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大明 《传承》2011,(3):60-6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可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孝道至上的伦理道德观,重亲情讲和睦的家庭观,祈禳和解的贵和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深厚的家国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丰富的礼仪与礼俗文化等。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继承、弘扬传统节日的优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可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孝道至上的伦理道德观,重亲情讲和睦的家庭观,祈禳和解的责和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深厚的家国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丰富的礼仪与礼俗文化等.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继承、弘扬传统节日的优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民族起飞关键时期,战略性地重塑、振兴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除春节之外的传统节日都过得较为冷清的今天,我们应认真研究在现代社会怎样过好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三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历代的文人雅士也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正改变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圣诞节、情人节等受到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受到冷落。这种洋节文化冲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象引起了世人的忧虑。于是,既“有两会”代表“关于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提案”,又有十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号召,还有民间种种关于节日“的土“”、洋”之争。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呢?本期专题策划主题:保护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凝结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洋节"的甚嚣尘上,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重续传统节日的文脉精华,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加强文化符号与载体建设,彰显其中的仪式感,让传统节日揉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8.
过好传统节日、传承民族精神,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刊在2004年发起“如何过节”讨论的基础上,又与《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就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首先讲话,他指出:农工党作为参政党,虽然参政议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也非常关注社会的、文化的问题。陈宗兴副主席说,汉秋同志一直非常关心、关注传统节日,并且大力推动传统节日建设。有两个提案:一个是希望把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日”定为“志愿者节”,一个是希望把“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这些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团中央、教育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答复。陈宗兴副主席强调,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包括祖国统一)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召开“建设传统节日,培育民族精神”座谈会,希望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各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共识,通过舆论的影响,使大家乐于接受传统节日。农工党中  相似文献   

9.
段伟 《传承》2011,(25):58-5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开封市紧紧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节会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开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过好传统节日、传承民族精神,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刊在2004年发起“如何过节”讨论的基础上,又与《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就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首先讲话,他指出:农工党作为参政党,虽然参政议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也非常关注社会的、文化的问题。陈宗兴副主席说,汉秋同志一直非常关心、关注传统节日,并且大力推动传统节日建设。有两个提案:一个是希望把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日”定为“志愿者节”,一个是希望把“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这些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团中央、教育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答复。陈宗兴副主席强调,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凝聚力、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包括祖国统一)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召开“建设传统节日,培育民族精神”座谈会,希望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各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共识,通过舆论的影响,使大家乐于接受传统节日。农工党中  相似文献   

11.
正绪:循天时重人伦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中华传统节日是培育人伦道德的沃土,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中华传统节日都是:因天时地气而立,孕人伦精神而丰。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和谐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成的。《易传》就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要与自然的"四时合其序",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精神设立的,  相似文献   

12.
宁轩 《群众》2023,(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是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4)
<正>●春联●年菜●庙会●祭祀●灯会隔不断的文化隔不断的亲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它对于国民在思想、行动、文化上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民族共同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同胞找到归属感,更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海峡两岸来说,我们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是两岸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春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百节之首",可以说是两岸共同的、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更蕴含着  相似文献   

14.
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均成为法定假日。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军队要抓住国家调整法定假日的有利时机.深人挖掘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积极搭建利用传统节日搞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在激发官兵爱国情怀、提升官兵人文素质、构建和谐军营、培养高尚情趣等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使传统节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民族起飞关键时期,战略性地重塑、振兴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除春节之外的传统节日都过得较为冷清的今天,我们应认真研究在现代社会怎样过好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16.
与一些从国外舶来的“洋节”受到热情追捧相比.我们自身的传统节日却日趋遭人冷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与农耕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节日.在商业文化泛滥的今天,其中的许多传统习俗已逐渐被人们摈弃。另一方面,在文化政策的制定方面,传统节日往往又被忽略。除春节之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没有被纳入我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这些节日的重视。于是,清明节成了“扫墓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遭受冷落.实际上是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尽管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但我们更希望看到,通过保护.人们能够在“健在的节日”中体悟“情感高潮”.而不是在博物馆和影像资料里遥想当年。而重视传统节日这个精神载体,重续传统文化的文脉,是改变传统节日被冷落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过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使之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的表征,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日益为大家所关心。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更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对许多民族节日反而逐渐疏远甚至舍弃,许多传统节日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日趋缩小,如何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文化内涵,充满时代精神,从而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大放异彩?日益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思。本刊从2004年第6期开始,刊登了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的《大家设计如何过好节日》…  相似文献   

18.
蒋红群  龙佳解 《传承》2010,(6):156-157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古老的传统节日孕育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其贴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人际交往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保护并弘扬古老的节日文化,对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千百年来代代相承演变而形成的民族文化标志。传统节日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传递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记忆,凝聚着广大民众的深厚情感和精神寄托,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要对全民族共享的节日文化记忆进行不断挖掘与重构,激发其本身的活力,让传统节日赋予现实生活以新的能量,夯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20.
<正>“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自己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这样说,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曰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堡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掏掉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我们的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仅在于是否要“保卫”,而是中国传统节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掘出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