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的共产党□吴锡山苏联解体之后,除了在俄罗斯、中亚地区建立了共产党以外,在其他新独立的国家中,也都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这里只介绍在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共产党。乌克兰共产党乌克兰原是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199...  相似文献   

2.
1949年底毛泽东访苏时,曾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表达了自己的委屈。这种委屈和不满,并非来自20世纪30年代以王明为代表的、具有留学苏联背景的"左"倾教条主义中央的排挤和打击,而是对抗战结束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不满。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苏联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中共态度冷漠。在1948年国共两党决战进入关键阶段之时,毛泽东多次提出访问苏联以就中国革命若干重大问题与苏联商讨,均被其婉拒。1949年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时,苏联仍然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力促国共和谈。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毛泽东对苏联的不满,也为日后中苏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3.
正1946年1月7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延安,毛泽东亲自到机场去迎接。阔别18年后,毛泽东见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不由得喜上眉梢。3月的一个下午,毛泽东在王家坪住处的院子里和毛岸英坐在石凳上谈心":你在苏联长大,国内的生活你不熟悉。中国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革命,必须了解农村、了解农民,要向农民学习。"毛岸英同意父亲的意见,承认  相似文献   

4.
2013年底,乌克兰反对派因不满政府对外政策向俄罗斯倾斜,在首都基辅聚众抗议,引发了自"橙色革命"之后最严重的国内危机。时至今日,动荡的局势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引发此次动荡的原因主要来自历史传统、文化思潮、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等多个方面,但究其根本,则在于乌克兰独立之后长期存在的体制缺陷。  相似文献   

5.
张树华 《红旗文稿》2012,(20):28-3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社会出现危机。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先后打出了"民主化、公开性、改革与新思维"等口号,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搞乱了苏联社会、搞垮了苏联经济、瓦解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这也意味着统一的苏联国家不复存在。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自由派掌握了俄罗斯的国家大权。1992年开始,国家解体、政权更迭、制度更替,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一场以"私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瓦良格” 上世纪舳年代,“瓦良格”号由苏联军方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建造。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时,已经建造完成了68%,乌克兰无力建造,于是决定拍卖。1998年,澳门的一家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瓦良格”号。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缓缓地踏上了...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对华采取了一种睦邻和援助中国革命同构的外交政策.因中东路事件,1929年7月17日苏联宣布与中国断交.到了1931年9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使其远东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苏联以此为契机,开始调整对华政策.本文拟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苏联对华实行的"联华防日"政策,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爱茹 《党建》2010,(1):14-15
乌克兰共产党(以下简称"乌共")成立于1918年,是现今乌克兰建党时间最长的政党。最高峰时,党员人数多达300余万人。苏联解体之后,乌共的活动遭非法禁止,党的财产和资金被剥夺。  相似文献   

9.
张树华 《党课》2014,(20):107-112
1991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20年前的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严重挫折,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历史表明,苏联解体是苏共后期丧失党魂、蜕化变质的结果。而戈尔巴乔夫盲目的政治改组和匆忙的民主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加速器和导火索。2009年,美国苏联历史问题专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拥趸者史蒂夫·科恩在《苏联的宿命与失去的抉择:从斯大林主义到冷战》一书中写道,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进行的“民主化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家解体和政权的瓦解。  相似文献   

10.
1991年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大部分渐渐淡出世界舆论的视野。但近年来,随着美俄在这些地区由地缘政治引发的争吵与争夺日益升级,尤其是在格鲁吉亚、乌克兰总统大选中的“和平演变”,世界的目光又被重新聚焦到冷战时期的这一热点地区。在格鲁吉亚的“天鹅绒革命”中,美国《华尔街日报》便曾评论:“冷战可能已彻底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对于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一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原因有不同说法,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新闻媒体起了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后,一些新独立的国家非常重视所谓"新闻自由",不仅制定了禁止出版检查的法律条文,而且对新闻媒体管理由原来的批准制改为登记制,私营媒体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为西方国家投资和支持的新闻媒体扩张提供了条件。例如,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多个"民主资  相似文献   

12.
1927年8月,南昌起义失败后,我起义部队在朱德率领下,几经波折,转移到井冈山,投入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人受组织委派前往苏联,以寻求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途径和理论依据。身为南昌起义部队参谋长的刘伯承,就是在这时登上了驶往苏联的轮船。  相似文献   

13.
正二战结束后,在德意志领土上出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东德"和"西德",分属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新中国于1949年10月27日同东德首先建立了外交关系,而西德因受制于美国,不承认新中国。1955年西德同苏联关系正常化之后,中国政府曾发  相似文献   

14.
正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分别与白俄罗斯、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和俄罗斯接壤。乌克兰拥有4600万人口,是东欧最大的市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黑土地占世界总量的1/3。乌克兰原来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增长并不乐观,近来其经济状况在独联体国家中表现最差,国内货币大幅贬值,外国投资缩水,官员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11)
<正>3月18日,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的代表签署合并条约,正式宣布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进入4月上旬,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的亲俄罗斯民众要求效仿克里米亚,举行公投,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乌克兰是最早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之一,在独联体国家当中被西方称赞为"民主样板"、"最自由的国度"。乌克兰人憧憬西方生活和追求西式民主,为何最终却演变成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的悲剧,不能不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党内有5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徐特立、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谢觉哉被人们敬称为“五老”。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这些知名老同志无法在国内坚持斗争,党决定派他们到苏联去学习。“五老”中的徐老、董老、吴老、林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先后到苏联,进入苏联和共产国际专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著名学校莫斯科中山大学的。 他们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时候都已四五十岁了。然而,他们并不因年事已高而在学习中有丝毫松懈。相反,由于在国内斗争时过忙而无暇学习,他们深深感到能聚集在莫斯科学习实在难得,特别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格外刻苦学习和钻研革命理论,给青年人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徐老:不怕学得少,就怕不坚持 徐老是1928年6月抵达莫斯科的。他进入莫斯  相似文献   

17.
正宁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早成立的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中央苏区战略支撑点,是"中央苏区乌克兰"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革命付出巨大牺牲。宁化为什么有"中央苏区乌克兰"之称,鲜见有完整具体的论述,本文对此作一分析,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中央苏区乌克兰"的形成条件宁化是世界客家祖地,它成为全球亿万客家人的总祖籍地是历史的选择。正如客研先躯罗香林教授在《宁化石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和海南省史志工作办公室联合召开的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第九次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4月9日至1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继1997年召开的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之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有着不解之缘,这一历史特征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几乎全部的思想和活动都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1923年到1927年中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苏联人来华担任孙中山南方革命政府军事总顾问。他对于改组和建设中国国民革命军,讨平广东军阀武装,制定和实施北伐计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加仑。加仑,原名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1889年11月19日出生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省巴尔欣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1904年中学毕业后,在布店当学徒,开始接受革命熏陶,并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14年,他应征入伍,开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由于英勇善战,他荣获两枚乔治十字勋章和一枚乔治勋章。1916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一等残废退役后,积极投身反抗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