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2003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 体情况是比较好的。经济形势是近 年来最好的一年,农业稳定发展, 工业增长提速,旅游和其他服务业 克服非典影响正在加快恢复,投资 增长加快,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 省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 较快发展时期。 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运行质量 继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自1995年 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全省生产总  相似文献   

2.
《海南人大》2006,(2):29-31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5年,我省在创新中加快发展,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预计,年初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全省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了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2004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2004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集中财力,重点支持解决我省“三农”、社会事业发展和弱势群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做大财政经济“蛋糕”,着力支持改变我省经济“三低一小”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预算执行情况是1994年以来最好的一年。(一)财政收入年增收额首次突破10亿元,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一是2004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接近70亿元,同…  相似文献   

4.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在创新中加快发展的主题,围绕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主攻“三低一小”主要矛盾,着力打造环境、产业和体制特色,全省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运行态势,经济增长速度创1995年以来新高,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5.
各位代表:受省三届人大常委会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本届常委会2004年的工作和2005年主要工作打算,请予审议。2004年工作的回顾一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培育环境、产业、体制三大特色,把“在创新中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贯穿于行使各项法定职权的全过程,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与全…  相似文献   

6.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上半年,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和防治非典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热带农业、优势工业继续快速增长,投资需求增强,财  相似文献   

7.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4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一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打造环境、产业和体制三大特色,开创了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局面,圆满完成了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省生产总值79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来自全省的财政收入总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立了今后五年和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必须要科学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举措.这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勾画的新蓝图和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也是在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翻过2004年的日历,人们看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历史上留下的那浓墨重彩的一笔.2004年是我国农业不平凡的一年.我国农业形势明显好转,不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为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对于刺激国内需求,实现由政策拉动需求促进增长向经济自主增长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稳定国民经济全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2005年的农村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提高执政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事关重大、事关长远。要提高驾驭能力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问题: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握好改革时机和力度;加强学习;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1.
各位代表:“十一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了《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 1.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 )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2.“十五计划纲要”是战略性、宏观性和( )的规划。 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 )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4.“十五”期间,我国要坚持把( )作为主线的指导方针。 5.要始终把( )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6.实施( )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7.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 ),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我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今年的依法治省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着力点放在进一步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放在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优化投资环境上,放在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海南上,使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  相似文献   

14.
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慧 《外交评论》2005,(1):109-111
外交学院2004年国际形势务虚会于2004年12月3日召开,共计5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者围绕着2004年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走势,大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以及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一、2004年国际形势的特点和走势与大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与会者普遍认为,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2004年的国际形势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局面,突出的表现是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仍在继续,加剧了这一地区形势的不确定性。二是世界经济在总体繁荣…  相似文献   

16.
《海南人大》2006,(2):26-28
一、2005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科学理财,依法理财,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构建财政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3月25日,珠海市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式开幕。 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钟世坚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称,2007年珠海实现本地生产总值8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为2004年以来的最快发展时期,人均生产总值6.1万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0元,增长9.2%。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增长18.7%。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依法治省工作在上一年全面启动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和扩大。各市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2001年依法治省工作要点》,将法制建设与作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以提高执法水平为着力点努力优化经济环境,与此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围绕经济建设厉行法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健全依法行政的具体制度体系,完善对执法权力的监督机制,推动普法和行业、基层、市县依法治理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基本达到了年度各项工作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充分说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不改革,不发展,中国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是死路一条。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