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赖喇嘛在其“中间道路”的主张中,有一个大“西藏”的行政区划概念。这就是在其达兰萨达所谓“西藏流亡政府”的大厅中,悬挂的大幅“西藏版图”所标识的“西藏”,这个“西藏”包括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地区,新疆的五分之一地区,甘肃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忍  徐卓 《统一论坛》2012,(6):36-40
达赖的谎言——罔顾事实、混淆黑白的谬论 近年来,达赖高唱“和谈”,大谈所谓“中间道路”。同时,对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进行攻击,捏造所谓“西藏环境遭到破坏”、“西藏的宗教和传统文化面临灭绝”、“藏族成为西藏地区少数民族”、“西藏人权得不到保障”等伪命题,  相似文献   

3.
4、宗教背后的分裂阴谋一—从武装袭扰到中间道路达赖叛逃到印度后,并未放弃武力争取“西藏独立”的图谋。相反,在美国、印度等外国势力的支持下,达赖集团于1960年初在印度穆索里正式成立了“流亡政府”。不久,“流亡政府”迁到达兰萨拉。  相似文献   

4.
西珠 《人权》2003,(5):52-53
近些年来,达赖集团一直在境外呼吁要与中国中央政府进行“和谈”,其“和谈”内容锁定在争取实现“留在中国框架内的西藏(这里的‘西藏’是指整个藏区)高度自治”。达赖集团这一提法迷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西方国家民众,同时对境内关心“西藏问题”的人士也有一定的欺骗性。那么,“高  相似文献   

5.
达赖集团及其西方支持者对中国“灭绝西藏文化”的指责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不绝于耳。面对达赖集团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指控,笔者将以事实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西藏藏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进程,驳斥“西藏文化灭绝论”的谬论。  相似文献   

6.
现在要谈的“西藏问题”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西藏问题”的前期是英国制造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为开路先锋;后期是美国制造的,美国中情局在幕后主使。  相似文献   

7.
西藏驻军问题,从一开始就是整个谈判的首要问题,其原因:一是西藏获得完全解放,进军西藏是必须首选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地方的主权。二是军事作为政治解决西藏的必要条件。从一开始谋划西藏问题的解决,中央人民政府就已经意识到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在西柏坡同苏联特使交谈时,认为香港和西藏问题比较,西藏问题更为复杂。因为,帝国主义势力介入其中,增加这一问题解决的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8.
巴桑 《时事报告》2011,(12):80-81
“强竿”表演是活跃于西藏目喀则萨迦县扯休乡东纳村的民间传统高难度竿技表演。旧西藏,“强竿”是专门为西藏上层贵族表演的节目,其表演带有一种惩罚性质,表演者要冒极大的生命危险。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3、所谓建立“和平区”。达赖的“五点和平计划”,为迎合西方听众的欢心,表示要让西藏成为亚洲大陆大国之间的缓冲国。姑且不论这种表态本身就是分裂中国的赤裸裸的言论,翻开西藏史书,自部落联盟时代至西藏和平解放的约两千年间,战争连绵不断,其中有部落之间的战争,藏王与大臣之间的战争,平民奴隶发动的战争,吐蕃王朝后裔之间的战争,万户之间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
朱穆之 《人权》2002,(6):9-10
达赖一直在宣传“西藏的文化遭到灭绝”,西方一些人也不断指责中国毁灭西藏独特文化。人们应该追问一下,究竟西藏文化现实的具体情况如何?究竟西藏的文化怎样遭到了  相似文献   

11.
《西藏统一战线》2001,(3):32-32
“2001年北京藏学研讨会”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资深西藏问题专家汤姆·格林费尔德博士说,达赖喇嘛在西方社会宣传的是“虚幻的西藏”,与真实的西藏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和区党委多次指出“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宗教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离不开发展这块基石,也就是说,发展是解决西藏宗教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888年(光绪十四年)是藏历土鼠年,西藏人民至今仍将当年抵抗英军入侵之战称为“土鼠年之战”。西藏人民的抗英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武装侵略斗争史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4.
王忍  徐卓 《统一论坛》2012,(3):41-46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外交上正式承认过西藏是“独立国家”,西藏地方也从未脱离中央政府的主权管辖而“独立”。中国政府对西藏拥有毋庸置疑的主权。然而,近年来,以十四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藏独”分子,在境外一些势力的支持下,打着“人权”和“宗教自由”的幌子,以暴力和各种变相暴力为主要形式,屡次在我国境内外组织煽动各类“藏独”活动,大肆鼓吹和渲染“藏独”理论,混淆视听。  相似文献   

15.
“10月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了西藏代表团驻地,他出来的样子就是不一样,他的身体看起来很棒。他与大家一一握手,  相似文献   

16.
任强 《时事报告》2012,(3):82-83
早在两干多年前就有先哲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实际上,不均是正常的,不均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问题。这个程度是多少?西方经济学用“基尼系数”作为参考指标。到底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反映什么问题?如何才能缩小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08,(4):16-21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后,一些国家利用“西藏人权”问题向中国发难。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西藏人权的真相,近日,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兼藏学研究院院长喜饶尼玛就这个问题向本刊记者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它们抛出“西藏人权”问题,就是企图分裂中国。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西藏和平解放和社会进步事业中显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解决西藏问题、指导西藏革命和建设具有非凡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原则。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德与才,德居首位,德为才之帅;有才无德,“才”亦可能误入歧途,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出在“德”上。如何考察评价干部的“德”,是一个重要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但“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不是中国走上这一道路的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它是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走了20多年以后提出来的。这说明,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它是针对着原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