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这种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合议审判,另一种是独任审判。合议庭是合议审判的组织形式,它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工作的。最近,我们发现有的法院案件办得比较粗糙,究其原因与合议庭评议案件不能正确实行民主集中制,合议庭评议流于形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山东视察时提出,要把规范、完善合议制度作为法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合议庭功能,确保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按照肖扬院长的指示,结合山东的实际,山东法院对合议制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就规范、完善合议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合议庭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组织,合议制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方式。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三大诉讼法都对实行合议制作出了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除依法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以外,其他的都要由合议庭来审理。合议制通过发挥…  相似文献   

3.
合议庭是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最主要形式,在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议制度的优势在于发挥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最终以多数人的意见作为合议庭的决定,也允许少数人保留意见。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该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以致产生了许多问题,我们需要深思其成因及改革的方法,使合议制度更好的发挥其在审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审判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日益成为建立现代法院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合议制度作为基本的诉讼制度,是通过合议庭的运行机制来体现的。但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现实条件的限制、操作环节的失当等因素的影响,合议庭机制的实际运行仍处于失衡状态。本文试以合议机制中案件承办人制度为研究主线,分析其角色定位与现状,探讨现实合议中出现独角戏现象的原因,并对完善合议制中案件承办人制度及相关机制提出建议对策,以解决现行合议庭横向运作机制之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林劲松 《法学》2005,(10):14-21
合议制的运作效果是法院司法审判能力的直接体现。民主评议制度是合议制的灵魂,它包含了地位平等、共同参与、充分陈述、独立表决、多数决定、异议保留等民主原则。我国法律虽然确立了合议庭评议的民主原则,但缺少贯彻民主原则的程序和方法,导致审判实践中存在合议庭评议对象不清、表决规则模糊等潜在的民主危机。由于长期以来合议庭的非独立性和虚置化,以及审判委员会的存在,合议制潜在的民主危机得以隐而未发。随着合议庭独立审判权的逐步回归,有必要通过完善评议制度的民主机制来化解可能爆发的危机,包括规范中间评议制度,明确评议对象和审判长职责,细化禁止弃权、发言顺序限定、心证展示、一次表决、票数顺次递加、表决效力延续、异议公开等评议规则。  相似文献   

6.
一、全省法院落实合议制度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法院围绕完善合议制度,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逐步建立了以审判长为主导的合议庭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审判运行机制。 (一)还权于合议庭,逐步强化合议庭职责。 近年来,全省各级法院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要求,通过限定和规范院长、庭长审批案件权限,严格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范围,限制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案件的类型,减少庭务会、扩大合议庭、审判长会议研究案件的习惯做法等方式,逐步还权于合议庭,保证合议庭审理权和裁判权的完整统一,初步实现了院长、庭长从审批案件到担任审判长审案,审判委员会开始从主要研究案件到总结审判经验,对审判工作中带  相似文献   

7.
既然理论上的反思属于先易后难的破土,那么在司法改革背景下合议制度理论溯源是整个改革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理论溯源为基础着手合议制度的理论重构,按照“主体—行为—责任”的逻辑,借鉴组织结构变革理论着手合议庭模式的重构,对合议庭与审判团队化模式的方式开展了论证,提出完善合议庭组织结构的基本思路.依托心理学中群体决策理论成就,集中检讨反思合议制度规则构建,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镜鉴,核心是重新确立合议庭的评议对象与表决内容.在梳理域外司法责任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借助司法责任伦理的理论指导,集中比较并系统分析结果、程序、职业伦理等三种责任模式,吸收三者合理成分,从裁判结果、诉讼程序以及职业伦理方面确立合议庭责任机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用行政办法管理法院的审判活动而形成的案件审批制度已成为目前我国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对象,案件审批制度没有法律依据;不能体现维护司法公正的审判原则,违背了司法行为以及司法决策的内在要求;不利于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案件审批制度应予废除,建立以审判长负责制的合议庭作为法院审判的基本组织,还审判权于合议庭。撤销法院审判机构的行政设置和法官的行政等级,实行院长下面便是法官的审判新机制。改革和完善审判委负会在“决定疑难的复杂的或者重大的案件方面的行为方式使之符合现代诉讼法的基本规则、创设审委会与合议庭案件转移管辖制度,保证法院审判的公正、合法、高效。  相似文献   

9.
审判公开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纵观整个审判过程,只有合议庭的评议是秘密进行的,尽管法律并未对此作出规定,但国内外的审判实践始终是如此进行的。合议庭评议是在法庭审理的基础上,对案件实体问题进行研究,作出结论性的处理———判决。应该说,合议庭评议是审判人员对案件的推理运作过程,是最重要的法律实践活动之一。作为审判活动中庭审与判决之间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的合议庭评议是“黑匣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于实现公开审理来说,适当提高评议的透明化,有助于审判权行使的公开化与民主化,这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当前刑事合议庭评议…  相似文献   

10.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一种基本的审判组织,是审理和判决案件的法定组织。本文从各个角度探讨和分析了我国合议庭制度的现实状况及其弊端,指出我国审判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我国合议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1.
依照我国法院组织法、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采取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委员会三种审判组织形式,其中,合议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审判组织。审判实践中,各级法院普遍存在实行承办人制度的做法。在独任庭审理的情况下,独任法官与承办人合二为一。在合议庭审理时,由于目前对承办人制度的涵  相似文献   

12.
合议庭运作机制是以实现合议庭制度的基本功能为价值取向的操作规程。理顺和完善合议庭运作机制的基本思路是:必须强化横向运作机制在案件审理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对纵向运作机制加以规范和约束,真正还权于合议庭;充分发挥纵向运作机制在案件审理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以达到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司法公正的目的。合议庭横向运作机制方面的改革应着眼于:一是立法明确法官独立,二是提高法官素质,三是健全合议庭评议案件的程序机制,四是完善审判长和案件承办人制度,五是完善陪审员制度。合议庭纵向运作机制方面的改革应立足于:一是理顺合议庭与庭长、院长的关系,二是改革完善审委会运作机制,三是废止上级法院的指示、批复权。上述意见和建议,如能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加以借鉴,必将有力地推动现行合议庭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合议庭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泉 《法律科学》2001,(5):115-122
文章首先认为追求裁判事实的客观化和体现法律的精神 ,以及审判权的相互制约 ,是设置合议庭的内在机理和功能所在 ;其次 ,文章就禁止弃权、展示心证过程、发言顺序限定、过半数判决等合议原则进行了论述 ;最后 ,分析了我国审判实践中合议庭的运作现状及其弊端 ,并就如何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彩旗 《政法论丛》2014,(6):128-135
我国法院审判组织包括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合议庭制度改革,是每一轮司法改革中都会涉及的领域。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和配套机制的制约,合议庭制度改革虽然看上去在不断进行和深化,而实际上总是未能完全实现所追求的独立、公平、民主、专业的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目标,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审判行政化以及合而不议、陪而不审等合议庭形合实独、权责不明等问题依然普遍。因此,如何结合我国法院的改革实践,探讨出一些我国合议庭制度改革的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合议庭"合而不议"现象使得诉讼法规定的合议制度流于形式,影响了合议制功能的发挥,背离了"合议庭负责制"的重要司法改革目标。直面合议庭"形合实独""审判分离"的现状,深挖"合而不议"的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6.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基本组织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除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均由合议庭审理。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所有行政案件都由合议庭审理。可见在我国大量的案件是由合议庭审理的。依照法律规定,除少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需要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外,多数案件也由合议庭审理后作出裁判。 当前,在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积极推进司法工作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任务中,强化合议庭职责,充分发挥合议庭在审判案件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审判长选任制的角度看合议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最基本的审判组织,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逐步深入,合议庭的功能得到明显加强,特别是实行审判长选任制后,各级法院都建立起了以审判长为主导的合议庭运行机制。但是,审判长选任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试图对审判长制度的不足及合议庭的改良予以剖析,以期促进我国审判机制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合议庭职能作用切实保证实现刑法的任务向全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应当做出判决。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法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的问题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审判长选任制度全面推行的基础上,做到除合议庭依法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疑难案件外,其他案件一律由会议庭审理并作出裁判,院、庭长不得个人改变会议庭的决定”。这一规定,一改过去层层审批、审判分离的陈规,几乎是毫无保留地赋予合议庭以最终审判决策权,使得原来相对集中的审判权具有了某种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毫无疑问,这是我国法院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合议制度基本功能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火箭 《河北法学》2005,23(6):126-128
合议制度在实现诉讼民主化、抑制司法专横、防止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判决的公正合理和公民才智的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独任制相比,合议制耗费的诉讼资源较多,司法效率较低;合议庭成员的个人责任感容易降低,冒险倾向增强,可能影响审判质量。为克服合议制的负向功能,应逐步降低合议制度的运用范围,并注意挑选高素质、有责任感的合议成员,更重要的是完善相关机制,对不负责任者加以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