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磊 《传承》2010,(3):26-27
统一战线是中共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抗战力量,率先提出并灵活运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联合国内外一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斗争。帮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历来不被正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面前,根据国内情况的变化,积极的推出了联合各帮会共同抗日的政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1936年毛泽东给上海救国会领导人章乃器等的信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它系统驳斥了蒋介石集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的造谣诋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和基本政策,高度评价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戎戈 《前沿》2012,(8):30-31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陕甘宁边区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心脏,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此为原点,树立了一面抗战大旗,即采取了正确的抗战策略:向外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内加强自身建设,使党和边区政府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成为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领袖与政治核心。  相似文献   

4.
尚金州  李正军 《传承》2012,(22):4-5
1936年毛泽东给上海救国会领导人章乃器等的信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它系统驳斥了蒋介石集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的造谣诋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和基本政策,高度评价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给上海救国会领导人章乃器等人的信(文中简称信),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它系统地驳斥了蒋介石集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的造谣诋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和基本政策,高度评价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该信在当时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抗战时期,谢觉哉临危受命来兰州组织开展统战工作,坚持抗战大局,积极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并立足实际,直面困难,多层面、多举措动员各方力量,推动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进步局面在甘肃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 ,陇东抗日根据地遵照中国共产党抗战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 ,动员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贯彻落实了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各项政治、经济统战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 ,从而有力地证明了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7,(9)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云南的报纸期刊在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唤醒民众,鼓舞与坚定各族人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云南抗日民主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由于大量文教机构迁昆和云南地方实力派较为开明的政策,昆明成为文教中心和"民主堡垒",这些因素都为抗战报刊的创办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抗战报刊的创办,又为"民主堡垒"不断地"鼓"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5,(12)
<正>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光辉的历程。全国各族人民迎着日军枪林弹雨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爱国主义篇章,她是一份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优秀爱国主义教育教材。齐力合作、英勇参战、共赴国难。抗战期间军队踊跃参战、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援前线、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力促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团结国内外一切抗日力量,为国奋战。这充分展示了华夏儿女国难当头之时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玲 《求索》2011,(7):233-235
为了帮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抵御外侮,实现持久抗战的目的,宋美龄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参战,其动员主张延续了国民党对中国妇女问题的立场和政策,而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出发点的妇女工作方法也顺应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力量所提出的抗战原则和政策。她的妇女工作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妇女正确认识中日战争的性质和前途,坚定了妇女们的抗战信心,号召了一大批妇女投身到抗日战争中,对加强和实现全国妇女团结,形成妇女界的抗日统一战线,积极有效地开展抗战支援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其不足之处在于仅强调"灭私奉公",忽视了女性的个人地位与权利。  相似文献   

11.
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韦显知在烽火连绵的抗日岁月里,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简称广西省工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对广西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既联合又斗争,促进广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后,中共将桂系定性为国民党系统中的"中间派""地方实力派",解决了如何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如何对待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政策问题.针对桂系的"外联内防""上联下压"的政策特点,中共桂林地方组织积极贯彻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又联合又斗争的工作策略,促进中共和桂系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联合,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体系中,争取社会中间力量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思想闪光点。包括明 确地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坚持”三三制”原则,给中间派 以重要位置;实行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中间势力的物质利益;逐渐地扩大中间势力的范围,以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共 同抗日;实行团结忍让的军事政策,对中间势力力避冲突等。这些思想在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华北事变”。攫取了冀、察地区的大部分主权,从而引起了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根据这一矛盾变化的情况,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随后,逐步开始实行联合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日的策略,建立了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关于我党联合蒋介石共同抗日这一策略的演变和发展,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经历了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三个变化发展阶段,并以1936年”五五”  相似文献   

15.
浅谈邓小平同志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统一战线的理论贡献李凤瑛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建立起了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抗战的新局面。共产党和八路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各阶层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民主运...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各民主党派高举爱国、民主旗帜,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出了重要贡献。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突出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邓群 《传承》2010,(12):4-7
抗战爆发后,中共将桂系定性为国民党系统中的"中间派""地方实力派",解决了如何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如何对待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政策问题。针对桂系的"外联内防""上联下压"的政策特点,中共桂林地方组织积极贯彻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又联合又斗争的工作策略,促进中共和桂系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联合,推动了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5,(9)
<正>在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湖北是遭受侵略的重点地区,湖北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面抗战初期,湖北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下,湖北军民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诗篇,为迎得全国抗战的战略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留下了众多抗战历史档案资源。据湖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时,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国民党政府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各方面的资源。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中国不可能取得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努力建立和扩大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阶级、阶层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全国人民一起,促进国共合作,推动国民党抗战。  相似文献   

20.
邓群 《传承》2005,(4):20-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桂系开展统战工作,支持“两广事变”中桂系的抗日爱国行动,并及时调整自己对桂系的统战工作的方针,为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最终形成提供契机,也促使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推动了国共合作进程的发展。面对顽固派的第一、第二次反共高潮,针对桂系的“外联内防”、“上联下压”的政策特点,中共桂林地方组织积极贯彻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又联合又斗争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