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在机制建设和具体经济成果方面成绩显著,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小国主导,大国积极参与。无论是在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还是在“10 1”、“10 3”发展机制中,东盟都发挥了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东盟针对东亚的战略格局而采取灵活的平衡大国战略;中日对东盟的“身份界定”基本一致;东盟倡导的合作机制为东盟的角色提供了制度保障。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东盟的主导角色符合东亚地区独特的环境,并将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小国领导大国”的奇特局面,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继续。  相似文献   

2.
东亚地区化:困惑与前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玲 《外交评论》2010,27(6):29-44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情况,政治安全问题突出,架构竞争日益明显,东盟、中国与美国等关键行为体的东亚战略进入调整期。但是在复杂的现象背后,以和平、发展和繁荣为目标的东亚一体化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东亚出现新冷战的可能性不大,地区合作前景依然乐观。根据对新地区主义理论、欧盟经验和东亚模式的分析,文章指出东亚地区化应坚持软性制度主义、不对称互动和过程主导,并提出了坚持东盟制度中心、加强大国战略协调以及推进10+1务实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交评论》2019,(2):87-108
人们普遍认为,东盟在东亚区域一体化与合作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文化和话语身份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行为体所处社会关系网络对行为体身份的建构作用,因此在解释东盟中心地位身份方面具有显著的局限性。本文借用关系主义身份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对东亚地区关系网络、东盟中心地位身份的可能影响。美国"印太"战略实质上是要确立"印太"关系网络在地区架构中的主体地位,以及美国在区域架构中的主导作用。"印太"战略给东盟带来的挑战大于机会,东盟与美国在此方面建立合作的可能性很小,对东亚区域进程关系网络及东盟中心地位的护持,将是东盟应对"印太"战略挑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苏浩 《外交评论》2004,(4):14-21
随着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启动,东亚国家间逐渐建立起了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目前,东亚合作机制被称为10 3合作机制,它包括东盟10国加中日韩三国的定期首脑会议、东盟分别与这三国的首脑会议、中日韩三国合作、东亚13国的各种部长级会议、湄公河和东北亚次区域的多边合作安排、以及第二轨道的活动。东亚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东亚国家提供了一个开展合作的平台。东亚合作的日益深化促进了东亚合作机制的逐渐完善和提升,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外交评论》2017,(1):83-106
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全方位推进,加之近年来南海争端持续发酵,国外一些学者和官员开始炒作"中国正在分裂东盟"的论调。其实,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不仅一直公开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认可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领导角色,而且全力发展与东盟组织的关系,通过参加GMS合作助力东盟一体化和东盟共同体建设,高度重视东盟在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中的作用。中国不但没有谋求分裂东盟,反而全方位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和东盟共同体建设。为了应对国外部分学者的炒作、消解部分东盟国家的疑虑、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国除了继续在各种国际场合公开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扮演领导角色外,还要加大在南海问题上全面落实"双轨策略"的力度,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国—东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6.
冷战之后,东亚维持了一种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地区秩序.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对自身权力的战略约束与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中东盟规范的扩散成为后冷战时代东亚地区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将有赖于中国战略约束基础上的区内国家良性互动与东盟规范的继续深化,而非美日联盟,亦非大国权力均势.  相似文献   

7.
近十五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迅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近十五年来,在中国与东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各领域合作中,经贸合作无疑起了带来经济利益的实质性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五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中国与东盟合作全面提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年是中国-东盟友好年,同时也是中国与东盟及其国家经贸合作更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新起点,预示着相互间的合作将呈现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东盟在成立时曾提出要加强东南亚区内经济合作,但发展至今,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水平仍然很低,其限制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政治合作才是东盟合作的真正动力,地区内经济合作偏于强烈的象征意义;二是独特的“东盟方式”——追求国家利益,成员一致和政治合作“三位一体”日益成为阻碍经济合作深化的绊脚石;三是东盟国家高度依附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减弱了地区内贸易和投资的动力。东盟只有通过利益协调、制度完善和发展模式转型“三管齐下”,才有可能保持自身在东亚一体化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影响台湾问题的国际因素中,东盟的因素不可忽视.东盟与台湾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全面提升,这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东盟国家的内部情况及其基本政策紧密相联.由于东盟的台湾政策,使得台湾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外来因素的变数增加.但是,东盟对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也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0.
5月30日,2011中国一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南宁举行。论坛围绕“政府合作、矿业政策、项目合作、投资洽谈”等议题展开,共有来自中国和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共600多人参与,共签订合作项目27个,签约金额达203亿元人民币。在论坛举行的高官会上,还通过了《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南宁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