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管理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都促使我们对管理过程进行思考。本文正是从意识形态的涵义入手,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管理化的涵义及其功能与表现,管理的意识形态化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最后谈及如何在意识形态管理化过程中淡化管理的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的意识形态"来指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指它所代表的方向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现实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具体细节上也有可能出现与"科学的意识形态"不相符合的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样存在"能否保持科学性"的问题。"科学的意识形态"只是为我们保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提供了可能性,而要具体实现科学性,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努力把握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切实消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的"虚假成分"。  相似文献   

3.
伴随智能媒体的更新换代,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智能化浪潮沉渣泛起,其实质仍然是历史唯心主义。透视智能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其以虚无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为根源,依托形而上学方法论,借助智能化传播方式得以“成潮”。智能时代,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操纵算法分析、假借数据识别、利用智能推送等方式设置“价值陷阱”“学术陷阱”及“舆论陷阱”,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样态,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从未改变。因此,智能时代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和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应当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智能场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厚植历史根基,将智能技术融入历史观教育全过程;加强制度建设,运用法治思维方式遏制智能场域历史虚无主义发展,以此解蔽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陷阱”。  相似文献   

4.
王从遥 《学理论》2010,(6):91-93
葛底斯堡演讲是林肯于19世纪发表的一次演讲,该演讲总长度约3分钟。然而该演讲结构严谨,富有浓郁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即便历经两个世纪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和最富有影响力的演讲之一。本文通过对《葛底斯堡演讲》的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进一步加深对该演讲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操纵市场行为是一种商事法律行为 ;是一种商事违法行为或不法行为 ;是一种商事侵权行为 ;还是一种欺诈行为。总之 ,操纵市场行为是证券市场中一种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皆属自觉形态的群体意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群众心理的基础和来源,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我们党继承过去优良传统,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方法,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机制、方法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论职业道德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职业道德的内涵李碧宪梁劲泰一、新教伦理中的职业道德在新教伦理道德中,职业道德是其最根本的核心。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对德文《圣经》译本中的话曾作过重新翻译和解释,“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圣经·哥林多前书》第7章第20节)...  相似文献   

9.
陈洁 《学理论》2009,(11):47-48
通过对利润调节与利润操纵行为的比较研究,明确指出利润调节是合法范围之内的盈余管理,而利润操纵则是违反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与相关法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盈余操纵,并进而给出规范不当的利润调节与禁绝非法的利润操纵行为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东明 《学理论》2010,(20):92-9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社会生产决定人的发展,与私有制相联系的旧式分工导致人的“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的阶级关系束缚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1.
梁润成 《学理论》2023,(5):31-34
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理论则是对意识形态的解释。从“人”的视角去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能发现:人的物质生产行为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意识形态是人的精神产物,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渗透在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赋予人精神交往行为规范性,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服务,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解放人的思想,为人的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实现要完成意识形态加工、传递、吸收和影响等一系列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以处理信息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存在相似性。遵循“信息系统论”思路,从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五个维度剖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合成力,理论前瞻力、政党领导力、媒介传播力、话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本要素。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前瞻力是引领力的资源输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负责引领力的调控处理,媒介传播力是引领力能量输出的关键因子,话语影响力是引领力的现实反馈,舆论引导力对引领力具有控制效力。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2,(8):39-4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创新。1.马克思主义是最有生命力的学说,其根源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求实创新的革命风格。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时刻注意倾听实践的呼声,永不固步自封,不断创新。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对来自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挑战,而要应对挑战,只有创新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新世纪完成其历史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重要观点】十八大修改后的党章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迄今为止对党的群众路线最简洁、最规范、最准确、最权威、最完整的表述。“两个一切”是党的最基本的群众观点,“一来一去”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方法,二者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探寻到异化现实“必然构成”的破解之道。以“历史之谜的解答”为研究视域,厘清意识形态批判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逻辑互动,对于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史上所有最激动人心的故事中,梦想和奋斗是一大主题。梦想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奋斗铺就了前进的道路,对于整个人类如此,对于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个人也是如此。但是,每个梦想和每个为梦想奋斗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梦想有大有小,奋斗的故事或艰难或顺利。而中国梦和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2)
以英译的《葬花吟》为例,从功能目的论出发,选择了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和许渊冲的译本等三个版本,从诗歌意象,诗歌韵律和诗歌形美三方面对上述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译本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方玲 《理论探讨》2006,(4):171-173
政治典型是以话语系统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存在,意识形态通过其话语霸权操纵政治典型的建构。在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之下,政治典型的建构往往被归入模式化的理解轨道之中,导致了政治典型的单调乏味和意义超载。由于政治等级结构之下存在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等级结构,使得政治典型也存在着权威分等。人们通过对政治典型中话语的解读与评判,可以使政治典型的意识形态性自我展现。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政治典型再也得不到一般社会的认可和合法地位时,也就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崩溃。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我国政权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确立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作为使特定政治秩序合理化的理论体系或认知体系 ,是政权合法性最为基础的来源。相对于制度规范、政绩等因素而言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合法性更多建立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我国政权意识形态合法性得以确立的原因和条件 ,认为历史负面合法性以及党在夺权中形成的对意识形态的“路径依赖”是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历史原因 ;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政治全能型社会控制模式、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权威的高度认同以及领袖的卡里斯马权威等为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确立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出现了淡化的倾向。对此,必须认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努力探索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