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从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外部监督等方面促进了企业的法制化进程。本文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法制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我国部分企业一度为规避《劳动合同法》实施,采取了在关联企业内变更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单方操纵企业规章制度等多种行为。该行为为了缩短劳动者的工龄,逃避了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试图从分析关联企业规避劳动合同法的做法着手,研究其行为的合法性,分析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供立法和政府相关部门参考,以此更好地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与企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面临转型。《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流程要更细致和严密,否则就会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是一把双刃剑,对劳动者和企业既有保护也有制约,双方都应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本文就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以及新法下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冯玉军  方鹏 《法学杂志》2012,33(2):24-32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在中小企业中遭遇多种类型的实施困境,导致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多方采取逃避《劳动合同法》的做法。本文仅就企业、工人双方基于《劳动合同法》框架下的非合作博弈关系,从博弈论以及劳动力供求关系双重角度论证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困难的必然性以及原因。建议在中小企业中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在企业与工人博弈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亦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提升《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力以及对工人的保护力度,进而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和助力。  相似文献   

5.
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与企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面临转型。《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流程要更细致和严密,否则就会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是一把双刃剑,对劳动者和企业既有保护也有制约。双方都应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本文就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以及新法下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行政与法》2010,(5):116-118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目标是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但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抵制、规避行为,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地方政府、工会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为此,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促进企业自觉维护职工权益,并完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政府与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合同的重要性,阐述了《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合同的规定对企业和员工影响的几个重要方面,对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合同的规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通过对现行劳动合同制度进行大量补充和修改,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实现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平衡.但是其施行却受到极大阻碍,不少企业纷纷通过集体裁员、劳务派遣、工龄归零等种种方式规避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为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遇到重重阻碍及如何保障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企业目前的用工成本、用工模式等方面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本文试对新《劳动合同法》中的有关热点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该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劳动者的权益被侵犯,而且没有救济渠道,劳动合同法的一个宗旨就是要矫正这个问题。《劳动合同法》以人为本,旨在构建劳资和谐,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法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提高劳动者稳定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已经显现出法律威力。但是部分企业在趋利的心态下采取各种手法和借口来规避劳动合同法,利用种种借口"炒人"或用高违约金"留人",并采取公开或隐藏的手段抵制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劳动者中也有部分人拒签劳动合同。对此,企业、政府、劳动者应该在认识到困难存在的前提下,从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开篇明确了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关联企业及关联企业交替变换用工单位的含义,指出关联企业交替变换用工单位对劳动法立法宗旨及劳动者权益的重大危害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法律上可能的对关联企业通过交替变换用工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措施,以期为立法者完善劳动合同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从2006年3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就引发了社会大讨论,这部法律的审议、颁布、实施和修订过程一直伴随着纷繁复杂的质疑和争鸣,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劳动合同法》本身价值的认识。经济社会中,合理构建法律可以使私人协商失败造成的损害最小化,《劳动合同法》正是致力于改变劳动者和企业的行为空间,在生产领域促效率,在分配领域促公平。《劳动合同法》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宗旨,力图使劳动者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使命共同体,这才是这部法律的真正价值所在。在制度设计上,《劳动合同法》通过构建工作场所用工类型体系、指出工作场所劳动关系管理的突破口、打造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制度创新。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在企业民主管理实质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同时还应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工作行为的变化创新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节慧  冯蕾 《政府法制》2008,(5):26-27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施行。从2007年6月2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至今,《劳动合同法》在劳动者、企业、政府中引发了数次讨论。《劳动合同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劳动合同法》的劳动基本法性质及其本身特点,该法将对我国企业劳动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建立科学、合理并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企业劳动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短期雇佣现象,拖欠工资现象,劳动关系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颁布显得更为必要。相信在未来,我国还将出台一系列的与《劳动合同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到时,中小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将会受到更为细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权益设定了很高的保护标准。面对企业的质疑,人大法工委强调《劳动合同法》较之《劳动法》并没有进行过多创新。在此立法精神的指导下,针对事实劳动关系的定性、双薪的支付、劳动合同的履行等事项,就必须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进行最合理、最善意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孙晓 《法制与社会》2013,(28):275-276
新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新劳动合同法》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发展的要求,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起了显著性的作用。是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它的有效实施是以政府为企业减压、承担更多社保等福利义务的配套设施为条件的,但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如何正确看待合同法以及对企业的影响,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颁布实施以来,劳动合同法在对企业用工、企业管理和发展起到规范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经调查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首要和最根本问题是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别企业的特点。在我国,企业根据规模不同,一般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与微型企业。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对大型企业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他们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正规的管理,另外也有经济实力应对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第14条引起了广泛争议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争议的焦点是有关年限的规定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依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劳动合同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由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旨在保护劳工利益,加之《劳动合同法》吸收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而使某些有关年限的起点具有溯及力。这样把握既不违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同时也保护了劳工的正当权益。不过应该有个过渡办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企业对劳工的福利欠债可以考虑由政府"埋单"而不能完全推给企业。  相似文献   

19.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经济补偿制度,对用人单位承担经济补偿的情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本文以用人单位中的企业为代表,解析了《劳动合同法》的新增规定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及经济补偿制度对企业的利与弊,并对企业应如何面对困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最近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华为、沃尔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股"解雇潮"到底与《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实施有多大关联?此法是否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对《劳动合同法》是否误读……带着太多的疑问,2007年11月6日上午,本刊记者采访了劳动法务网首席顾问、资深劳动争议仲裁员、著名劳动法专家左祥琦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