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漪雪 《学习月刊》2014,(10):96-96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提的新书《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可谓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有望成为年度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著名经济学者米拉诺维奇称此书为"经济思想的分水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说此书"将是今年、且可能是10年内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目前,该书已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本书同时遭受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不仅是关于"资本"的经济学著作,而且是关于"存在"的哲学著作。马克思和"哲学家们"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把"存在"视为某种与人无关的超历史的存在,而前者则把"存在"理解为现实历史的存在。要真正把《资本论》理解为不仅是包含了哲学思想的经济学著作,而且本身就是关于"存在"的哲学巨著,决不能绕开对《资本论》逻辑开端的"商品"的存在论阐释。对"商品"的存在论阐释,是在根本上回击那种把《资本论》庸俗化为流俗的经济学著作的观点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出版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特别是2014年2月该书英文版发行之后,迅速掀起了销售狂潮,被许多媒体评为2014年的畅销书。为什么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21世纪资本论》呢?一、皮凯蒂其人其书1971年出生的皮凯蒂(Thomas Piketty,又译皮克提、皮克迪)是法国经济学界的"70后"新锐,他自1998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蔡万焕 《理论导报》2014,(10):12-14
正2007年爆发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危机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近期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可谓向深陷危机泥潭的西方国家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经济学界和思想理论界的强烈震动。皮凯蒂是巴黎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不平等问题研究,该  相似文献   

5.
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以下简称"新"资本论)英文版出版以后,在美国学界和政界引发了广泛热议。用左翼自由派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话来讲,该书让右翼保守派陷入了"恐慌",因为它击垮了长期以来后者对社会财富分配模式及后果的自信。从后者对该书的回馈来看,他们已经"没了主意"。面对"新"资本论"旋风",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等右翼智库组织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商讨对策,来自右翼学者的反击  相似文献   

6.
北京燕山出版牡出版的《〈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金志广、马仲良等同。志撰写的50余万字的专著。该著作出版以来,受到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的好评,认为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研究《资本论》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理论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着重从经济学方面研究《资本论》,虽然也出版过研究《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和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资本论》于1867年问世。在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中,提及到世界各国680多人。王茂荫是唯一进入《资本论》的中国人。王茂荫为什么进入《资本论》,又是怎样进入《资本论》的呢?这还要从王茂荫在咸丰年间任户部右侍郎说起。王茂荫,字椿年,号子怀,安徽歙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曾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是清朝货币理论家、经济学家,后被吴晗誉为"清代货币改革家"。  相似文献   

8.
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代表性著作。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他在不同时间段从"建议《资本论》第一卷通俗阐释"、"以书评为主要方式进行宣传"、"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和"撰写《资本论》的‘通俗读物'"四个方面为推动《资本论》大众化做出重大贡献。归纳总结恩格斯对《资本论》大众化的伟大贡献,对于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佳 《求实》2014,(4):45-49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最引人注目的成熟著作,在学术史上存有广泛争论。马克思以经济学术语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揭露,实则蕴含着《资本论》完成了一场术语的革命,实现了对思辨哲学术语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术语的双重批判和超越。在严格意义上,《资本论》中的经济范畴之于马克思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及解释力,每一个经济概念所言说的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现实存在,其用意都是要为人类通向自由之路奠基。  相似文献   

10.
“三大手稿”与“四部手稿”的划分之争,实质上体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所写作的其他经济学手稿应当如何定位?事实上,1867-1882年经济学手稿与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手稿”一样,是马克思为《资本论》所写作的准备著作,为《资本论》后续卷本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同时,它又体现了马克思对已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及之前手稿的反思,因而具有双重性质.因此,1867-1882年手稿作为“第四手稿”,与“1857-1861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7年手稿”共同构成《资本论》的“四部手稿”.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5,(1)
<正>《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第一次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总结和分析了《资本论》问世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指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在对帝国主义阶段进行经济学分析的过程中,列宁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帝国主义的经典结论和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经济学体系,在经济学科学性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理论认识,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论和理论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归结为规范经济学,把西方经济学归结为实证经济学,是缺乏关于经济学科学性正确认识的狭隘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他著作的研究中所阐发的有关经济学科学性的理论主张,揭示了经济学作为科学的理论实质,由此形成了区别于西方经济学个人主义和证伪主义研究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但马克思《资本论》研究方法并不局限于整体主义方法论,还存在建立在经济学科学性认识基础上的层次性研究方法.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整体主义方法论和层次性方法论的结合,既具有规范研究的要求,表明其学术立场和理论主张;又要求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准确性和说服力.这是发展和拓宽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正>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150周年、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对话、交流与整合,"《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10期于2017年4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4.
正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一本著作叫《通往奴役之路》,他声称要将此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其矛头所指昭然若揭。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新自由主义学派凭借极端的"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主张,充分迎合美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需要,逐渐成为了美英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并在美英两国构建了一种最野蛮的资本主义实践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不仅如此,美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及其守门人美国当局,还伙  相似文献   

15.
正2007年爆发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危机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近期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可谓向深陷危机泥潭的西方国家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经济学界和思想理论界的强烈震动。皮凯蒂是巴黎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不平等问题研究,该书英文版于2014年2月出版后短期内销量就超过30万册,成为亚马逊网站的最佳畅销书。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的新著《21世纪资本论》(Capitalin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经出版便引起强烈关注,成为了本年度全美畅销书。作者指出,近几十年来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而且据预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当前的美国正在走向一个富人主导的社会,而且这些富人的财富许多源自遗产继承,而非工作。美国现有社会制度只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相似文献   

17.
一、《资本论》曲折跌宕的发展历程(一)从《资本论》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的危机1867年《资本论》第1卷问世后,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特定的考察对象,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经济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的确立,对《资本论》的研究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它使《资本论》具有高度的唯物史观性质。《资本论》的经济学研究高度渗透着唯物史观的本质。从根本上讲,《资本论》具有唯物史观的定位、原则与高度,进而呈现出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立场与方法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2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在创立新哲学历程中的一部带有过渡性质的创造性著作,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阐述,以及在此基础上指出的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必然选择,这些观点与理论使得此手稿成为经久不衰的理论著作。本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文本解读,简要阐释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这两大理论,由此揭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以及其现实指导性,以期为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石建水 《求实》2016,(1):21-27
《资本论》根源并从属于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文献群为代表的唯物史观建构的早期理论历程。《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这一具体应用,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而且强有力地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因而,《资本论》也是唯物史观建构历程的重要理论环节。在此意义上,《资本论》就是一部浓缩版的唯物史观,因而不存在所谓早期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断裂、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的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