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是诗化的。其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成功地描写了一出极具震撼力的浪漫爱情悲剧,更在于它运用了独特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反复出现,成为该剧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意象的抒情功能、视觉功能和象征功能, 使读者感悟剧中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之一,“意象、产生的基础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同构关系,其中主客体之间的相同的力的模式使“意象”的同构关系具有了绝对性,主体情感的差异性又使“意象”的同构关系具有相对性。“意象”的同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杨冬梅 《工会论坛》2014,(2):144-145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最为著名的剧作家之一,创作了大量有着突出成就的戏剧。奥尼尔在他的戏剧中积极地运用多种戏剧方式来展示自身的戏剧思想,这些因素也就构成了独特的奥尼戏剧艺术特征,也成为美国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丰碑。本文从他戏剧中的身份关注、戏剧意象、宗教文化等方面来论述奥尼尔的戏剧创作特性,从而使得读者和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戏剧思想、艺术风格、审美价值以及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4.
唐宋词在整体上具有女性化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意象、艺术手法以及词的内容上。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婉约、柔美、清丽、典雅风格。宋词女性化倾向的形成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艺术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宋词普遍地表现出同情女性、理解女性,对女性予以独立人格、主体价值的关怀。通过这些人们能够感到女性意识的张扬、人性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梦意象在晚唐五代词中大量出现 ,成为令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本文重点对晚唐五代词梦意象的生成背景、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进行了考察 ,梦意象的文本解读为认识晚唐五代词的艺术特性和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扇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悲剧在审美对象中有其重要的地位。苗族爱情悲剧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是作为反映形态的悲剧艺术,才经常成为审美对象而引起人们审美愉快的。在苗族的爱情悲剧中,美的东西总是与丑的东西在比较中存在,于斗争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人生之境     
宁青 《人事天地》2007,(5):32-32
小女孩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有家庭,父母见她生得丑,不愿意理她。小女孩自小得不到多少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加上长得丑,她很自卑,性格越来越内向,见人就害怕。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以月亮、镜子、电车为代表的凄楚、悲凉、孤寂等特定含意的意象的选择与主观物化,足见这位时代、社会的“弃女”没落感伤、苍凉虚无、无家可归的精神指归。这些意象的使用,成为她作品人物心灵被扭曲的最好见证,也使她的小说更好地传达出她特有的审美风格。张爱玲作品中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意象系统,而且进一步营造成她荒凉而华美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9.
谐中有庄,诞中有庄,美藏于丑,都是在审丑及其奇突的喜剧效果中展示真、善、美的本质.而审丑引起的笑与快感,又反映了喜剧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所谓寓教于乐,是以艺术的娱乐价值为前提的.喜剧艺术化丑为美,提供了现代艺术创造与探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到了宋代,"扇"意象成为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无论通过"扇"为女性代言,还是借女性"团扇"之悲写不遇之情,还是直言"扇"写词人自己的惜别、怀旧或是寄寓之情,总笼罩着一层颇为感伤的情感色彩.这与"扇"意象本身的文化积淀及宋词总体的情感基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扇"意象在宋词中得到更深更远的发展,充满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的平和窑青花瓷绘艺术,是当时那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艺术现象,它们的出现主宰着当时陶瓷装饰的流行走向,在装饰风格上存在着重所描绘物象的精神实质,重作者主观感兴的抒发,重意念的表现,因而较多地采用减笔画法。对于这种减笔画法,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单纯的“形式”问题。当我们谈及明末清初的平和窑青花瓷绘艺术的时候,应该把它们看作是那个历史时期多种因素制约下的精神物化现象,并从中探究其风格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三个部份,分别论述了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丑陋形象也具有审美意义;对"审丑"与"审美"的好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传统文化、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域背景下的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审美心理;在公安文学中丑美相生相克的原理.表明在公安文学中存在着相当的丑陋形象本属正常,符合公安文学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3.
苏轼“以议论为诗”的创作实践不但遵循艺术创作思维规律 ,还符合艺术创作的本质 ,开拓了宋诗新体制。苏轼的创作实践检验了“以议论为诗”价值的深远性。尽管成就中有缺陷 ,但掩不住它的整体光辉。苏轼站在盛唐诗的顶端 ,发展了宋诗新体制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安派出所所长要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从英模身上吸取养份,增长自身的领导才干,使自己具有:自觉服从、虚心接受、创造性贯彻的艺术;职权相称、层层负责、知人善用的艺术;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科学安排的艺术;自强不息、开拓奋进、把握大局的艺术;当家理财、科学运筹、讲究效能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民粹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互有隐显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面貌。  相似文献   

16.
艺术离不开秩序,这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根本,即使是以混乱的碎片为主体的荒诞派戏剧也不例外。荒诞派戏剧是通过使混乱达到极至从而进入自否定状态,因此,它是作者精心选择的有意义的混乱。《秃头歌女》中的挂钟敲出的贯串全剧的错乱钟声,就使混乱的剧情有了一个秩序。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术笔记气象雄伟,根柢丰厚,不仅透露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潮,更熔铸了学人圆融通博而富于个性的治学门径。赵氏笔记二种作为典型的学术笔记,它勾勒出学者独特的认知方式,并构建出融经、史、金石、校勘于一炉,具考订真伪、厘正史实、补正脱漏、存疑待考多重功用的历史考订艺术。梳理其理论框架对凸显清代学者的学术个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而言,理想信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薄弱之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改善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觉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通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提高鉴别力,坚持真、善、美,拒绝假、恶、丑;引导大学生从现实出发,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人生理想。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进一步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公民的政策参与是现代的公共政策的基石。尤其是非营利组织兴起以来,这种参与由公民的个体参与转变为组织性的活动。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它本身还有很多局限性。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主动吸取非营利组织参与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20.
An analysis of the novel The Lacuna by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an writer Barbara Kingsol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aterialism intends to probe into the struggling of the protagonist so as to represent the dynamic process between the active subject and the suppressing political cultural structures by placing the subject back into history. It portrays the anguish of the subject struggling in the lacuna of the reality of mis-positioning and the dream of rootedness, illustrates his agency in witnessing and making history by living in the world of the great and the common, and elaborates on his great efforts to show his subjectivity b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art and poli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