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浙江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确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导向、找准短板补齐短板的问题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的效果导向,深入推进现代大民政建设。(一)坚持法治引领,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深化法治民政建设,坚守民生保障底线。重点是修订《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全面贯彻市委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决策部署,聚焦全龄市民多元化需求,强化成都市民政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政公共服务发展新成效(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3.
关注精神小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语出西汉的《礼记·礼运》,是与"大同"比较而言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可以理解为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它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体现,这个要求是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宽余,同样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环境的改善,是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充分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近年来,在总公司、原铁道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沈阳铁路局始终把职工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局27万职工的根本利益,使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工资收人水平得到有力提高,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要论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全局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复兴伟业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宣传思想战线如何高举旗帜,以新的精神状态完成新的使命?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我们应当怎样凝心聚力,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拓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们需要如何以文化人、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6.
徐双双 《重庆行政》2023,(1):103-10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要实现全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农民这一群体至关重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虽不断提高,但农民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却受到忽视,呈现单一化和碎片化的短板。随着这一短板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出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农民精神生活的改善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研究促进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改善农民精神生活品质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处处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处处体现了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目标导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要义,也是我们进行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管理与每一位市民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必须在继续满足人民群众的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态势,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一需求,着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差距,补齐发展短板,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升服务供给水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作等权利,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晓丹 《群众》2021,(4):12-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盐城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发基层文化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推动“四新盐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引领力和精神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需要是国家凝聚力的形成源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五方面需要是国家凝聚力增强的动力,源泉和动力辩证统一。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理念,善于发现人民需求的新变化,掌握满足人民需求变化的主动权,全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凝聚力才能实现全面增强。  相似文献   

11.
张超 《群众》2021,(4):6-7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提升文化建设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美好生活,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更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呈现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渠慎坤 《群众》2023,(23):25-26
<正>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责任,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高品质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基层文化建设的推进,进而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相似文献   

14.
《重庆行政》2010,(2):I0006-I0008,F0003,F0004
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政府以“服务全区重点工程建设、改善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工作中心,积极推进全镇“森林、环境、民生、品牌”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5.
马健 《重庆行政》2010,12(2):76-78
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政府以“服务全区重点工程建设、改善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工作中心,积极推进全镇“森林、环境、民生、品牌”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09年,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22,(11):44-45
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文化“两创”、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五为”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落脚点,高品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戴珩 《群众》2021,(4):8-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大踏步前进,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和社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对美好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对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积极回应,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9.
贺宝祥 《群众》2023,(16):12-1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要求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时隔4个月,总书记深入考察江苏,再次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金湖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位置,聚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促基本、促公平”的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助推金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态势,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一需求,着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差距,补齐发展短板,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升服务供给水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成果、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