犯应得的惩罚,最后竟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无罪”,放回日本。冈村宁次回国后出版了他在中国战场的回忆录,对他在中国的“侵略业绩”作了回顾,并着重记述了战争结束时他在蒋介石的庇护下“幸免于难”的经过,从而为世人进一步了解蒋介石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甘心认贼做父,一心反共的真实面目提供了绝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赫尔穆特·施密特1974年至1982年任联邦德国总理,当年曾有人问他谁是最重要的政治家,他的回答是:中国的邓小平是“最成功的政治家”。1975年10月,第一次访华结束后,他说:“我从一开始就喜欢邓小平。”1984年第二次访华参加中国35周年国庆时,80岁的邓小平给他的印象更深:“在所有的私下谈话中,包括在首都以外的私下谈话中,1984年使我们几乎明显地感觉到,每个人把改善生活状况的希望寄托于谁:第一位是邓小平,第二位是邓小平,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