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大道(1901—1931)又名龙康庄,字坦之,贵州锦屏人。1919年到武汉鹦武洲就读,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四年后考入上海大学,阅读大量进步刊物,接受共产主义学说并参加革命活动。1923年11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赴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1925年回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之后任中共上海曹家渡部委书记,又到上海总工会组织部工作。1927年2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战斗取得辉煌胜利。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命运》描述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革命。在这部小说中 ,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描述了参加大革命的革命者以及他们的革命动机、革命思想、革命心理和采取的革命手段并展望了革命的前景。因此 ,研究马尔罗眼中的中国大革命对于我们研究中国革命史是一个极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中秋回家     
参加工作后第一个中秋节,一路颠簸着赶回家。迈进家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皱纹满布却洋溢着微笑的脸,还有他那被重担和病魔压弯了的脊背。  相似文献   

4.
(一)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2月14日至25日在莫斯科召开,这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共产党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最使人震惊的,当时引起世界激烈反响的,主要是两个报告:一个是赫鲁晓夫作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的“现代国际局势发展中的几个原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中旬.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意见、批评、建议办理情况现场答复会,这是继2003年以来第三次召开这样的会议。与往年相比,这次现场答复会呈现几个特点:一是召开会议场次多,在道帏、查汗都斯乡等5个乡镇召开了5次会议;二是到会的政府职能部门多,县水务局、教育局等10个部门主要领导到现场直接答复:三是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多,5个乡镇的共50多名人大代表到现场听取答复:四是答复的代表建议多。  相似文献   

6.
采访程大军时,恰好一位老人前来咨询。因为疑心自己有病,老人多年来反复找他.今天这已不知是第几次了。他一脸认真地听着老人的诉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解释、嘱咐,那神态、那表情、那双安抚老人的手,怎么看都不像是医生在给病人看病.倒像是在和家人亲切地谈心。  相似文献   

7.
1994年9月中旬,我有机会去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市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区域性会议——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非政府组织论坛.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而且一下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一个与自己所习惯的生存环境、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地方,我的心里不觉有些忐忑,可朋友们得知后都祝贺我:“你太值了,一下飞那么远,你到阿根廷保准能一下子找到出国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我的儿子今年15岁.读初三。近年来,稍有空闲时间、有时甚至旷课去网吧。哪怕没有钱玩.他也站在旁边看别的小孩玩。其间,很多亲戚朋友.包括他的班主任和要好的同学.劝说他马上就要中考了,要以学业为重;我也三番五次的劝说他。恼怒之余甚至几次动手打了他.但还是改变不了他沉迷于网吧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横刀 《人事天地》2007,(3):40-40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超强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能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梦,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准备补习,参加当年的高考。可是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收他,因为他没读过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不上大学,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最后,好不容易有个学校收了他,第一次月考,他就考了全班倒数第二,但他毫不气馁,依然刻苦努力。第二次月考,他升到全班第一,第三次已经是全市第一。一个学期后,他成为当地15年来的第一个清华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中央决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刘伯承进了位于莫斯科东北角的高级步兵学校,校方对他的到来深感为豪。入学后,中国学员都取了俄国名字,刘伯承取名阿法纳西耶夫,编在第16班。他还是班上中共组织的支部委员。紧张的军校生活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数字扫描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同志两次接受法拉奇果访。法拉奇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基辛格碰到邓小平时就说:“法拉奇这人把我写得很水好.”她提问很尖刻.在连续儿次被拒绝采访要求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走“后门”。法拉奇的父米是当时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的朋友.佩尔蒂尼刚好要访华.她就以此为理由说:“我帮你去造舆论。”佩尔蒂尼同意了.就几次找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说这件事。使馆回报这一情况,小平同志就同意了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2.
这个夏天,41岁的老谭一刻没闲。往返武汉、黄冈两地十余次后,他的女儿终于可以进黄冈最好的小学读书了。但这并非如他所愿。“《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孟母多次迁居。没想到几千年后我重蹈覆辙翻版成了当代‘孟父’。”老谭的话语里有辛酸也有不甘,为让女儿能够到武汉读优质小学,去年春节后他不惜辞去黄冈市公务员工作,只身到武汉打工。兜兜转转一年多,择校梦碎,他只能返回家乡。(8月19日《楚天金报》)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以军事技术为核心和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苏联推行的赶超争霸战略相合拍,苏联抓住此次科技革命的契机,迅速地提升了本国的国防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而第四次科技革命民用为主、经济优先的主要特征显然与苏联推行的赶超争霸战略不相符合,加上思想认识错误、管理体制僵化等原因,苏联不仅在第四次科技革命面前错失良机,而且连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也遇到重重阻碍,苏联经济发展速度从此趋缓,直至停滞倒退,引发严重危机,最终在积重难返中走向解体。  相似文献   

14.
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岁月.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邓小平曾多次来武汉.在江城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27年6月底.23岁的邓希贤来到武汉筹备“八七会议”,身为中共中央秘书的他,在武汉第一次启用了邓小平的名字.并一直沿用下去。在20世纪历史发展的几个关键时刻,荆楚大地都出现过这位伟人的身影。他曾三次过问三峡上马:二汽选址十堰,就是邓小平向毛泽东、周恩来建议后确定的。当人们提到此事时,邓小平说:“当时中央决定修建襄渝铁路,二汽理应摆在襄渝线上。”  相似文献   

15.
水口山工人是井冈山时期的重要武装力量之一,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水口山武装起义是秋收暴动后我党发动的比较有影响的武装起义之一。这次起义策应了湘南暴动,而后起义部队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1928年5月红四军成立时,这支武装被编为军部直属的特务营,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特务营,也是后来中央警备团的前身。水口山工人参加了井冈山多次知名的战斗,身怀技术的水口山工人还组建了军械所,修造武器,创办了我军最早的兵工厂,起义领导人宋乔生也成长为边界重要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6.
做了两次头部手术的宋金春,每到下午头部会疼上好一阵子。但作为团风县方高坪镇土库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仍坚守在岗位上。“我也想多休息下.但你是村支书.老百姓找你办事你就得办。”他还对记者幽默地说,“这个病和当年曹操的病差不多,可是曹操不敢做手术,我比他胆子大.”  相似文献   

17.
罗旻 《人事天地》2008,(9):44-45
1941年6月中旬的几天,莫斯科连续接到几份惊人的情报,提供了德军拟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占领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详情,包括进攻的日期、德国三个方面军坦克的精确数量,甚至连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姓名都完整无缺。这些情报详尽到令苏联人不敢相信的程度。情报的提供者是一个叫勒斯勒的德国人。至今,他的脸上还蒙着尚未揭开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06,(9):44-44
编辑同志:我是1994年12月晋升小学高级教师,1993年10月工资制度改革时我的职务工资是小教一级五档233元,获得小教高级后工资应怎样确定?我是1996年退休,我的一位同事跟我同年同月同日参加工作,他于1991年退休,他现行退休费比我多20元,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9.
职场幽默     
戒烟 保安人员发现一个工人每天都在车间的椅子上小憩,大约一袋烟的工夫他就走了。这一天,保安员上前问他:“你天天来这里,有何贵干?”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别的意思,我到这里是来戒烟的。”说完指了指墙壁上的警示牌,保安员定晴观瞧,只见上面写着:“禁止吸烟!”  相似文献   

20.
喜事乐事: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澳门回归十周年庆典后到珠海视察,他充分肯定了广东的工作,说“这几年广东的工作做得好,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说“广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