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和实践的高度看,三十年前开始的那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使中国逐渐富起来,重新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使中国走向了世界,在世界舞台的位置和发言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温《宣言》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放光芒,并使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亿万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和理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6月20日,辽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高鹏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开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  相似文献   

4.
黄领  黄婷 《党史文苑》2013,(18):30-32,61
安源是毛泽东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发源地。毛泽东先后八次到安源开展革命运动,使安源工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为中国工运史和革命史谱写了重要的篇章,为日后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革命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在安源的革命实践,使他迅速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人,也让安源这一古老的矿区成为中国革命志士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安源是毛泽东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发源地.毛泽东先后八次到安源开展革命运动,使安源工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为中国工运史和革命史谱写了重要的篇章,为日后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革命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在安源的革命实践,使他迅速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人,也让安源这一古老的矿区成为中国革命志士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的思想矛盾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71年9月13日,中国发生了林彪集团因策动反革命政变未遂而叛逃国外的重大事件。事件的发生使经历了五年“文化大革命”的中国社会开始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首先,九一三事件的发生在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从而使纠正“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契机开始产生。严峻的政治现实,使毛泽东不得不重新审视“文化大革命”发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也使他必不可免地要在政治上重新依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排斥的一些老同志。九一三事  相似文献   

7.
吴小妮 《世纪桥》2002,(2):50-52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使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地位愈显突出,知识分子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70年代末开始,人们为了系统地  相似文献   

8.
袁南生 《湘潮》2006,(1):28-31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是晚清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是中国近代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驻外使节是从郭嵩焘开始的,仅仅这一点,就使湖南人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以暴风骤雨式的革命力度改造了农村社会,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顺应时势和农民意愿的改革.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导改革的功能由于世情、国情变化而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红旗文稿》2013,(9):39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为之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出路。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这个过程,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从叩开中国大门的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列强们的每一次侵华战争都要导致一件至数件血写的条约,中国从此进入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时代。至1918年,连欧洲小国瑞士也与中国订立了不平等条约。美国政要布热津斯基曾在1980年代指出:"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条款,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低下。"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真正开始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奋争,废约运动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7,(1)
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于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会见长沙市委领导同志时,就对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中国革命史和近代史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 进行近代史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过去,了解中国现在,了解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过去是怎样受欺凌、受压迫,使他们知道历史上曾经采取过许多救国救民的办法都失败了,直到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才开始了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2,(24):59
从历史经验来看,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几乎每一次战略突破,都同把重大危机转化为发展机遇密切相关。比如说,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从此成为东亚经济引擎;2001年世纪之交打破困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始全面进入世界市场体系;2008年以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开始进入国际体系和世界经济核心部位。由此可见,危机确确实实蕴涵机遇。在一定条件下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就能变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其伟大的一生中,从青年时代开始直到辞世都在研究中国历史。这种研究是为了了解中国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和纯书斋式的研究是不同的。他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要进行科学的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和"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新的问题,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矛盾凸显期",不和谐因素大量存在。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使中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迈上了新的台阶,而且使中国对"共同富裕"即"先富带动后富"思想的认识更加深化。本文就两者的产生背景、作用、意义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启了当代中国的思想大解放,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提和先导。思想的大解放,使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冲破思想僵化的坚冰,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全面探索。20年改革取得的成就和每一重大突破,无不与思想的不断解放紧密相关,思想的解放,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活  相似文献   

17.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国人从思想上认识到差距,仅仅使部分有识之士承认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开始“师夷之长技”以强国强兵,在这基础之上,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运动开始的这个时期大约正是日本发生巨变的明治维新时代。这就是说,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并不比日本晚。但为什么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自近代以来发展落后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由中国开始接纳世界、世界开始进入中国到中国开始影响世界、中国开始改变世界、中国开始引领世界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就要实现的光辉时刻;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开始由低潮走向勃兴,开始重新焕发出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伟力,"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极大地彰显了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的巨大优越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开始彰显当代中国的大国自信、主义自信和政党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探索、理论创新、制度实践和文化发展上的"中国方案"开始吸引国际社会的眼球,并为世界各国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以及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1965年的越南,正处在反美救国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中国的支援.但是,越南国内却因为与中国意见分歧的不断积累而与中国矛盾重重,又因为苏联势力对越南的介入,使越南敢于将这种矛盾和不满以非常直接而公开的方式表达出来,越南开始改变原有的对华友善态度,中越关系逐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