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卫红  卢政 《学理论》2009,(17):160-161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党提出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定位和走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我们应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的指导下,处理好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坚持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去。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剑 《理论导刊》2004,1(7):34-37
人们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元主义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一元化,多元主义者则把文化全球化看成是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我们认为,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种文化能够消融世界上的其它多种文化而取得王者至尊的地位,或者不同的文化会自觉放弃自身的生存空间而最终相互融合成一种单一的文化。相反,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并存、交流、对话和沟通机会的增加,意味着由所有文化交响与合奏构建的文化百花园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资本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思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维度。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扩张需要文化的辅佐,文化发展需要资本提供动力,这既表现为资本的文化逻辑,又表现为文化的资本逻辑,两者在发展逻辑上呈现出相融共生的特点。必须看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是由资本掌控的,即它是以资本为原则的,资本逻辑就是它的发展逻辑。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宰制文化,必然导致社会陷入普遍的异化和拜物教之中,人的精神意义和生活价值也会随之物化。因此,随着文化权力的终结,资本权力也将终结。以追求意义建构为目的的文化,完全可以在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中为人类的存在和价值赢得空间。但是,文化的资本逻辑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永远只能做资本的"奴仆"。只要"资本"主导整个社会,资本主义要真正实现自身的超越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我们的文化建设应该正确审视资本与文化的关系,在制度的层面为其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智慧资本"、"表征资本"和"产业资本"三个方面论述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以创新为"智慧资本",以文化为"表征资本",以产业为"经济资本",构建以"创意"为本体,"文化"和"产业"为资本构架,"智慧资本"为自主创新动力的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埃亮 《理论探讨》2005,3(1):125-126
文化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文化全球化强调文化在多元基础上对话和交流机制,它突出文化的开放性。文化全球化使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和抉择。主要表现为文化全球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理性至上与传统思维方式的矛盾,本土化、现代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只有正视这些冲突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融合,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从资本逻辑的视角看现代性消费文化的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消费文化是围绕着消费由资本为其奠定基础和方向、以文化形式显现出来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原则,由此资本逻辑成为现代性消费文化的本质规定。从资本逻辑的视角看,生产与消费的脱节造成资本增殖的失败,因此资本必须要在文化上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结合,从而在深层上保证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资本再生产的循环。现代性消费文化正是由此生成。  相似文献   

7.
略论"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全社 《理论导刊》2004,(10):40-4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至的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的统一,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全球化的良性发展要求。面对全球化这把“新的双刃剑”和“文化霸权”的挑战,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是理性的抉择。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则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民族文化得以沿续与发展、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进程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同时,反映到政治和文化层面,霸权主义使不同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进而危害着人类文明的缔造。人类文化精神的形成取决于各个民族的全球文明意识,取决于关系到全球化中的主要矛盾和冲突的化解。针对西方文化霸权,中国必须建设一种立足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的先进文化,并与人类文化精神走向具有高度一致,以促进全球化的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怀艺 《理论探讨》2007,67(3):10-13
社会资本所包括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等要素,对民主的社会基础之奠定深具意义。中国传统的“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资本”,不同于现代公民社会意义上的“社会资本”,不利于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国传统“社会资本”向现代公民社会意义上的“社会资本”转型。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6)
全球化的主要趋势是趋于文化的同质化,但不意味着全部同化,而是有一定差别的全球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受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之后,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研究坚持构建"多元共存"的社会主张,多元文化观点和开放的文化理论同政治相结合,具有深远而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