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胡振威  胡燕 《湘潮》2013,(1):87
贫困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救助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国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明确界定社会救助的概念,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救助理念滞后、立法层次低、实施机制薄弱等问题,旨在提高社会救助法律地位,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救助经历了多年的运行,其法律制度的架构已经确立,法制建设有了宪法依据,立法也已开始启动.但是,我国社会救助法制依然存在立法理念落后、基本法律缺失、适用范围狭窄、实施机制薄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树立现代社会救助法理念、制定高位阶的社会救助法、采取专门立法模式、强化法律实施机制,是加快和完善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对管理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是任何一项制度在其存在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工作,所以对于一项普遍存在于多个国家内的制度来说.管理经验也是极为丰富且珍贵的。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国际间又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对于我国建立只有几十年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来说,向这些“老者”进行学习与借鉴是尤为必的.因此如何有效借鉴这些已有百年历史的经验并有效将其利用到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上来.对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管理的发展与完善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巨大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行社会救助制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妨碍社会救助基本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对当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系统考量,并由此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已基本建立起一套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对社会救助提出诸多挑战,表现为数字技术消解社会救助主体的真实性,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排斥进而引起数字贫困,受救助者的信息与隐私也将面临更大威胁。因应数字时代之需,社会救助法亟待在立法理念以及制度建构层面进行变革。在立法理念层面,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理念,并确立数字行政理念。社会救助法作为一部权利保障法,亦应确立数字时代的社会救助权利理念以确保公民社会救助权之实现。在制度层面,一方面要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受救助主体的智慧化覆盖、救助体制的数字化变革以及救助服务的数字化体现;另一方面应构建数字时代社会救助权利的保障机制,救助数字弱势群体,推动数据公开、数字参与及隐私保障,如此方能使社会救助法面向数字时代之需。  相似文献   

7.
完善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临时救助等制度为辅助,以社会捐助、慈善救助、结对帮扶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努力构建社会平衡稳定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城市医疗救助工作试点先行,大胆探索医疗救助的新模式;制度创新,医疗救助工作迈入规范化发展轨道;制度衔接,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吉林省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应加大政府筹资力度,拓展社会筹资渠道;要注意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和适应;调整和完善医疗救助方案;规范管理,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专家认为,这不仅使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得以逐步完善,更是社会救助理念的与时俱进。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过渡性救助,做到兜底线、救急难,填补社会救助体系"缺项"。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专家认为,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更体现了社会救助理念的与时俱进。临时救助这项善政,要想真正发挥好作用,必须建立在"善为"的基础上。这里的"善为"主要包含人性化的救助通道、常态化的救助机制、造血式的救助思维。临时救助,就是要救急救难。群众遭灾有难,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临时救助如果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标志。本文通过对西方和中国的社会救助产生、发展及运行的历史回顾,发现其背后的道德基础是对正义的追求。而对正义概念的理解从来都是不一样的,如何从中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正义概念,使社会救助制度既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又避免走上"福利国家"的两难境地是研究者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既是世界刑事诉讼发展潮流,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司法工作的一个重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对于被害恢复、有效防止新的加害、促进刑事诉讼活动顺利开展、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正义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汪晓丽 《世纪桥》2010,(13):62-64
本文针对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如何从真正解决困难群众的需求出发,提出完善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对策。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资金保障体系;夯实救助基础,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专项救助,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救助制度;整合救助资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统筹管理机制;加大人才、信息、平台等配套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加快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贫困群体问题日趋凸显,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同时还包括医疗、住房、教育、生产和法律等方面的救助或援助.而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社会救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坚持社会助救制度的开放性,避免制度或项目功能的交叉重复,完善社会救助方面的政策法规,建立统一协调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研究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备受学界关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还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中,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地方政府的弱势群体救助政策研究、弱势群体的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既有丰硕的成果,亦有诸多不足。总结和梳理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不仅能对未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又能为今天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众救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上海市开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线保障制度,从此,拉开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逐年减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持续增加;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增幅更大。2014年5月1日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标志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迈入了一个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这无疑会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迈向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高度,同时更希望制定出一部真正的层次足够高的《社会救助法》。  相似文献   

17.
周海南 《唯实》2009,(3):82-85
国家对处于困境中的公民承担完全责任的救助义务。义务的履行必须遵循保障基本、动态增长、分类保障、平等对待、注重发展的原则。明晰国家承担社会救助义务的特征和原则,对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的立法进程,完善社会救助的法律制度体系和依法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十多年的制度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日渐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要逐步调整和转变观念以树立现代社会救助理念、积极推动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机整合、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互助,促进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的平衡等,进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施玮 《理论研究》2009,(3):41-43
依据西方理论,当下世界处于风险社会,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和人类自身所制造的各类风险,而自然灾害风险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危险,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之一,因此,灾后救助制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总结传统社会灾后救助经验并考察现有救助法律的基础上,本文将给出一些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