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扫描     
<正>眉山市"双报到"志愿服务全覆盖2014年1月11日,眉山市、县两级机关党组织书记和在职党员代表全部到社区报到,并开展了首次志愿服务活动。这是眉山市近期全面部署启动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的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引导机关党员把"工作地"服务延伸到"居住地"服务,在"8小时外"服务社区群众。按照"1+1"、"N+1"模式,眉山市630余个机关单位党组织与市、区(县)中心城区77个社区党组织结对,组织动员1.5万余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实现机关党组织与  相似文献   

2.
为延伸先进性教育活动"链条",增进机关与社区的联系和沟通,发挥机关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岳池县近日出台了县级机关在职党员过"双重组织生活"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部门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和机关在职党员在"双重组织生活"工作中的职责任务,要求县级部门、群团组织、省市驻县单位的在职党员除按规定参加所在单位党组织生活外,还必须参加其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生活,每年次数不得少于4次.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5):37-37
社区在职党员联络服务站是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联络机构,是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载体。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活动。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呼和浩特市积极探索在职党员由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双向联系、双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持卡报到,与社区党组织建立联系。要求在职党员持"报到登记卡"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将个人情况、专业特长和所在单位等信息在社区进行登记。发挥特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党组织按照在职党员个人爱好、专业特长、服务意愿和居民群众实际需求,设立政策法规宣传岗、文化娱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5,(9)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现有城区在职党员62702名。近年来,市委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着眼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全面实施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较好地发挥了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作用,有效地提升了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水平。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押持卡报到,双向对接。市委制定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实施办法》,指导社区党组织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组织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进行对接,并签订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双方的具体工作任务、职责,确定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委发现,一些在职党员在"八小时"之外疏于管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组织面前与群众面前的表现相去甚远,影响了党的形象。近日,市委下发文件要求,建立在职党员党组织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双向管理机制。主  相似文献   

7.
信息集锦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 为加强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的作用,吉林省延吉市委打破了“一名党员只接受其隶属党组织领导”的固定管理模式,实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要求在职党员除参加所在单位党组织活动外,还必须走进社区参加社区活动,接受社区管理。 1、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联络站负责在职党员登记和联系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在职党员必须  相似文献   

8.
酒泉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群众提出的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疏于管理、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为社区建设献计出力不足的实际,普遍开展了在职党员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工作。实践证明,这是新时期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赋予社区党建新的内容、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功能、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正>"八小时内履职在岗,八小时外奉献在社区。"最近,眉山市在全市部署组织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共建文明和谐新社区——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总动员志愿服务全覆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心用情服务社会服务群众。"2月18日下午,东坡区大石桥街道明星社区便民服务点,眉山市委书记李静在《眉山市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表》上郑重写下志愿服务承  相似文献   

10.
在职党员是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宝贵资源,社区建设需要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党工委在“党员家庭挂牌”的基础上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在职党员在社区中管理脱节的问题,并构建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身份转换和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区功能的转化和社区任务的加重,在职党员日益成为参与社区党建的一支重要队伍。本文将从建立健全社区在职党员志愿者机制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强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以期为当前的社区党建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正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目标,锦州市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统一制定了锦州市"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规范。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动员工作,有序地动员和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松山新区组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为什么进社区,进社区做什么,为社区  相似文献   

13.
党建短波     
绥化市以"三微"服务模式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动绥化市委在全面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基础上,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三微"服务模式,强化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与社区居民的互联互动。征集"微心愿",打造民意"直通车"。在职党员和社区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发放问卷、电话咨询等方式,征集并梳理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微心愿",并在社区  相似文献   

14.
刘丽江 《党课》2014,(9):71-71
湖北省广水市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的意见》等制度,要求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持报到卡到本人居住社区或工作单位所在社区报到,并结合专长认领调解员、保洁员、信息员、治安员等公益岗位,根据群众个性化需求,制定联系服务群众方案,帮助社区党组织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职党员所在单位为每名在职党员印制了服务纪实卡,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单位党组织在评优表模、晋级晋职时,将征求党员居住地或工作地社区党组织意见。目前,该市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已到各自社区报到,认领各类服务项目1.1万余件。  相似文献   

15.
檀立异 《江淮》2011,(5):19
望江县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不断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谱写了一曲曲城乡牵手谋发展促和谐的绚丽乐章。激活内力:彰显新发展一是试点探路。早在2006年3月,县委组织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三结三促"活动的意见》,即"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促进和谐;在职党员与社区困难户结对帮扶,促进服务;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党建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一条新路子。安庆市委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从2002年底在全市全面推行了“三进社区”和在职党员“双联双管”制度,实行入党考察、评优评先、干部考核考察工作进社区,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及其单位党组织双向联系,单位、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王勃 《党的建设》2011,(6):46-46
今年以来,临洮县通过实施在职党员“双重管理”,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建共联,统筹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一是建立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制度。按照“三个摸清”(摸清党员底数、摸清党员的特长、摸清党员居住社区)的要求,对在职党员进行一次全面摸底,登记造册,并及时反馈社区党组织,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名册和档案,做到不重不漏。  相似文献   

18.
大连市大力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结合社区建设和党员队伍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在职党员开展"进社区、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三项制度",实行全程"双管",有效推动了活动规范开展。一、建立限时报到制度,明确"双向责任"。针对在职党员人数多、分布广、组织活动难的特点,兼顾社区党组织的承接能力,采取"两步走"方案,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以及国有集体企业、新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正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在职党员进没进社区,进社区后服务没服务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是各级党组织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兴城市依托兴城党建网,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操作简捷、设置科学、功能实用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信息管理平台,对在职党员实行全程在线管理,激发了党员"进社区"的热情,提高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效果。建平台促管理。针对"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环节多、参与面广、人数众多、数据统计困难等实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社区为主体的老城区、中心区,群众诉求的复杂多样与社区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矛盾突出,社区党组织工作有效覆盖不广、联系服务群众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亟须破解。自2013年,烟台市芝罘区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的基础上,按照"网格化管理、项目化服务"思路,发挥社区党组织主体作用,组织党员进网格摸民情,采取项目化模式解决群众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