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杜宪开公司     
杜宪开公司已非新闻。杜宪的先奇公司在全国有几个分公司?先奇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陈道明在这里“出演”的是哪个角?这一切,能够说得清的人却不多。好了,让本文来告诉您。先奇公司设有如下机构:先奇影视制作中心(北京)、先奇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先奇中心常州公司、福州九星先奇广告公司、天津先奇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先奇公司的经营状况,这里可以先提示两点:一是先奇已拥有两辆汽车、6套住宅,二是先奇的广告业务营业额已超过一千万。杜宪开公司,陈道明支持自不消说。公司有人建议他挂个“顾问”的名份,但他认为“顾问”太多太滥,没什么新意,不如就叫“代理”吧,于是先奇公司员工都称道明为“代理”。  相似文献   

2.
黎安 《各界》2013,(4):1-1
朱家骅(1893—1963)是位奇人,奇就奇在他拥有常人少有的复杂人生。读张昌华先生《一言难尽朱家骅》一文,大抵可以概览朱家骅亦官亦儒的多彩人生。他是“反革命”,曾担任国民党中统“头子”,被中共列为国民党战犯,位列第二十。他亦曾“革命”,民国初年带领“中国敢死团”响应辛亥革命,声援“五卅”惨案后的北京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3.
贝尔格莱德专电 迫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下,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7月19日正式宣布辞去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和塞尔维亚民主党主席两项重要职务,从波黑政治舞台上消失。贝尔格莱德报纸评论说,波黑塞族与西方玩的一场长达半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就此结束。 卡拉季奇辞职的消息是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在与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进行长达10小时的通宵会谈后于7月19日上午在贝尔格莱德宣布的。霍尔布鲁克在宣读一份有卡拉季奇签名的辞职声明时说,“卡拉季奇宣布他将立即和永远退出所有的政治活动,并从  相似文献   

4.
他为人憨厚木讷,不善言辞,两只手脏兮兮、黑乎乎的。一次一位朋友请他上饭馆吃饭,他竟不好意思伸出手来。人们还以为他是个采煤工,其实他是在指墨画坛上默默耕耘了30多年的指画家。日积月累,手指磨烂了,墨色渗嵌进指甲皮肉,似再也不能“洗手不干”了。 他叫李冰奇,奇就奇在作画不用笔,而以指代笔。他用手指蘸上墨与颜色,在宣纸上“东涂西抹”,  相似文献   

5.
俞平伯先生对《浮生六记》的评价是:“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异,异在韶秀以外竟似无他物。”他把这本小书视为“一块纯美的水晶”,认为它的内含“有真的文艺潜伏着”。这“真的文艺”云云,是针对那些矫揉造作、缺乏性情的虚假文艺而说的。笔者少时多次读过沈復(三白)的这部似不经意而实可传世的作品。看来,从文词之洁媚和趣味之隽永来说,它在旧文苑中确是抒  相似文献   

6.
王树人 《党政论坛》2008,(14):50-51
毛泽东曾有“毛奇”的雅号。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常对同学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因此,同学们就送给他一个雅号叫“毛奇”。其实,“毛奇”是德国一位富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的名字,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雅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已志向非凡,才华超群。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7,(11)
正郑板桥有句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这首诗形容刘铁珊的经历真是太恰如其分了,同时,也更加展示了他那超强的坚毅不拔的精神。——题记沈阳市五爱市场附近一家门市店面的上方,镶嵌着大部分老沈阳人记忆犹新的三个大字“奇之奇”。许多上了年纪的沈阳人走到此地都会驻足瞧上几眼,然后推开门走进去,买上一两件“奇之奇”服装离开。上世纪90年代,“奇之奇”产品风靡沈阳城,其远红外  相似文献   

8.
1742年,供职于沙皇俄国外交部的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给他的好友、德国大数学家欧拉的通信中,提出关于正整数和素数之间关系的两个推测——“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当时,他大概怎么也没想到,此后的几百年间,他这也许是得自一闪之“灵感”,也许是得自苦思冥想的推测,竟魔力  相似文献   

9.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问群臣说:“天下奇男子为谁?”群臣一致推选常国公常遇春,说:“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朱元璋却叹息说:“卿等以常遇春为奇男子么?遇春虽是人杰,我尚得他为臣,惟元将王保保,终不肯臣我,这正是奇男子呢!”朱元璋所说的“王保保”,便是指元末名将扩廓帖木儿。  相似文献   

10.
见怪不怪     
黄永厚以画名。虽然他的画上常常题跋满纸,刘海粟也早有“字古画奇”的赞语,却几乎从来不见他有纯粹的书法作品。 他有他的想法:书法一道,字是别人发明的,笔是别人玩儿腻的,有时所写的句子都是捡别人现成的,剩下可以为作书人伸腿的余地不多了。光是卖弄那点“悬针垂露”、“藏头护尾”,岂不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11.
宝成铁路塌方,滞留汉中日久,但我倒既未嗟叹“蜀道难”,也没跑去旁听仿佛公案戏般轰动的“安乐死案”终审,而是踏访了上演过《阳平关》、《定军山》、《褒城狱》(即《贩马记》或《奇双会》)等活剧的遗迹故址。这样,汉中给我的感觉诚如一座历史大戏台了。《曹操与杨修》后半部戏也发生在汉中。原址还有一块传为曹操提的“衮雪”摩崖。说是他闻报夏  相似文献   

12.
晓棠 《瞭望》2006,(45)
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内地,他在人们眼中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10月28日晚,北京协和医院,香港知名富商、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83岁。霍英东先生驾鹤西去,引来无数追思。有媒体直称,霍先生一去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内地,他在人们眼中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瞭望哨     
《瞭望》1988,(34)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早为群众所熟知、所喜爱,并被概括为“猫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那种不从实际出发,不重视实践标准,一头扎进老祖宗的教条里,空谈姓“社”还是姓“资”之类的不好风气,“猫论”实在是一付清凉剂。它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一种通俗、生动、形象的概括,对解放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任何真理都有其赖以成立的条件限制,离开那些限制就会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4,(4):64-64
一个问题可以看到的信仰.有人问一名画家:“如果博物馆失火,里面有一幅名画和一只猫,你会去救哪一个?”画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要救那只猫!”名画对于画家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画家为何要救一只猫?因为在他看来,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哪怕最名贵的画,和生命相比都轻如鸿毛.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4,(18)
《猫不理杂记》这个名字,是照着天津包子“狗不理”来的。后来,朋友说那招牌不过是沿用老板的乳名而已,并无多少深意,好象颇为我扫兴。原来不怎么有意思,后来又有点意思的事倒是常有的,时空变化赋予了它新的光彩。“狗不理”包子就是一例。我这个《猫不理杂记》的名字,只是图个好玩。作为猫来说,“理”的只是区区几只老鼠,再奢侈一点,不过一碟猫鱼。论德行,跟“狗不理”包子铺可就差远了。  相似文献   

16.
马敬福 《党政论坛》2010,(18):30-30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相似文献   

17.
振如 《瞭望》1990,(47)
三国魏时的名士嵇康,是个美男子。《世说新语》说:“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更重要的是嵇康是个奇男子,他性情刚直,疾恶如仇,从不随波逐流。他的奇文、奇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倾慕他的人品,亲手抄写校订了为数十卷的《嵇康集》。  相似文献   

18.
舟自横 《各界》2010,(1):77-79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陈宫基本都是伴随曹操或吕布而出现。曹操行刺暴虐无比的董卓,犹如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震惊天下。曹操逃亡途中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被抓,而认出他来的正是县令陈宫。心怀忠义、对曹操印象已先入为主的陈宫,并未像个追星族那样扑上去表达敬意。他“熟视曹操,沉吟半晌”,先戳破曹操的谎言,把他收监,“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毛宗岗点评陈宫此举为“细”。而此时的曹操受到如此待遇,心中已猜到几分。  相似文献   

19.
钱之俊 《各界》2014,(8):12-15
“文弱书生”,用在钱钟书身上其实还是很贴切的。和他渊博宏大的知识结构比起来,他的身体显然不具有对称性。他的好友郑朝宗说:“有时你不免惊奇,像他那样弱不禁风的人,怎么能吞进那样多的东西,照一般的想像,一个胸罗万卷的人,理应具有约翰逊博士那样魁梧的躯干的。”其实从少年时期开始,一直到解放前,钱钟书的身体一直都不好。他青年时和陈衍(石遗)往来密切,自言:“自分不才当被弃,漫因多病颇相关。”石遗老人因此建议他:“余见其多病,劝其多看书,少作诗也。”郑朝宗说他“年尚未四十,而体赢善病”。特别是困居上海八年,他“心情奇劣”,身体时常不好,每年生一场病,一病往往一个多月,请医问药都没用。解放后到“文革”前,生活较为安定,衣食无忧,又值壮年,他的身体很好,稍微发福,大概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一个阶段。许渊冲五十年代初遇到钱钟书,“胖得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朽木 《民主》2004,(12):40-40
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公安局副政委董留民怎么也不会想到,身为一个堂堂的公安人员,竟然被当地的黑势力弄得不得安身,由此参与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鼠大欺猫”的闹剧和悲剧。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披露了这出“戏”的详细过程,真的让所有的受众为之气结或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