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从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对党的决策的认识论基础、价值取向、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中的群众动员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连锐 《理论研究》2013,(4):11-14,19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毛泽东在领导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一切工作向人民负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重视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经典观点。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是党的宝贵财富。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领导形成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王晖 《党史文汇》2013,(8):60-61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整个思想体系的精华和灵魂。这一科学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和形成的。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科学的理论。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其内涵科学、深邃,启示深远、博大。  相似文献   

4.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长期  相似文献   

5.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根本的工作路线。闽西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发源地之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型代表。要实现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群众观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19):58-59
「党员应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同时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概括地讲,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从小到大,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成就事业的最大奥秘。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和根本保证,因而她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组织的最大政治优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是当前实践教育活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体来说,一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的利益;二坚定不移地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三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它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而为邓小平同志所重视。邓小平同志不仅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而且亲自参与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创造,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富有精深的理论要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恢复、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集中回答了党和人民的关系这个关乎党的性质和党生死存亡的问题。1945年,刘少奇在《论党》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指出:“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它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而为邓小平同志所重视。邓小平同志不仅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而且亲自参与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创造,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富有精深的理论要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恢复、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录     
《当代贵州》2013,(20):61
群众路线,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正是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才能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出种种奇迹。(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更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基本功。只有把群众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中强化群众观念、群众路线,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才能  相似文献   

14.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第一句就是"照镜子"。从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宝库取来十面镜子,这些镜子虽然已有多年,但每一面仍然那么锃亮,足以照出我们面部和思想的灰尘和瑕疵。请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每一面镜子前多停一会,细照一照,反思一下,看看我们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解多深,执行得怎样,看看我们与群众关系处于一种什么状况,给自己的思想"洗一次澡"。  相似文献   

15.
张翔  庞玉红  高勇泽 《求是》2013,(11):32-33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安身立命之本、长盛不衰之基。群众路线是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方法的统一。按照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部署,全党将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必定对全党进一步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坚定站稳群众立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运用于领导工作中创造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浅析党的群众路线与干部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杰 《共产党人》2013,(17):27-28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人手,切实转变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让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18.
林姗 《新长征》2014,(1):2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性质与宗旨的必然要求,彰显了党的先进性。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相似文献   

19.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对我党群众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要内容包括:严肃红军纪律,搞好军民关系;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树立良好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毛泽东的群众工作方法启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群众观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水平,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把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群众本体论的群众路线。从其内涵上看,群众路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群众路线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即“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论即“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