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时碧 《世纪桥》2014,(3):48-49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反映,并且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进行修正,补充进新的内容。因此,市场伦理的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阶段,摒弃市场经济伦理消极的一面,加强和发展市场经济伦理积极的一面,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聂火云  梁敏 《求实》2003,1(1):24-27
市场运作既表现为一种经济机制的运行状态 ,也表现为一种伦理机制的功能状况。伦理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调节机制 ,动力机制以功利追求和伦理追求为市场运作提供驱动力量 ,调节机制以道德他律和自律的方式来调节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关系 ,统合功利与道义、公平与效率 ,从而造就出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3.
古小明  唐涛 《唯实》2004,(3):8-12
市场经济内蕴着一定的合伦理性和伦理缺陷。深厚的伦理基础是市场经济秩序演化的两大机理——一市场机制和法制——有力展开的基本前提。道德资本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四个环节的介入,能更有力地展现市场经济的合伦理性,更有效地克服市场经济内蕴的道德缺陷,促进良性的市场经济秩序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经济失灵是一种严重威胁市场正常运转,阻碍和破坏经济竞争与合作,危害经济效率的破坏性、腐蚀性力量。由于它是市场中过度膨胀的个人工具理性对市场赖以存在的道德资源的过度耗费造成的,因此,加强伦理价值建设,增强人们之间的道德纽带,降低人们经济合作的风险是保持市场经济良性运转的必不可少的道德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周时期的君臣关系体现为宗族关系,孝在西周是一种宗教、政治权力,是调节宗族长幼、君臣上下关系的伦理规范,这是西周孝观念的本质特征,它决定了忠的内涵已经被包含在孝观念中。春秋时期,忠德之所以能够从孝德中抽绎出来,成为独立的伦理道德规范,与这一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是紧密相关的。忠德自其产生起,就具有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两方面的意义。忠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而产生的,是春秋时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忠也是一种政治道德,要求包括国君在内的统治者忠于国家、忠于社稷、忠于人民。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道德,忠还是对臣的道德要求,要求臣忠于君。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日渐瓦解,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秩序尚待健全。其中政治伦理与伦理政治化、经济伦理与伦理经济化、传统伦理结构的解体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选择的几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日渐瓦解,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秩序尚待健全。其中政治伦理与伦理政治化、经济伦理与伦理经济化、传统伦理结构的解体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选择的几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迅猛发展 ,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开放性、多元化 ,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从依赖型道德向自主型道德的转变 ,对社会道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难题。这些伦理难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也会对整个社会道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力图从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伦理道德难题入手 ,分析造成网络伦理难题的成因 ,探讨网络发展的伦理原则 ,并进而提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制度期待,也是一种伦理期待.优良的伦理秩序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和内在目标,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外在保障.伦理秩序从"应然"的层面规范了社会利益冲突的边界,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性资源",为民主政治和合法政治提供道德生长点,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孕育"善"的价值追求,建构公平正义的制度之善与建构幸福自由的人生之善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  相似文献   

10.
颜卫青 《求实》2004,(9):36-38
社会转型期 ,以个人伦理的支配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伦理形式 ,无法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道德支持 ,新的伦理形式———制度伦理———成为经济条件下伦理发展的必然。制度伦理的下限和法相衔接 ,表现为伦理和法律一体化 ,这是制度伦理的基础 ;上限为道德意识 ,是伦理的升华 ,这是制度伦理的追求目标。制度伦理的上限与下限不是绝然分开的两部分 ,它们的功能相互涵涉 ,并在一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观念 ,伦理道德也必须介入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 ,在经济秩序的调控中发挥作用。当前要解决的是伦理道德建设目标的可信性与可行性问题 ,使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建设目标同协共振 ,构成一个较完整的道德目标的运作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会计准则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和行为准则具有厚重的伦理学意义 ;并探讨了当前会计准则中的伦理意义的缺陷 ,以及将西方会计准则伦理和我国传统伦理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后现代伦理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东亮 《探索》2006,(4):172-175
后现代伦理是一种对待现代伦理的态度,以及力图超越现代伦理的一种努力;它批判现代伦理学的规范主义或规则主义倾向,要求终结"伦理的暴政",还原"道德的本相",使道德审美化,建构一个"审美化"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14.
底线伦理作为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在社会管理中具有引导人们遵纪守法、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功能。只有人人遵循底线伦理,才能减少市场经济带来的失范现象,保证社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公民伦理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产物,西方自古希腊以来萌发的民主到启蒙之后确立为人的主体性和公民社会的权利向度。公民伦理的自主和平等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一种以权利和主体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权利伦理,是以现代政治国家为背景和基础的公共道德。当代中国建构公民社会和培养公民伦理,应发展公民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权利主体性与道德主体性。在公民教育中以权利向度启发公民作为公共主体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6.
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伦理问题是当今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随着经济活动领域一些不道德现象的产生,经济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但是,目前研究这一问题还刚刚起步。因此,什么是经济伦理?经济伦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使经济伦理进一步深化?不少人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探讨这些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什么是经济伦理什么是经济伦理?概念内涵是什么?从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一些文章来看,学者的理解是不一致的。根据我的归纳,主要有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公平,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解决当前众多的分配不公平问题,是经济伦理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在与分配体制相配套的政策调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是伦理调节,本文论述了伦理调节在分配差距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总结了道德手段调节的基本方式,对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凸现,以往理论界有关"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仅从技术层面出发,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失。伦理角度的"食品安全"概念是指在人类赖以存活和发展的食品领域内围绕人类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伴随食品的供应、生产、流通以及质量等问题而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从"食品安全"的伦理概念出发,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所存在的伦理问题具体则表现为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有毒食品背后的社会道德现象,其伦理困境主要是生命健康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伦理学家,针对当代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道德危机问题,极力主张自由之后,复兴传统。本文从道德危机、古典德性传统、重新构建德性伦理三方面对麦金太尔的伦理观作简要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琳 《求实》2006,44(8):4-6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关系问题探讨的逐步深入,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展开了对市场经济伦理的讨论,突出表现在对马克思研究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巨著《资本论》从经济伦理的视角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澄清了一些观念,涌现了一部分很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深化了我国经济伦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回顾、梳理和综述近年来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