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高兴国 《传承》2008,(2):8-11
1936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和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奉军委命令组成西路军,进军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通道"的重大军事任务。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宁夏战役计划形成的背景、经过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奉命渡河实施宁夏战役的情况,分析宁夏战役搁置给渡河部队在地理分割、独自应对困难、失去后方依托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36年10月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摆脱了蒋介石百万大军前堵后追的种种险恶境况,会师于甘肃会宁。正当以民族大义为重的毛泽东准备亲率红军,北上延安,促蒋抗战,为新中国的早曰诞生而努力奋战时,张国焘却利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宁夏战役的部署,擅自将红9军与红5军等部,调到黄河以西(史称西路军),实行他所谓的消灭蒋介石盘踞在西北的王牌部队马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七地八次"会师有:①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宁城会师、②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青江驿、界石铺会师、③四方面军总部与一方面军第一师会宁城会师、④一、二方面军先头部队老君铺会师、⑤一、二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平峰镇会师,⑥二方面军总部与一方面军将台堡会师、⑦二方面军六军与一方面军一师兴隆镇会师、⑧西方野战军司令部与红军总部打拉池会师.三大主力会师的宽地域、多次性和时间上的过程性.不能"忘却"打拉池会师.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17)
<正>1932年12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征两个月转战数千里来到川北,建立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伤病员与日俱增,而西药、西医奇缺,这时候民间中草药和乡村中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32年12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征两个月转战数千里来到川北,建立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两百多场,迅速发展和扩大,成为毛泽东主席肯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在这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伤病员与日  相似文献   

5.
《春秋》2016,(6)
正"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人高于天的革命理想究竟能够多大程度地支撑人的生命肉体战胜艰难困苦?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伟大长征,用事实、用胜利、用血泪、用生命、用悠远的高歌和永恒的记忆,做出了毋庸置疑的经典诠释。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历史著作、著名将帅的回忆录、还是在研究性的文章,有关红四方面军三个军西渡黄河的时间总是说法不一,文章以史料为证进一步考证红四方面军三个军渡河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的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是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草地惊变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雪山深处的懋功地区会师,然后准备过草地北上。8月,两个方面军的红军又混编组成左路军和右路军,分路准  相似文献   

9.
《湖北宣传》2006,(9):8-8
长征,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陆续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地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0.
一叶 《春秋》2020,(2):21-26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尚在大西南和大西北。鉴于发动内战条件不成熟,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两面手法,一面以和谈为幌子,一面利用美军援助,通过水路、陆路和空中运送部队到华北、华东、东北等地,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之时,蒋介石便将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军所在第四方面军空运济南。至《停战协定》签订之后、军调部军事调处期间,国民党军队从未停止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相似文献   

11.
对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从自己所接触到的中共党史教材和文章中,说法不尽相同,如: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和会宁胜利会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法是:“一九三六年十月,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在长征后期,中共中央成立了西北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北局克服了内部的错误倾向,率领二、四方面军北出甘肃,最终实现了三军大会师。认真研究这段历史,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一) 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张国焘大搞反党分裂活动。在党和红军即将遭受更大损失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成立了西北局。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10)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完成,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纠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和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以及制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马青莲 《传承》2009,(2):22-23
无论是历史著作、著名将帅的回忆录、还是在研究性的文章,有关红四方面军三个军西渡黄河的时间总是说法不一,文章以史料为证进一步考证红四方面军三个军渡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0,(4):3-4
<正>李先念同志简历1909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家乡农民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共黄安县区委书记,黄安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1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为创建中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5年参加长征,率领第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攻  相似文献   

16.
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吴兴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和第25军的长征战略大转移是严格保密的。博古、李德"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在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实行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9,(7):F0004-F0004
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治委员李先念。 2、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 3、1952年6月,湖北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北省各代会协商委员会(即省政协)主席、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武汉市委书记、市长李先念在湖北省荆江分洪工程工地上。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主要面临七方面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必须面对四方面严峻.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是张国焘的右倾思想所致,是张国焘夺权斗争的开始.本文通过对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分析,认为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固然有张国焘对形势判断上的失误,但主要是由当时的情况及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需要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1934年,中央苏区的红军开始长征以后,第二、第四方面军也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当年,就是在现今的武陵源,发生了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颇有咀嚼思索之味的奇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